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信息

保山新闻网 >> 正文区

文化示范的“保山探索”



保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08-12 17:02:28    云南日报     字体:
  走进保山,我们追寻一个答案:保山市自2011年5月入选云南省唯一的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在实践与创新中有什么传承与超越?

  走进保山,我们频频收获惊喜:全市以创新拉动转型发展,“保山探索”体现了“云南特色”,具有“中国示范”意义,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发展的成功道路。

  财政穷市 聚力富文化

  “我县总投资6500多万元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在城里的‘黄金位置’新建了县图书馆和体育馆。”昌宁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范红玉高兴地说,全县13个乡镇都有综合文化站,124个村(社区)都成立了文化活动室,150个自然村建成了文化院。

  走进县图书馆,服务柜台上一张“老花眼镜借还处”的标牌格外显眼。问后得知,这是图书馆为方便老人看书专门准备了10副眼镜。馆长李贵阳脸上挂满笑容:“图书馆建筑面积有4075平方米,比原来增长了一倍,零门槛全免费向公众开放。”

  保山是西部典型的边远贫困山区市,经济实力在全省16个州、市中徘徊于9至10位。然而,市委、市政府毅然将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市各级财政将文化建设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把文化建设任务纳入了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的指标体系之中,每年市政府与县(区)政府签订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责任书,纳入对县区的综合考核项目。

  两年多时间,全市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群众自筹等多渠道筹措资金8亿多元,市、县、乡、村4级齐头并进,掀起了新一轮的文化设施建设高潮。

  通过“查缺补漏”,完善提升了市、县、乡3级公共文化设施。新建并改造提升了一大批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全市7个公共图书馆达国家二级馆一个、三级馆4个。6个文化馆达国家二级馆1个,三级馆4个;市、县图书馆均设有公共电子阅览室,72个乡镇(街道)全部设有单独的综合文化站并设有公共电子阅览室,还建成56个乡(镇)情展室。

  通过“重心下移”,全面推进村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在国家没有硬件建设专项补助的情况下,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1亿多元,多形式建成了91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室和一大批自然村级的文化大院,并建成918个农家书屋,913个农文网培学校、881个电子阅览室,建成232个村情展室。

  保山市公共文化设施实现了新一轮的大投入、大建设和大发展,建设了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滇西抗战纪念馆、保山历史名人馆、保山大剧院、保山新闻传输中心、腾冲文治光昌广场、保山永子围棋馆、松山抗战遗址公园等10大标志性公共文化建设工程,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提升了保山文化名城形象。

  突破瓶颈 转型大发展

  5月14日,从北京传来一个喜讯:保山市提交的《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动态统计评估管理网络的构建》,在全国31个示范区中以西部第3名、全国第9名的佳绩通过了文化部的评审。这是该市文化建设软件“不软”的一个缩影。

  保山市将制度设计、课题研究与创新拉动工作,作为示范区创建的“核心”,汇集全市相关部门启动了6个事关全市文化建设、服务与管理的重要科研课题,突破制约公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瓶颈”,推动全市公共文化的转型发展。

  《关于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协作机制的研究》按照文化优先、引领发展的思路,构建统筹组织领导、规划设计、存量文化资源、文化项目资金、基本人力、公共文化信息、绩效考评的公共文化建设、服务与管理机制,破解和正在破解长期困扰我国广大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重大难题。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社会办的制度建设》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办的项目类别名录,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办项目申报、评审推介、洽谈招标办法,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办项目实施跟踪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资金兴办公共文化。

  《基层文化馆的转型发展——文化馆“馆会结合”新体制的研究》创新点是将过去以专业为主设置馆内工作部室的做法,改为以服务对象为主设置内部工作部室。全馆设置乡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工作部和办公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心。对各部室和中心的职责作出了新的界定,在各部室成立相应的群众文化联会,组织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活动。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动态统计评估管理网络的构建》充分反映了文化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多样化、数字化、常态化、公开化和均等化的要求,构建了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动态统计评估管理网络平台、统计管理办法“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理论研究、制度设计和实践成果三者有机结合,既实现了理论创新,又实现了制度创新。

  《机关工作“四化”管理制度设计研究》旨在实现局机关工作管理的规范化、数字化、公开化和常态化“四化”管理新模式,为推动保山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一个坚实的文化行政保障。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构建规范化、公开化、数字化、常态化的“微管理”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作为主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的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村级文化建设模式创新与示范推广——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模式实践与推广》是去年国家十大重点文化创新工程之一,目前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制定了《云南省保山市村级文化建设十条指导性标准》并颁布实施;总结推出了包括“大村模式”在内的9个村级文化建设模式;推广建成命名公布了53个文化惠民示范村,为今后全国特别是西部边远贫困地区推进村级文化建设提供了示范。

