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信息

保山新闻网 >> 正文区

侨乡之旅



保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8-11 09:50:28    本网     字体:
免费订阅“保山新闻快讯”,发短信A到1252004029907743。关注保山新闻网微信:baoshanxinwen,保山新闻早知道
  千树扫做一番黄,只有兰城独自芳。云南保山,又名兰城,祖国西南边陲的一朵永不凋谢的兰花。千百年来风起云涌,跌宕起伏,孕育了多少仁人志士、海归游子,为祖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保山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也是云南省第一大侨乡,侨情历来是保山的重要市情之一。保山籍的海外华侨、华人有50.41万人,90%居住在缅甸和泰国,分布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按居住国分:缅甸35万多人、泰国10万多人、其它国家5.41万多人;按县区分:腾冲县32.53万人、龙陵县12.9万人、昌宁县2.52万人、隆阳区1.53万人、施甸县0.94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重点人士有200多人。市内有归侨、侨眷10.6万人,其中,腾冲县4.25万人、龙陵县3.6万人、昌宁县0.15万人、隆阳区2.03万人、施甸县0.35万人、柯街华侨农场0.23万人(华侨农场1个、人口3339人,70%属归侨、侨眷)。

  说到保山的华侨,我不由地想到一个人,他就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梁金山。在我还小的时候,就听父亲和我讲过他的故事;之后上了初中,看了他的人物传记专题片:看他钻进矿山,看他帮助队友,看他出国经商,看他富甲一方。但是他的富裕为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正值抗战时期,他无偿捐献汽车飞机,修建了惠通桥,梁金山的事迹为后人广为传颂。1977年8月,93岁的梁金山在他的家乡——保山蒲缥方家寨与世长辞。大家羡慕梁金山先生能在穷途末路中赶上机遇而成功崛起,更钦佩他富不忘本、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人格魅力。因此,梁金山先生的故居成为了一个留有“余香”的圣地,凭吊故居也算是对先生的一种缅怀。而像他这样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侨领没能留下多少介绍自己人生的文字史料,只有一份家训使后人景仰。家训写到:“我多年谋生海外,凡我同胞均视之亲骨肉,外人欺辱如遭刀割,我心恨之入骨,愤而不平,国难八年,我一心献国,国亡即家败……”,据落款得知,这份家训是梁金山先生九十岁高龄写的。人如其名,“梁”是他的姓,更是他一生的记录与写照,他铺路修桥,他是中缅友谊的桥梁,他胸怀祖国为抗日战争倾尽家财,成为当之不愧的中国脊梁;“金”则是他的财富,他有金山、银山,最重要的是他还有金子般的品质,铲强扶弱,富不忘本;“山”是生养他的故土,也是成就他的地方,他是在矿山发的家,一生中形成了大山一样的胸襟、秉性与大气,最后他自己也融入了大山之中,化做了一捧平凡的泥土。这应该是一个永远被记住的名字,这应该是一个永远被纪念的历史伟人!

  以梁金山先生为代表的爱国华侨还有很多,他们或许只是默默无闻地奉献,或许只是在国外默默思念着祖国,但无论怎样,保山作为云南第一大侨乡,形成了自己的侨乡文化,有了自己的侨乡精神。曾几何时,在那暗无天日的旧时代,灾难深重的艰苦岁月,水患天灾、兵荒马乱,多少人民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流落他乡,他们原本深居祖国内陆腹地,他们能走出国门,靠的是勤劳勇敢,他们终于站稳了脚跟,挺起了腰杆,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中国通向世界的桥梁,是世界了解中国的橱窗。在缅甸、在泰国,甚至在远在西半球的欧美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在中国,则有他们的一片天。曾经的艰苦卓越,令人叹为观止,这也体现了永昌人坚韧不拔、聪明机智的品质和精神,在中国华侨史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留下光辉的篇章。保山的永昌古镇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千百年来留下了马帮的足迹,山谷留下了马铃铛的回音,而山的那头,却留下了中外交流的友谊以及千里之外的侨眷。

  侨乡的精神不仅是保山所有、更是国家拥有的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精神,是爱国爱乡的情怀。侨乡精神是积极向善向上的正能量,它总是离不开敢闯敢试、开拓开放的创新精神,也离不开开天辟地的创业精神,这些精神,赋予了侨乡精神最为鲜明的特质,使得祖国的每一个侨乡,包括保山都有这样的特质。身在海外的游子几乎都有一种对天朝的归属感,无论身在何方,他们的灵魂、他们的心都属于中国,中国一点一滴的变化总是扣着他们的心弦,牵动着他们的脉搏。侨乡精神流淌在广大侨胞的血液里,由此萌生出一个个侨乡梦,有的人为了自己的侨乡梦付出毕生的心血,就像梁金山先生那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革的春风席卷中华大地,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行,有着悠久侨乡文化的永昌兰城,作为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城,和广大人民、广大侨胞一起,在为维护祖国边疆的繁荣兴盛而敬献力量!(胡东湦)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姜永华           

我要说说 】 【 打印 】 【 推荐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