即时信息

保山新闻网 >> 正文区

闲谝打油寨的故事



保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09-01 09:19:44    本网     字体:
免费订阅“保山新闻快讯”,发短信A到1252004029907743。关注保山新闻网微信:baoshanxinwen,保山新闻早知道
  “打油寨人灶灰脚,裤脚卷得多高高,天还不亮就去摞松毛……!”——这是我儿时常在和打油寨娃娃骂架时吼的歌谣。这歌谣,必须扯破嗓子喊,而且带点得意的腔调,才有当年的味道。这骂架的歌谣很长很长,可以连唱带叫吼好长好长时间。不过四十多年过去了,真也记不住几句了!反正大意是嘲笑打油寨的贫穷、打油寨的困难。骂灶灰脚,是因为昌宁坝子冬天雾大,冷,所以爱烤火,这其实是笑右甸坝子人的,包括我们,可我门偏就就拿了笑打油寨人了!

  为什么爱和打油寨娃娃骂架呢?因为昌宁茶厂和打油寨毗邻,其实茶厂就是建在打油寨的土地上的。大家在一起,可偏偏又是共和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两个典型——国家粮和农村人。所以,在漫长的计划经济年代里,大家都穷,各有所长,但大家又彼此羡慕算计着,于是,就常常骂架!不过,越骂越亲,大家的日子都相互依存,互不分离!

  打油寨人羡慕国家粮旱涝保收,有食堂、有球场、有电视、有电话、有学校、有卫生室、有沐浴室,厂里还有大汽车,有很多很多……——计划经济时代,国营工厂里总是让人羡慕的。

  而茶厂孩子也羡慕打油寨的人,他们有各家独立的院子,有菜园、有猪圈、有鱼塘、有水田、有砖瓦厂,有新鲜的瓜果蔬菜、桃李果木、鸡猪鹅鸭和牛羊……!

  打油寨隶属昌宁县田园镇达丙社区,在右甸坝子的正东边,寨子是在一个西低东高的坡坎上,而昌宁茶厂就建在寨子上面的东边高坡上,一个山坡,打油寨在脚,茶厂在头上。据说建厂时这里还是遮天蔽日的大树林,很蛮荒。

  打油寨水田不多,山地更少,人家不过三四十户,多以洪姓、李姓、杜姓居多。在过去,日子过得很艰难。所以,每到收茶制茶的旺季,打油寨人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到茶厂来做个季节工,大汉子拼体力搞搬运,大姑娘小媳妇则希望能来拣剔车间拣茶叶,这样,又安逸体面,收入又好,日子就少焦心很多了。于是,和茶厂工人处好关系,就成了一个寨子不说的信条。这不好说出来,但处好了,总能有些好处。所以,给茶厂工人送个青白小菜、新鲜瓜果的,总是络绎不绝。

  而在当年,其实茶厂工人和子弟也很穷困,一家兄妹少则两三个,多则五六个,全靠微薄的工资度日,也很难。

  大家都难,也就相互取长补短,互惠互助起来,也在其中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怎样互助?最常见的就是到打油寨借菜园种菜,借猪圈养猪!茶厂的宿舍是一排排的营房,哪能种菜养猪呢!我家就和许多家一样,到打油寨阿明家借了菜地、借了猪圈。我们兄妹就每天放学后跑到阿明家,和他兄弟两一起,到田里地里去找猪食,一边玩一边找,找够了就到小干河去洗,然后再各自背回家,切了煮好,添上些糠面,又晃晃荡荡挑起走半个小时的路,到阿明家去喂猪。这样,茶厂娃娃和打油寨娃娃就天天玩到了一起,处得和一家人一样。可即便再好,也总有要分阵营的时候,有时是茶厂子弟对打油寨娃娃,这样的时候不多,多数的时候是彼此穿插分成“派别”,有时是为了争抢小跌坷洗澡处,有时是为了一窝鸟,有时是为了一块看好了的猪食地,总之,娃娃在一起,总要闹,甚至有时会升级成打土垡仗,那可就会被两边的大人饱饱收拾一台了!

