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信息

保山新闻网 >> 正文区

美文:挂职的日子(外二篇)



保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07-25 15:49:40    本网     字体:
免费订阅“保山新闻快讯”,发短信A到1252004029907743。关注保山新闻网微信:baoshanxinwen,保山新闻早知道
  那年,我被组织派往腾冲县界头乡挂职,正值烤烟种植大忙季节,又恰逢乡政府改造办公大楼和干部职工宿舍楼,生活区内没有电视,所以我只得清静的看看书。

  我居住的宿舍是间老掉牙的木楼,窗户正对着一棵绿荫密布的梅树。清晨,天微微亮,早起的鸟儿开始赛曲,委婉动听的曲儿让你不忍再偷懒睡去。起来洗洗漱完毕,伴着鸟儿的歌声,在泰戈尔、普希金、冰心、艾青、戴望舒等人的作品中陶冶情操,过滤心灵。

  看书久了,突觉眼睛累,直身看看梅树间飞舞的昆虫:一只大黄蜂在叶间飞来飞去,张牙舞爪地捉虫,逮住一只苍蝇,小心翼翼地剪掉手足和翅膀,咬成肉团,才满意地叼着扬长而去。大黄蜂走了,再看蜘蛛。看似温柔而雅的蜘蛛,却是凶残的猎手。一只花蝴蝶不幸落入蛛网,它便以掩耳迅雷之势,迅速将其用毒液捕杀,呈现出噬血的本性。有时还能看到与绿叶一样的螳螂。这样的伪装,人眼要看到它都很艰难,何况不能辨色的飞虫?还有几只在叶间按兵不动的绿纺线虫,深绿色的背壳,静静地等待夜幕降临……

  每天都听见密荫间鸟儿歌唱,不知不觉,梅树枝头筑起了一个鸟巢。又过几天,鸟巢上出现了几个毛绒绒的“小球”,大鸟不停地飞出飞进,忙忙碌碌。再过几天,“绒球”整天唧唧地张着嫩黄的嘴,向鸟妈妈索食,每天起床总要拿它们做“眼操”。终于,小鸟出窝了,大鸟忙着招呼这、招呼那,在梅树间穿来穿去,好不热闹。

  天天在廊台上晃悠,看鸟。鸟儿看我没有伤它之意,也就不惧怕我了。小鸟一天天长大,快有母亲大了,还整天唧唧地寻着父母要食。偶尔也笨拙地啄一啄叶间的虫子。

  界头地处腾冲市东北部,沿高黎贡山西麓走向,是高黎贡山环抱下美丽的“花园盆地”,龙川江从这里发源并穿境而过。全镇国土面积864平方公里,辖28个社区,361个村民小组,679个自然村,森林覆盖率75%,是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的天赐宝地,人们魂牵梦萦的“人间仙境”,还是滇西重要的烟、粮、油生产基地,素有“腾越粮仓”和“边陲江南”之美誉。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和全国媒体评选为“云南最美的地方”,2014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田园风光”、“中国最佳宜居示范小镇”、“云南省十大宜居小镇之一”。

  挂职那个季节太忙,干部也和烟农一样每天起早贪黑,完全想不起欣赏身边众多美景。

  我白天深入田间地头,晚上在灯下看书。窗外的梅树间偶尔传来猫头鹰的欢笑,我开始为小鸟担心。于是,《诗经的智慧》再难看下去,躺下来静静地聆听窗外的动静,在迷迷糊糊中睡去。

  说也快,这样的日子三个月很快过去了,到烤烟的成熟季节,我们的挂职期满,也即将离去了,看着大家一起辛苦的产业就要丰收了,心头难免有诸多的喜悦与不舍。那点小小的成就感反倒成了枝头的青梅,酸溜溜的。

  这段日子虽然已过去一些时日,但依然无法忘怀界头鸟儿的啁啾!还有窗前那片浓绿,那茂密的梅树!难忘呀,这挂职的日子!

  “土巴拉”——一朵盛开在香堂人家的奇葩

  相逢是缘,相遇是份。久闻热情好客的香堂人山寨歌舞升平,走进去就不想再出来。特别是要能亲自感受“土巴拉”演奏,是一种难逢难遇的饕餮盛宴。

  今年一次难得的机会,在仲秋之夜到美丽的山乡木城采风,得与“梦幻土巴拉”亲密接触,亲身体验了香堂人独特器乐演奏盛会以及他们的热情大方和特有的民族文化魅力。

  彝族香堂人,为滇西土著民族之一。龙陵的彝族香堂人主要分布于木城、平达、勐糯、碧寨、腊勐等怒江峡谷中上地区,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民族歌舞乐器艺术蕴藏丰富。彝族香堂人的“土巴拉”乐器是流传在香堂人民间,能够演奏各种曲调的多种乐器的统称。“土巴拉”乐器自2000年首次登台亮相后,以它奇特的声音原理、独特的声音效果和新异的造型赢得观众和专家的青睐。“土巴拉”家族中有七种乐器登台获得了省、市、县三级金、银、铜等奖项,曾被央视三套频道“音乐桥”栏目和央视四套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进行过专访报道。

