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信息

保山新闻网 >> 正文区

文化泉流润茶乡



保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11-19 16:05:04    本网     字体:
免费订阅“保山新闻快讯”,发短信A到1252004029907743。关注保山新闻网微信:baoshanxinwen,保山新闻早知道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这句话用在昌宁,显得更为贴切。对于昌宁人来说,文化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文明的生活态度和朴素的生活实践,更是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当然继承和对和谐生存方式的自然追求。

  昌宁的文化建设集多样性、惠民性于一体,以一种鲜活的、生命力旺盛的姿态呈现在公众面前。

  昌宁人的文化内涵从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其亮点丰富而多彩。

  青铜器——昌宁历史文化的真实见证

  昌宁于1933年建县,时间虽然只有八十多年,但在这方土地上仅青铜文化就长达5000多年。昌宁县境内先后38次在8个乡镇的30多个地点出土和发掘出400多件青铜器。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和乐器四大类。生产工具有铜锄、铜斧;生活用具有铜镯、铜镜、蝶形铜饰、花形铜饰、鱼形铜饰、铃形铜饰、带钩;兵器有铜剑、剑鞘、铜矛、铜鉞、铜臂甲、铜饰牌、铜弯刀、箭菔;乐器有铜鼓、编钟等。这些青铜器有的保存在云南省博物馆、省考古所,有部分文物在保山市博物馆进行展出。共有珍贵文物18件,经过有关专家考证和鉴定定级,定为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8件。

  2012年,距县城不足3公里的田园镇龙泉村漆树坡小组大甸山,一个惊人的发现震惊了国内考古界。

  10月8日,当地村民杨志美开着隆隆作响的推土机为砖场取土,忽见红土中有蓝色的东西在阳光下闪耀,停机下去一看,是一把长满了铜绿的弯刀。这可是从未见过的稀罕物件,同场村民杨再昌用手机拍下后找到了有见识的县国土资源局退休干部鲍开胜。鲍开胜马上意识到这东西的重要性,立马向文物部门汇报,于是,一个近年来国内重大的考古发掘拉开了序幕。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市、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大甸山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半年多的努力, 共出土各类墓葬198座,出土随葬品280余件(套)。主要是石器、陶器、青铜器、铜铁合制品、铁器、琥珀、海贝、麻织品、竹藤等。青铜器数量较大,类型多样。

  这次发掘既是云南也是全国范围的重大考古发现,同时也是东周至秦汉考古的重大发现;它独特的土洞葬和大量独特青铜器,已构成内涵丰富的大甸山文化。它所包涵的土著农耕族群文化与氐羌文化,是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代表性文化。同时,大甸山文化揭示了古哀牢国的神秘面纱,甚至有专家提出了昌宁这方土地以前可能就是古哀牢国的中心地域。大甸山的考古成果为中国边疆史、古代史、民族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昌宁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文化资源。

  苗族服饰——昌宁民族文化的皇冠明珠

  昌宁县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住的县,有3个民族乡,共有26种少数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7种。苗族芦笙舞,傣家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绘成了美不胜收的民族风情画卷。在昌宁艳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中,苗族服饰是其中佼佼者。昌宁苗族服饰浓缩了苗族五千年迁徙史诗。衣服上以红色为主体,记录了浴血奋战的历史,每一缕红色,记录苗家经历的每一次血战。在迁徙途中,他们每趟过一条河流,走过每一条道路,就在衣服上绣一条彩线做记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五彩斑斓的锦绣图案。昌宁苗族妇女的服装分为盛装(又称五彩盛装)、二等盛装和便装三类。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一套苗族妇女盛装包括百褶裙、上衣、领褂、围腰、腰带、飘带、披肩等大小十八件套组成。被誉为:十八一枝花。昌宁苗族纹饰可分为四大类: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劳动生产工具纹。其间用写实或变形夸张的造型手法,刻画的众多神话、迁徙、传说、历史、人物、动物、花草等优美形象,涵盖了历史、文学、数学、几何学、音乐、美术、哲学诸多学科领域。被称为苗族五千年的《百科全书》。

  2006年5月20日,“昌宁苗族服饰(习俗)”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6年,昌宁苗族服饰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当时全国苗族服饰中唯一被颁布的名录。

  农家书屋——农民身边的“智库”

  我曾走访了上百个山村,许多山村小学的老师和小朋友告诉我,他们的一个梦想就是能看到课本以外的图书。记得2010年的一天上午,当我和保山日报社的同志将数百本印制精美、图文并茂的课外书送到一所山区小学时,数百名孩子在操场上捧着新书瞪大眼睛入神看着的情景让我终身难忘。

  在农村,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一直是城乡最大的差别点之一。

  公民的需要,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2003年3月,中央政府启动了“农家书屋”工程。为全国的每个行政村按照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其他等六大类配备图书不少于1500册。截至2012年上半年,保山市的913个行政村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加上部分文化惠民示范村,全市已建农家书屋近千家,配备图书近150万册。

