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信息

保山新闻网 >> 正文区

昌宁县“五个一”抓实文化工作



保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08-29 00:09:22    本网     字体:
免费订阅“保山新闻快讯”,发短信A到1252004029907743。关注保山新闻网微信:baoshanxinwen,保山新闻早知道
  本网讯 近年来,云南省昌宁县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为契机,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为目标,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超前谋划,统筹兼顾,采取“五个一”措施,彰显茶乡文化工作特色。

  一是巩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成果一个重点。进一步巩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找制约昌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瓶颈,完善措施抓落实。抓实两项工作,管好用活硬件,完善提升软件,多策并举建管用好已建县、乡(镇)、村(社区)、大的自然村公共文化场所,同时又积极请示汇报,整合相关资金,加大具备条件的自然村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并积极引导,真正做到文化权益由人民共享。继续强化体制机制建设、网络设施提升、人才队伍保障、活动时常开展、交流推陈出新。

  二是定位提升一个昌宁文化形象。着力打造“千年茶乡和田园城市”两张名片,进一步挖掘、整理、提升昌宁灿烂的青铜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谐的生态文化、浓郁的茶乡文化、秀美的田园文化等“五个文化”。

  三是培育培植一项文化产业。2006年,“昌宁苗族服饰”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已向国家文化部申请到45万元专项资金对“昌宁苗族服饰”项目进行了分期保护,主要包括对传承人进行培训、购置纺织工具、审批种植100亩脱毒大麻等,成效明显。目前,投资50万元,正在对“昌宁苗族服饰”进行后续保护。《昌宁苗族服饰》已出版发行、电影《苗岭霓裳》已成功上映。为进一步加大对“昌宁苗族服饰”的传承保护及开发力度,将积极争取项目,以在耈街彝族苗族乡土皮太村成立的“昌宁苗族服饰刺绣专业合作设为依托,在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成立“昌宁苗族服饰刺绣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耈街彝族苗族乡打平村成立“昌宁苗族服饰刺绣开发专业合作社”。年内,还将积极创造条件,以昌宁红文化传播公司为依托,增加昌宁茶文化元素,做强做大其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

  四是发掘一段历史。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保山市博物馆、保山市文物管理所、昌宁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位于昌宁县田园镇龙泉村委会漆树坡小组东南侧的大甸山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2013年12月2日在昌宁县举行的哀牢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昌宁大甸山墓地是云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同时也是东周秦汉考古的重大发现;大甸山文化揭示了古哀牢国的神秘面纱,初步分析判断认为昌宁应是古哀牢国的中心区域。2013年12月26日,昌宁县大甸山墓地被市人民政府增补公布为保山市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5月至6月,市文物管理所、市博物馆和县人民政府邀请河南洛阳调堪队对昌宁大甸山墓地之东甸山墓地进行了考古调勘钻探工作,均发现重要遗迹,为下一步组织发掘工作奠定了基础。力争年内完成考古发掘报告初稿,2015年5月前正式完成考古发掘报告。我们将充分利用大甸山考古发掘这一千载难逢的契机,进一步考证大甸山遗址,力争尽快启动东甸山墓地发掘工作,适时做好成果的转化利用,积极做好遗址公园项目的编报争取工作。

  五是抓好一项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政府坚定不移的投入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政府从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云南省昌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马宏)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姜永华           

我要说说 】 【 打印 】 【 推荐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