  农村娃娃熟识各种猪食草,会掏鸟,会拿鱼,会放猪,我们总是和他们学到了不少。还和他们去偷了好几次桃李果木!

  而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我们可以带他们到茶厂玩,带他们看电视、买面包吃、打篮球,甚至到厂里偷捡废铜烂铁换钱买零食。很好玩!

  我和打油寨娃娃做过最成功,最划算的生意,就是脏机油换黄鳝,一桶脏机油就换一桶黄鳝鱼。我好像是换了好几年的。因为打油寨娃娃要用机油做火把,好在夜里去夹黄鳝,而我又有个表大爹恰好在厂里的汽车队,随时都方便给我攒脏机油,于是,我的生意,很让人羡慕了好几年。

  打油寨有个孤寡老妇人,是个哑巴,叫二姑哑巴,大家都这样叫她。很长寿,每次有孩子逗她,她都会又骂又捡石头冲,很讨孩子怕。但我因为妈妈对她好,时常给她些吃的或旧衣服,所以,每次见我,她都笑,边笑边比手势,很客气。不过,我只能理解个大意,不能清楚她的具体意思。据说寨子里有人能读懂。可能是吧!二姑哑巴成了茶厂和打油寨共同照顾的对象,她进茶厂,保卫科是不阻挡的。大家都关心她。后来听说她很长寿,差不多百岁才去世。我想,这与众人的关心是分不开的。

  打油寨还有个疯子,很可怜,是个大汉子,叫左发。时常会被家里用锁链关锁着。但听说他母亲很爱他,所以,他时常会带着锁手的链子出来游走。起初,挺吓人,但其实他不伤害谁。他最大的破坏也是最大的技术,就是烧火,可能是觉得冷吧。无论风雨多大,左发总是能变戏法似的把火烧着。但我从未听说他烧过谁家的房子草垛或柴堆。他烧火,就为了取暖,春夏秋冬,大街小巷都烧。

  左发还有个最大的特长,那就是能知道谁家盘客。达丙村方圆几公里,谁家有个婚丧嫁娶,左发总是第一个赶到,主人家也总会给他一大碗好吃的。至于左发的信息从哪来,我不得而知。不过,你要是怕做客漏了,看着左发的行踪,准没错!

  左发也死了!听说也活了六十多!

  如今,打油寨可真是今非昔比了。因为就在坝子里,田地全都征收用作城市扩容了,打油寨就全都成了征地户“农转城”了,家家户户都盖上了大房子,而且许多人家都有了租房收入,更多的则是做生意、跑运输、搞服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一户做核桃很是发了大财,楼房汽车可真气派!有一户做木材加工,那也是远近有名,响当当。儿时和我一起找猪食的一个小妹开了副食批发部,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而阿明、李金和这些小伙伴,则跑出租、当工头、开药房,再不济,也是一身制服当保安,日子过得舒舒坦坦!真为他们高兴!

  茶厂在国企改制中倒闭了,原以为读不读书都能分到工作的小伙伴历经了揪心的从头再来,有的甚至为此丢了婚姻,丢了房屋,但如今,也各自都打拼出了自己的路子,做生意、跑出租、开铺子、当保安、搞服务,大家也都生活得不错!

  四十多年了,打油寨娃娃和茶厂子弟偶尔又遇到,总是很亲热,可不,日子河东河西的变着,友情却总温暖着人心!

  打油寨一直在我工作的乡镇,从原达丙镇又到如今的田园镇,我时常会去寨子走走看看,上哪一家去,总都是笑脸相迎。一个我从小吃她卖的豆粉长大的大妈满头银发,笑眯眯的对我说,茶厂和打油寨,可不就是一家人!想想,还真是!(普坤祥)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我要说说 】 【 打印 】 【 推荐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