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信息

保山新闻网 >> 正文区

挪穷窝 换穷业 拔穷根


——隆阳区精准扶贫全力走向脱贫攻坚

保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07-15 16:06:36    保山日报     字体:
免费订阅“保山新闻快讯”,发短信A到1252004029907743。关注保山新闻网微信:baoshanxinwen,保山新闻早知道
  隆阳区是贫困人口大区,按照国家2855元的贫困标准,2015年末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8万人,5个贫困乡镇、52个贫困村委会、16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是全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片区之一,是省市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易地搬迁 统筹联建

  初夏,来到隆阳区西邑乡永信集镇易地扶贫搬迁一期工程建设点,一辆辆挖掘机在紧张工作,一排排坐落有序的房屋正在修建,工人们各自干着手上的活。

  永信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征用土地754.65亩,计划安置843户3119人。安置点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于2015年12月动工建设,共安置209户895人,预计今年10月底完成建设。其中一期涉及地址灾害点的52户房屋主体工程于今年3月22日正式启动,争取52户群众在今年雨季前能搬进新家。从房屋建设的款式看上去,每一排都是联排别墅造型,同行的西邑乡副乡长李磊介绍说,房屋建设是按照统规联建进行的,通过反复征求每家每户的意见,最终商定建设四种户型,分别是108平方米、157平方米、188平方米、227平方米。

  作为隆阳区集中安置点进度最快的西邑乡永信集镇,一期主路网正在实施路基工程,公建部分正在实施挡墙建设,部分房屋已经封顶。沿着开挖出来的主道路,在一期工程的一侧,有一大块开挖平整的土地,李磊说,那里准备建农村电子商务集贸市场,既方便搬迁户平时的生活,还为农特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去打下基础。

  房屋在建,质量如何监督?记者在采访中巧遇乌马村洗马塘小组易地扶贫搬迁建房理事会的成员,他们正在和施工方交谈关于建房过程的相关事宜。

  据悉,理事会以安置点为单位设立,由村民选举产生,主要职责就是监督建设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协助配合监理、设计、施工队工作。“就永信一期工程,各搬迁村自行成立了9个建房理事会,一般由村干部与了解建筑的村民组成,他们既是搬迁户,又是监理工,属于自愿义务担任。”李磊说,监理工作有指挥部、理事会、搬迁户三道关口同时把控工程质量。

  西邑永信集镇搬迁点只是隆阳区易地搬迁的一个建设缩影,丙麻太和集镇、水寨集镇、瓦渡大沙地等安置点同样如火如荼的建设着。隆阳区集中安置点涉及13个乡镇42个安置点,截至5月底,41个安置点已全部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式除集镇集中安置外,还有进城安置、进中心村及就地插花安置。全区易地搬迁三年行动计划覆盖16个乡镇(街道),涉及11979户39740人,建档立卡10415户33921人。其中,2016年计划搬迁6305户21766人,建档立卡5296户16053人,规划总投资14.33亿元。

  整乡推进 精准发力

  自该区西邑乡、丙麻乡两个贫困乡镇相继启动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后,全区省级认定建档立卡的瓦房、水寨、瓦窑、西邑、丙麻5个贫困乡镇全部启动此项工作,开启高速“运转”模式。

  怎样才能让全区12.48万贫困人口,其中省级认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813人实现精准脱贫?该区在整乡推进中下足了功夫。

  丙麻乡属于隆阳区典型的山区乡镇,今年年初,该乡启动扶贫开发整乡推进项目后,结合自身实际,精心编制了《隆阳区丙麻乡整乡推进报告》,规划总投资19544.1955万元。“有好的规划,才能更好地实施,我们实施期限为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争取做到一次编制,两年实施,第三年验收,着力解决全乡15个村23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7509人的脱贫问题。”丙麻乡党委书记余渊谈及整乡推进,思路清晰,信心满满。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隆阳区五个整乡推进乡镇在此项工作中,首先,编制了一个规划,解决做什么问题。从乡情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出发,挖掘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民族文化、旅游等资源特色和潜力;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着力实施特色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素质能力、服务体系、生态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七大工程。其次,强化一支队伍,解决谁来做的问题。区、乡两级都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状,把扶贫开发责任制落实到基层,严格执行“挂包帮、转走访”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制度,坚持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再次,找准一项产业,解决发展什么的问题。按照巩固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贫困群众有产业支撑、有致富门路。

  此外,该区还通过整乡推进项目,实施了基础设施,做好素质培训,解决了发展瓶颈以及自我发展问题。

  产业扶贫 因地制宜

  “老马,拿着,3.75斤,共9150元。”在隆阳区板桥镇官坡村五组的马玉兰家,梅花鹿养殖公司负责人将现金递给马玉兰,一家人高兴极了,他家是目前该村散养梅花鹿,取鹿茸收益最高的一家。

  养殖,不能盲目的养,既要有技术,还要有销售渠道。该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保山市林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今年2月,从该公司引进80头梅花鹿,以3头母鹿1头公鹿为一组的科学配置,分配在20户贫困户中。

  “每组鹿的价格为3.4万元,产业扶贫补助1.86万元,农户自出1.54万元。”官坡村党总支书记张树金介绍:“按照今年鹿茸的市场价2440元/斤,一头公鹿每年取两次鹿茸,收益平均1万多元,加之每头母鹿每年生一头小鹿,一组四头鹿的收入在2万多元,养鹿可以产生效益十多年,对于贫困户而言,这是一条很好的脱贫路子。”

  在扶贫养殖业的同时,该区在种植业上同样精准发力。在板桥镇左所村,一大片绿油油的桑树长势喜人。隆阳区扶贫办工作人员陈宾云介绍说,从2011年开始,隆阳区实施优质蚕桑基地建设产业扶贫项目3个,总投资166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投入300万元。

  不仅仅是蚕桑产业,该区在石斛、山葵、茶业、蔬菜、糯橄榄、食用菌、中药材等十几个产业上都积极扶持。按照巩固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在稳步实施核桃扶壮提质增效、畜禽良种养殖、优质烤烟种植的前提下,结合贫困乡情、气候、市场条件,发展蚕桑、糯橄榄、魔芋、冬桃、樱桃、大杨梅等产业,通过实施林下种草、林下中药材、林下养殖等项目,真正实现由“输血”转化为自我“造血”。(何 鹭)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我要说说 】 【 打印 】 【 推荐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