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信息

保山新闻网 >> 正文区

古代丝绸之路“赴府正道”的必经之地——龙江铁索桥



保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08-26 15:06:05    本网     字体:
免费订阅“保山新闻快讯”,发短信A到1252004029907743。关注保山新闻网微信:baoshanxinwen,保山新闻早知道

  “毕竟名山自不同,无端变化俨长虹,江头我亦源流问,地脉谁将道路穷,妍似神龙初见首,矫如天马快行空,何年更有风云会,窃效鹏飞羽自丰。”人一生要走若干的路,过若干桥,数不胜数。如:铁打的、水泥砌的、石建的、木头搭的、现代的、古代的、城市的、乡村的桥。即便那些桥,大气磅礴,气势雄伟,让人拍案叫绝,但能刻下烙印的桥,莫过于龙江上的那座铁索古桥。

  龙江铁索桥也叫“龙江悬索桥”。它横跨在龙江葫瓶口上。史料记载:元朝至正年间(1341—1370年)建有藤桥。明弘治8年(公元1495年)开始修建,历时3年建成,后6度重修。全长52米,宽2.6米,由15根铁索组成。东引桥长26.5米,西引桥长9.7米,东、西引桥上各建4米桥亭,上盖板瓦,亭前建有“山”形石砌拱门,上承铁索铁链,门洞宽2.2米,桥离江面十余米。桥呈凌空欲飞之势。

  龙江铁索桥地处高黎贡山西麓,横跨龙江两岸。西岸悬崖凌空、壁立千仞、藤萝倒挂、纷披飞动,桥头凿壁为路,桥墩凿壁而建。东岸桥墩累石而成,一片平川过后,便是气势磅礴、横亘碧空的高黎贡山。桥下滔滔的江水,地势十分险要。此桥为古代丝绸之路“赴府正道”的必经之地,是保山进入腾冲的咽喉锁钥,因地势险要、景色壮观而被古人列入“腾冲十二景”之一。名曰“万里虹山”。

  龙江铁索桥是以承受拉力的缆索或链索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它由悬索、索塔、锚碇、吊杆、桥面系等部分组成,主要承重构件是悬索承受拉力,用抗拉强度高的粗大铁索链、环环相扣制作而成,铁链两头铆死在两岸桥台上,具有用料省、自重轻的特点。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路过此桥,他在游记中写道:“西岸峭壁插江,东则平披环塍。行塍间半里,抵龙川江东岸,溯江北行,又半里,有铁锁桥架江上,其制两头悬练,中穿板如织,法一如澜沧之铁锁桥,而狹止得其半。”古籍记述:“千重万叠,忽起忽伏,如蜿蜒形,纡徐而走;如虹霓状、惊顾而来。犹如神龙之戏水,俯瞰龙江;又若天马行空,低平马邑。水滔滔而下射,铁桥则横锁中间;石皓皓以支撑,峭壁平分两岸。作西隅之天堑,峙腾冲;拱东岳之岱宗,亘绵越赕。不但年平凤哕,凤岭呈祥;争传万里虹飞,虹山入绘”。

  “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踏上龙江铁索桥,神经瞬间绷紧,精力高度集中。步履前移,诗意朦胧,意象清雅,铁索晃动,桥身轻摆,颤颤悠悠,犹如歌手拨动天籁琴弦。虽不余音绕桥,九绝回环,但十分惬意,身心的疲惫,人生的烦恼,心里的不快,瞬间消失殆尽。停下身来,站在桥上,手扶栏杆,凭栏远眺,西看绝壁险峻,东看田园奇峰,下观碧浪翻腾。龙江上下,奇异风景,尽收眼底。脚下的桥板,背负着沉重的任务,让那原始的来自彼岸的脚步声,带来无限的遐想。洗耳恭听,桥下江水潺潺,波涛翻滚,旋涡匍匐,涛声湍急,让人浮想联翩。环顾四周,古道从高黎贡山爬出,将温馨送至心扉。俯首沉思,横卧的龙江铁索桥似乎背负着希冀,正静静地等待。抬头看向远方,希望在延伸,穿越时空,古道、索桥活力四溢。

  古人云:遇水架桥。水是生命之源,可洗涤人的灵魂。因此,龙江铁索桥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它不但可以渡过穷困,渡过余生,渡过灾难,渡过战争,渡过厄运,还可把生人渡向美好彼岸。(赵德仁)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我要说说 】 【 打印 】 【 推荐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