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信息

保山新闻网 >> 正文区

龙陵“44544”工作法贯通利农惠农“最后一公里”



保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08-20 00:45:51    本网     字体:
免费订阅“保山新闻快讯”,发短信A到1252004029907743。关注保山新闻网微信:baoshanxinwen,保山新闻早知道
  本网讯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龙陵县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利农惠农服务“末梢堵塞”这个关键,采取“四措并举、四路并进、五种模式、四绿工程、四级联动”的“44544”工作法立行立改,贯通农民增收致富、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组织、绿化荒山建设、村庄规划建设等利农惠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四措并举”贯通服务农民增收致富“最后一公里”。针对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增长放缓”等状况,县委政府提出“与全省同步实现‘四个翻番’和‘两个倍增’目标”要求,依托山区资源优势,采取发展产业、转移劳动力、盘活资产、落实惠农政策四项措施推进农民收入倍增。如在持续抓好粮食、甘蔗、烤烟、茶叶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重点抓好石斛、黄山羊、黄龙玉等新兴特色产业的培植;力抓农村劳动力转移。今年1至7月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44670人次,人均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为破解林农和林企“融资难”问题,盘活昔日“沉睡”的林木资源,变活树为“活钱”,开辟了“林权服务中心+农信社+建行+林农+林企”林权抵押新融资模式,通过盘活林业资源存量,拓宽林农融资渠道,以满足林农、林企等不同弱势群体资金需求。3年来全县林权抵押融资金额达4141万元。今年1至6月,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6993万元,增长7.3 %;实现农业增加值23887万元,增长6.9%;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8.39%。预计2014年末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930元,同比增长25%。

  “四路并进”贯通服务村级集体经济“最后一公里”。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底子薄、发展慢”等问题,全县采取党建带路选人才、政策铺路筹资金、帮扶引路找渠道、资源活路搭平台四项措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龙山镇白塔社区盘活闲置资产,把老办公楼改造为出租房,年收入达16.8万元;龙新乡黑山村、象达乡大场村利用地处黄龙玉主产区的优势,获得黄龙玉利益分配资金90余万元。同时县委组织部牵头,整合发改、财政、扶贫等8部门资金150万元,在全县15个试点村按每村安排10万元作为股本,入股辖区内的合作企业(合作社)或注册成立公司,期满后归还县财政本金,所产生的红利全部由村级党组织所得。如镇南社区千户养殖示范有限公司投资65万元,其中村党组织入股40万元,党员入股10万元、整合项目15万元,预计第一年实现纯收入2万元、第二年8万元、第三年18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县已消除“空壳村”9个、完成任务的50%,全县的“空壳村”数量由原来的42个减少到33个。

  “五种模式”贯通服务合作经济组织“最后一公里”。针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规模小、稳定性差”等问题,全县坚持“发展一批、规范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重点在合作社提质增效和强化规范化建设上下功夫,推行村“三委”主办、龙头企业兴办、专业大户创办、能人大户领办、科技人员创办五种模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龙陵富民石斛专业合作社推行“合作社+科研机构+公司+基地+农户”新发展模式,实现石斛产值2.5亿元,带动石斛种植户6000余户,拉动民间资本近4亿元,创建石斛有限(独资)公司6家、专业合作社5个,总注册资金达3500多万元,创立了“打虎坡”、“古箐宝”、“回春草”等品牌,开发石斛枫斗、石斛粉胶囊、石斛酒等产品,受到全国石斛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今年1至5月全县新发展合作社12个,完成年度计划35个的34%,并已做好其它23个计划任务的储备;共申报项目资金310万元,从金融部门获得信贷扶持资金700多万元。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8个,社员达2.5万户,带动农户4.3万户,入股金额1.4亿元。预计到2014年末,全县合作社规模将达到211个、平均每个村(社区)达1.7个。

  “四绿工程”贯通服务绿化荒山建设“最后一公里”。针对全县生态脆弱区绿化荒山步伐缓慢、影响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问题,县委政府以绿化荒山行动和义务植树活动为抓手,着力推进“绿色屏障、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四绿工程建设,重点在城镇面山、保龙高速、320国道、怒江干流及一级支流等生态脆弱区大力开展绿化荒山行动。如6月30日,全县组织96家县直单位到镇安镇橄榄坪义务植树13400余株;7月5日至6日,县林业局和交通局利用双休日组织250名党员干部到龙腾二级路种植旱冬瓜树15000株、常春藤18000株;为打造怒江沿岸面山和红勐(红旗桥至勐糯镇)公路百里绿色走廊。3年来,腊勐、碧寨、勐糯等乡镇按照“一乡(镇)绿化一段、一乡(镇)管理一段”的方式,在怒江沿岸面山和红勐(红旗桥至勐糯镇)公路植树造林250余万株。今年全县已在在“两江四路”沿岸沿边、荒山荒坡、城镇面山等重点区域实施生态恢复治理造林73000亩。与此同时,县委政府计划用3年的时间完成168万株义务植树、8.3万亩林业产业基地造林和2万亩封山育林,建成绿化示范村(社区)30个,确保实现全县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不低于(保持在)18.79万公顷、1296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地率分别不低于71%、35%和30%的目标,着力打造西南边境绿色生态城“升级版”。

  “四级联动”贯通服务村庄规划建设“最后一公里”。针对村庄规划建设存在着“规划滞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全县坚持“城增村减”、“迁村并点”的建设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和建设“美丽乡村”要求,采取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方式统筹抓好村庄规划工作,引导偏远村庄向中心村庄集中、中心村庄向乡镇集镇集中,加大实施清理违法占地和拆除违法建筑专项行动力度,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步伐。如腊勐乡大垭口村在松山旅游小镇建设过程中,结合周边自然村松山抗战遗址遗迹较多、历史景观保存较好的实际,突出资源、区位、交通、市场和产业等优势,注重与“美丽乡村”建设、“绿色家园”建设相结合,突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顺应民意,注重抗战遗址保护、统筹建设,注重旅游资源开发、富美村庄”三个重点抓好村庄规划建设。预计2014年末全村共接待外来游客12万余人次,拉动地方经济收入150余万元,人均增收500余元。截止今年8月,全县完成15个行政村和40个自然村的规划设计工作,其中龙江乡清塘自然村、象达乡小寨自然村省级村庄规划试点已完成初步方案;龙山镇芒旦村和象达乡勐蚌村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已完成地形图测绘工作。目前全县已累计完成881个村庄规划并通过市级专家抽查审查,实现了116个村1282个自然村村庄规划的全覆盖,同时对2013年82个新农村建设项目进行检查验收。(郁云江 唐洁)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我要说说 】 【 打印 】 【 推荐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