  怎样有效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昌宁在这一点上为全市带个了好头。他们由政府发文,在全县举办“读书月”,号召全县人好读书,读好书,这在全市是首创。

  “自从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我一有空闲时间就往这里跑,很多种植、养殖技术难题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昌宁县翁堵乡立桂村村民杜绍明是农家书屋的常客。随着2011年度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昌宁县提前实现125个行政村农家书屋村级全覆盖。

  每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其实就是他的阅读史。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

  昌宁县开展了农家书屋读书征文比赛,从而大幅提高了农家书屋的阅读率,进而使农家书屋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有益的作用。他们还将农家书屋与小学生读书征文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农家书屋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有效缓解了山区孩子读课外书难的问题。在征文的基础上,昌宁还举办高规格的颁奖活动并将获奖征文结集印发,扩大了读书效果的影响力。这一切,为全市的全民读书活动作了示范。

  一个地方最美丽的风景应该是阅读的风景,一个善于掀起全民阅读的县份的美丽己经远远超出了她的山水田园之美,从而露出了她的思想之美、文化之美、生命之美、灵动之美。昌宁人的智慧与希望也就集中体现在了这里。

  打歌——生活中欢乐的旋律

  打歌是昌宁人喜爱的民族民间歌舞活动,尤其是境内的彝族、苗族人民,把打歌视为欢庆节日、居家婚嫁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其特点是男女老少皆宜,集体围场,且歌且舞,循环踏跳,轮番变化,围跳中有笙箫并奏,间有男女对歌,往往彻夜进行,打至天亮散场休息。打歌的形式又可以分为彝族打歌和苗族打歌、傈僳族打歌等类型,场景气氛相似但风格各异。

  彝族打歌,自称“呃克”,又称“左脚舞”。打歌时,三人居于舞圈中心,一人吹芦笙,二人吹笛、箫相和,其他舞者视旋律起止而舞。芦笙打拍子,笛子、箫吹奏旋律。其舞步动作繁多,矫健有力,歌、舞、乐三者融为一体。舞蹈形式有“苍蝇搓脚”、“鹞子翻身”、“麂子伸腰”、“孔雀摆尾”、“老牛拱天”等多种。苗族打歌,自称“岔都”,一般在春节或婚丧时举行。在曲调、舞步方面与彝族有明显区别,曲调总体舒缓悠扬,旋律优美动听;舞姿轻快柔美,变换较频。打歌时,男子着黑色短褂,口吹芦笙领舞,女子身着盛装,银铃饰品叮当作响,彩色腰带飘飘,随笙声扭动腰身翩翩起舞,尽情欢歌。众人跟着领舞吹笙者身后围圈而舞,也有将吹笙者围入圈内独舞,众人合舞,所有舞步变换,皆依芦笙旋律的变换而变换。舞蹈的种类有:“赶街歌”、“穿花歌”、“翻身歌”、“甩手歌”、“合脚歌”等。

  嘎光,是境内傣族最主要的民间舞蹈形式,俗称跳摆,又称赶摆,多在傣族新年“泼水节”期间举行,也在重大节庆活动时举行。嘎光时,傣族小卜少身着民族盛装,发插鲜花,在悠扬的象脚鼓和镘声中轻歌曼舞。傣族卜冒有的敲象脚鼓,有的肩扛排镘,有的击钹,在阵阵美妙的乐曲声中尽情地载歌载舞,青年男女边舞边歌,沉浸在这一节日的欢乐里。

  这些年,昌宁县城沿河建起了许多的广场和公园,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自然村文化大院都建起了小广场,每当夜幕降临,人们都会聚集在这些地方,有的打开音响,有的干脆就摆个“小蜜蜂”放声盒,乐声响起,打歌的舞步就甩起来了。那场面让不上场的人都手痒脚痒的。这种城乡一体,每日必“打”的阵势给人们带来了多少的欢乐,也带来了多少的和谐。

  茶文化——昌宁人打出的一张响亮名片

  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黄金广告位,昌宁人打出了自己的宣传广告。从昆明开车到昌宁县入口处,昌宁在此立了巨型宣传广告,这些宣传的一个核心就是打造昌宁“千年茶乡”这个文化品牌。

  昌宁是西南茶马古道支线的必经之地,据专家考证,境内人工栽培茶树距今已有1600多年。现在全县有近五万户人家种植茶叶,茶地总面积25万亩,茶叶总产量近2万吨。故昌宁号称千年茶乡是实至名归。