  沉醉山乡,一串串欢快的乐曲,一场场优美的舞蹈,让人似梦非梦,如在天堂。大山空旷,林海茫茫。彝族舞蹈《跳起不怕脚踏皮》,以欢快的节奏再现了香堂人勤劳善良,豪迈乐观,能歌善舞的生活情操,真是“跣足蹈歌真个妙,芦笙吹罢舞衣还”。独奏《牛哥》,让你领略到“酒醉筒”独特而完美的音色,惊叹其宽广的音域。由将军号、酒醉筒、拔地鼓、牛柯锣、叮咚等乐器合奏的玉竹天籁《啊悖悖》,激情洋溢、优美动听,加上华丽鲜艳的服饰,充满浓郁的彝乡风情,让人目不暇接。多种乐器合奏《歘豆》,更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旋律优美婉转,质朴动人,来自心灵深处的召唤,如云般自由畅想,让你沉迷于原生态音乐的海洋,似梦非梦,如时空天籁召唤宇宙的精灵,如痴如醉,在心间留下不灭的永恒。叮咚、无读v等演奏的《吱吱qio》如天外之音,声音如风似水,悦耳动听,心为曲悸动,魂为曲迷醉,思绪在清凉的夜风中张开双翼飞翔,美妙醉人的乐曲,迷醉了心灵,迷醉了夜空闪烁的星辰。酒醉筒、地鼓、竹弦琴、科罗等合奏《彝寨奏情》,热情奔放,大气磅礴,穿云裂石,震撼人心。

  朗朗的夜空下,乐曲流畅婉转,意境深邃,彝族香堂人自然的感情流露,表达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就是这份魅力,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迷醉了每一根神经。

  静静聆听,夜空天籁飘荡,涤荡心灵,美轮美奂,感人至深。当我还沉醉在歌舞的海洋,演员和观众互动的时刻到了,上场和彝族姑娘们一起围着熊熊的篝火尽情的跳呀、唱呀,亲身感受“跳起不怕脚踏皮”的乐观豪迈。跳累了就在草地上躺下,享受着醇香的糯米酒和着浅浅的月光,陶醉在欢乐的海洋,尽情感受夜风中彝乡山寨的温馨与甜蜜。

  迷人的香堂人“土巴拉”就像一株缺肥的藤蔓,还有很多乐器需要专家的开发和完善。说实话,我虽没有专心去深入研究“土巴拉”,对音乐表达的原意也说不出个究竟,但我用心去聆听,用灵魂去感受,我觉得与流行音乐相比,“土巴拉”乐曲更震撼人心,更能抚平我内心的浮躁与疯狂,更能让我产生共鸣,这样的原生态更接近音乐的灵魂,更能让人获得感官上和思想上的享受,这也许是“土巴拉”乐曲的灵魂所在!我们深信,这些将你羁绊沉迷在原生态歌舞的海洋里、久久不能自拔的音乐饕餮大餐,终将上到“大雅之堂”,滇西勤劳勇敢的彝族香堂人及其“土巴拉”乐器终将出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棕树赞

  初春的早晨,我驱车回老家。很久没有回家了,心情如释重负般的轻松。

  车爬过一道又一道道山梁,穿过一片又一片密林。快到寨子了,不远处,田头地脚都是棕树。一排排棕树整齐地站在路的两旁,像夹道欢迎我的归来,感觉十分亲切。回到了的家乡,我思绪万千……

  我喜欢莲花的高洁、青松的耿直,我喜欢攀枝花的炽热、玉兰的纯洁,我喜欢枫叶的浪漫、樱花的娇艳……我更喜欢棕树的青翠、秉直、刚毅。棕树,无修长俊美之躯,婀娜娇柔之姿,气节高尚不亚于莲,秉性不弱于松,“不畏霜雪寒,意气自冲天”。

  棕树,经冬不凋,长青的气概非攀枝花可比;“任君千度剥,义气自冲天”,浑身刻满累累伤痕,这是对人类无私的奉献,这种无畏献身的精神非玉兰花可及。

  棕树,傲立苦境,哪怕最贫瘠的山梁,也能深深扎根,踏实的生活胜过樱花;文静谦虚,不卑不亢,宁可倒下死,不可屈着生,英雄之气让枫叶自行惭愧。

  棕树,顺自然而有序,适四季而有节,顶天立地,旱时无人赐瓢水,寒时无人加件衣,日日夜夜忠实脚下的土地。有甘不喜,逢苦不忧,功名利禄不为之动,诽谤闲言不为其怒,平平淡淡,真真实实,超凡脱俗,自得其乐,让樱花无地自容。

  棕树,我家乡的致富树,棕片做蓑衣、沙发、床垫……棕叶用于捆扎农用;棕包小米是人们食啖上的佳肴;棕根可以入药……棕树浑身是宝。

  棕树,一种平凡之树,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圣贤之树。(杨吉强)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我要说说 】 【 打印 】 【 推荐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