  “这些课题研究的共同特征是注重实践推进。”正如专家评论指出,“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完善提高,理论与实践零距离结合。课题成果既体现在论文中,体现在制度中,更体现在实践中,并且都转化成了政府的政策或制度,为示范区创建和今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体系化的制度保障。”

  更难能可贵的是,今年出台的《保山市村级文化建设十条指导性标准》,从村级文化建设的思路、队伍建设、村级综合文化室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搞好农文网培学校建设、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搞好资金筹措与管理工作、搞好规范管理实现常态服务和持续发展、创建“文化惠民示范村”10个方面对村级文化建设做了规定和描述,亮点纷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村级文化建设十条指导性标准,在原来‘大村经验’的基础上,再度创新了破解村级文化建设难题。”保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赵家华介绍,在“村十条”的指导下,全市各村因地制宜地开展村级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

  典型示范 百花盛开

  骄阳下,我们走进隆阳区芒宽乡依山傍水的园林式广场,精神不禁为之振奋。难怪见多识广的专家也会惊叹:“在这里,我终于看到了梦想中的农村文化站的现实图景。”

  “我们一年投入一点钱,目前直接投资1100多万元,总投资约3000万元,就是要建设一个为群众服务的平台。”隆阳区芒宽乡乡长蒙世春介绍,目前这个“新型文化综合体”占地88.6亩,远景规划600亩,集体育运动、文艺表演、科技博览、民俗风情、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将通过文化与产业、文化与科技结合,打造“ 文化芒宽,幸福家园。”

  保山市注重因地制宜,从不同角度探索文化建设服务的新路径,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用典型示范引路,带动全面发展。

  抓示范文化站建设,促乡镇文化转型发展。把文化站打造为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工程”、集镇建设的“亮点工程”、满足当地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民心工程”、文化经济一起抓的“示范工程”,成为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常态化、多样化达标服务的示范。目前,在全市72个乡镇文化站中,共建成了35个示范文化站,实现了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更新换代和跨越式发展。

  抓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积极探索村级文化建设的新路径。3年前,保山就以“大村模式”创下了走向全国的村级文化建设“云南经验”。3年后,保山农村文化建设创新又有了更多鲜活的“文化样本”。在龙陵,面对没有资金、场地、设备的“先天不足”,象达乡朝阳村直接将村公所改成文化室,整合农家书屋和中小学的万余册图书,组建成龙陵最大的村级图书馆,让书香四溢乡村;在昌宁,多种文化活动场所整合于一体,高效利用,自然村文化活动室全覆盖,让村民自由畅享文化的欢乐;在腾冲,黄定传等村民组建起皮影戏表演队,濒临失传的江东皮影戏又“活”了起来……于是,“朝阳村模式”、“龙泉村模式”等首批53个文化惠民示范村,成了因地制宜学大村、因地制宜建文化的新示范,进一步丰富和彰显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保山模式”。

  抓社会文化示范单位建设,促社会文化繁荣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机关文化、老年文化、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等示范单位。抓免费开放示范单位创建,促免费开放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和优化提高。做好公共文化免费开放服务工作,市、县、乡、村4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全面实现了免费开放服务。

  构建平台 共享成果

  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展示、交流平台,有利于推动公共文化全面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保山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成了10个平台:校园文化与公共文化共建共用共管平台;企业文化大展台;社区文化交流平台;乡村文化交流平台;文化学术研究、交流暨文化专家咨询制度、资讯平台;国际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交流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销售交流平台;书画艺术创作、展示、销售交流平台;赏石文化展销、交流平台;图文网站内宣与外宣的平台。

  保山市还针对“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不足”,构建了3大数字文化服务、3大数字管理体系。

  建设开通了“桥头堡文化网”、“桥头堡文化微博”和“中国传媒网云南频道”,并以此为依托建成保山市数字美术馆、非遗数字博物馆和龙陵县网上博物馆。

  全面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网;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的农文网培训学校,构建数字化的文化网络培训平台;建成公共文化数字化统计管理评估体系,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既有专干 又有合力

  在公共文化建设中,保山市积极建设5支队伍,形成了既要有“专干”,又要“大家干”的文化人才业态,化解了“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干”等难题。

  健全建强一支基层文化专业队伍。市与县(区)级公共文化单位分别都增加了人员编制,并确保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分别超过70%和80%;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均超过了3人,最多的站达到了7人;每个村(社区)都配备了一名以上的财政补助的文化专干。

  建立健全一支各级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共管队伍。积极动员、聘任、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人士,广泛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服务和管理中来。

  壮大社会文化专业队伍。全部县(区)和乡(镇)都拥有民间文艺组织,构建起了一支遍及城乡的文艺服务人才队伍。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目前,已有正式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1034名。

  构建一支公共文化科研队伍。立足本土,联合各方,借助高等院校等“外力”,加大科研创新支撑力度。(庄俊华  王永刚  贾云巍  刘祥元)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杨清宗           

我要说说 】 【 打印 】 【 推荐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