  走在昌宁,到处是一片片望不到尽头的茶园。在温泉乡光山村的茶园里,茶农盖起了休闲喝茶的亭子,亭子中还挂有匾联。其中一付对联写道:“园中种下春夏秋冬,壶里常泡天地日月”,写得朴实而充满禅意。茶园中铺设了观光游览的曲径,一行行的茶树采用了机器修剪,既整齐美观,又提高了茶叶的优质率和采摘率,茶园中还间种了甜樱桃,春天樱花盛开,夏天果实累累。这不仅让茶园更漂亮,每亩还增加了两三千元的收入。茶园在这里已经不是一块普通的茶地,而变成了一个充满农业文化和农业艺术的景观。

  昌宁有许多野生古树茶及栽培型古树茶遗存,总量约14000多亩。其中最重要的有耈街阿干梁子野生古茶树群落、漭水黄家寨古茶树群落、温泉乡联席村锡匠寨古茶树群落、翁堵乡立木山古茶树群落等,这些古树茶大多是国家级地方群体良种——昌宁大叶茶的种源树,有较高的保护利用价值。它们的分布范围之大、点之多、面之广,充分显示出茶树资源在昌宁生存的适宜性和多样性。昌宁人以拥有古茶树和保护古茶树为荣,许多千年树龄的古茶树都被挂牌立碑保护起来,成了一种珍贵的生态文化资源。

  “上山上水出好茶”,昌宁茶生长在原生态、无污染的高山云雾的自然环境之中,其品质中含了天地的精华,用昌宁茶制作的红茶昌宁红香气馥郁,口感饱满甘甜,留香持久,其卓越的品质,在中国红茶中独占鳌头,堪称世界红茶极品,深受国内外茶家的青睐,昌宁红不仅内在品质好,它的每件包装都彰显了艺术魅力,看去十分赏心悦目。

  在昌宁,茶文化己经融入到人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生态美味——昌宁人独树一帜的饮食文化

  昌宁人的饮食文化不事雕琢,像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一样讲究生态自然。

  肉用食材中的牛、羊、猪、鸡,大多用放养与饲喂包谷等粗粮经长时间养成,保证了肉质的纯正。在烹调中以简单加工为主,最大限度保持了食材的原汁原味。烹牛、羊肉时,把筋骨、肉块、头脚和内脏一起在大铁锅中慢煮,熟后,每样切一些放进大盆,打上浓汤,再配以盐、辣椒、花椒、葱姜等作料一起上桌,那味道真是鲜美无比。用昌宁山区的生态猪腌制的火腿可保存数年,取一支三年的老火腿用火烧后,刮去外表,露出金黄的皮,用砍刀剖开内部,肉色鲜红,肥肉呈银色,用铜锣锅在火塘上煮上一砣,吃饭时,将火腿切成厚片码盘上桌,那鲜艳的颜色立刻让它成为一桌菜的核心之一。众人筷子齐下,夹一块有肥有廋的肉片喂进嘴里,油和香气同时冒了出来。肥而不腻、香而不咸的体会同时让食客们感受到家中厨房里母亲私房菜的亲切回味,这不像在吃一道菜,倒像在过一把瘾。昌宁人吃鸡以煮为主,最大限度保持鲜味,其不同特色体现在于鸡煮熟后放入的不同辅料上。放入酸木瓜,就成了木瓜鸡,其汤酸鲜开胃,有治风湿的奇效。放入青菜,就成了青菜鸡,由于青菜吸入了鸡肉的鲜味,吃起来十分爽口,这道菜的结果往往是菜吃光,汤喝干,最后剩下一堆鸡肉无人问津,本来这鸡肉是又香又有嚼头,而青菜是最不上眼的大路货,可是一旦把青菜放进鸡汤,鸡肉风头就被它夺去了,这也正是昌宁人化腐朽为神奇的饮食文化智慧。

  昌宁还盛产干巴菌、大红菌、青头菌、谷花菌等十数种珍贵野生菌,由这些东西组成的菌子宴也是一道既奢侈又野性十足的饮食文化盛宴。

  昌宁的领导层很清晰地意识到,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抓文化就是抓民生、抓文化就是抓和谐的辩证关系。为了让昌宁的文化基础更牢,内容更丰,覆盖更广,昌宁县各级政府借助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机遇,坚持“以点带面、以城带乡,聚焦基层、均衡发展”的思路,构建了符合实际、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2010年开始,连续3年,共投入资金5.69亿元,打造了滨河生态园、龙潭公园等8个群众主题文化公园,建成了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全部建成乡、村、社文化站室。广大城乡群众基本上享受到了天天有歌舞,月月有电影,季季有比赛,年年有演出,人人有书读,家家有电视,村村有展览的文化权利。在昌宁,文化逐步从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道“点心”,变成不可或缺的“一日三餐”。昌宁人在生活中创造着文化的同时,又无时不在生活中享受着文化泉流的滋润。(鲁兴勇)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姜永华           

我要说说 】 【 打印 】 【 推荐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