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信息

保山新闻网 >> 正文区

“寻访远征军老兵”记者手记(二十三)



保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06-21 17:07:49    本网     字体:

  2012年9月24日 阴 寻访地点:隆阳城区   

  今天我们的寻访地是隆阳城区,尽管隆阳城区算是保山市五县区的中心,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但是一切都挽留不住光阴的流转消逝,目前生活在这里还健在的远征军老兵和参加过滇西抗战的老兵不超过10名。  

  你还记着电影《集结号》里的场景吗?9连47名战士一直在等却始终没有听到的集结号声,今天在远征军老兵何亮家里再次吹响了。 

 

  何亮曾是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71军28师84团的司号长,是一名来自大理弥渡的彝族老兵。据说老人以前对参战的往事绝口不提,有一次家里的小孩从学校里带回一把小号,老人不经意拿起却吹出了军号的旋律,让家人都大吃一惊。这几年,有许多志愿者来看望老人,在大家的帮助下,何爷爷曾回过弥渡老家,在寨子里打听亲人的消息,对方却正是半辈子没见过的四弟,此时此刻,还有什么比抱头痛哭更幸福的呢?  

  何爷爷非常开朗风趣,把玩着我们临时从附近小学里借来的小号,表演了许多军号里的段子。老人说:在部队里吹号都有“字音”,吃饭睡觉出操集合都有不同的曲调,比如吃饭的调子是“八个八个一桌”,收操的调子是“排长营长收操”,何爷爷风趣的表达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有的时候,我们分不清楚,在这样的寻访路上,是我们带给老兵的多,还是这些看似衰弱的老人馈赠给我们的更多。  

  家住兰花村的钱锡铭老人是看了寻访老兵的电视节目才与我们联系上的,因为没说清楚碰头地点,老人一大早先去了区委统战部等,后来又到兰花村的路口守候。  

 

        能够寻访到钱爷爷是我们的幸运,他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惊喜!经过我们摄制组和二战史专家戈叔亚老师的辨别确认,钱爷爷不但参加过远征军,而且1945年8月随部队到过蜚声海外的湖南芷江,亲眼见证了标志着日本人侵华战争结束的芷江受降仪式。  

  可惜的是,就是这位目前已经极稀有的历史见证者,前几年四处求证自己老兵的身份,却始终得不到认可。钱锡铭老人至今保留着当年参加新六军和陆军60军的完备的资料,我们实在难以想象他是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岁月中冒着极大风险把这些珍贵的资料保存下来的。当接过标志着我们对远征军老兵身份确认的纪念牌时,一直表情严肃的钱爷爷开心地笑了,老人说:“这好比是从阴天到了晴天,今天以后我就天天是晴天了。”   

  在亲眼见到杨良平之前,我们早已经从各种渠道听说过这名老兵的传奇人生。95岁高龄的杨爷爷正如我们想象的一样,白衬衫、灰西裤、拄着手杖,完全是一位极有风度的老绅士。杨爷爷的家隐匿在城区黄金地段的背静小巷里,花木森森,一派深宅大院的风范。可是,在这样的豪华场景里,我们听到的却是一段浸透了泪水的极为坎坷崎岖的悲苦人生。  

  杨良平入伍早,曾参加过“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后来又编入中国远征军71军88师投身滇西抗战。他在松山当过敢死队员,也驻守过怒江桥头,在纷飞的战火中,他一步步晋升到了上校军衔,也在身体上留下了6处伤疤。回忆起老东坡血战的异常艰难惨烈(这是第三个向我们讲述老东坡战役的老兵,另两人为陈国栋和高树华),老人好像在说着昨天才发生的事情:“团长说只留一个人守电话机,其他人由副团长带着往阵地上冲,打不下来就不要回来了。”就在这场战斗中,杨良平被打断了一条腿,送往保山野战医院医治了3个月。 

  就是因为这段国民党兵的经历,让老人经历了一生的坎坷。不管到哪里,都会被整,不管做什么,都不被允许,哪怕出家当和尚,也是被赶走,“那些年,什么冬天要穿棉衣,从来没有过”。虽然已是暮年,但是说起当年的各种辛酸事,老人还是忍不住一次次痛哭失声。   

  杨良平老人的讲述中,有一句话让所有人震撼。1942年5月5日他们随部队到达保山,也就是保山被炸的第二天,所见都是不忍目睹的惨象,老人说,“看到保山被炸的惨象,增加了我们的仇恨和勇气”。  

  今天,是我们在滇西抗战主战场——保山境内寻访的最后一天,我们寻访到的最后一位登记在册的老兵是蔡林森。 

 

  蔡林森老人来自上海虹口区,是当年的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老人当年在工厂里已经当完学徒,算是技术工人,本来应该有一个不错的生活,但是日本侵华战争打响了。老人说,看到上海租界里,印度,安南(越南),那些没有国家的人,他们做的是看门,抓人,那些低贱,危险的事,觉得当亡国奴是很耻辱的。  

  于是当时交通部到上海秘密招工的时候,年轻的蔡林森就报名来到了滇缅公路上。当时,中国没有汽油,没有工业。因此,对所有的物资,都是无比的宝贵。滇缅公路是当时的运输大动脉,整条路上,人可以换班休息,但是车不能休息,因此,修理工作是非常繁忙的。当时的口号是:一点汽油一点血,一颗螺丝一块肉。  

  滇西沦陷后,路断了。老人也暂时回到了昆明。可是征兵动员令又再次发出,“十万青年十万军”,老人说,当时的选择就是两个字,抗日。这一次,他们到了印度蓝姆伽,蔡林森还是做修理。当地蚂蝗多,老鼠多。美国人把老鼠叫做日本人,直接用卡宾枪扫。但是在盟国的支援下,蓝姆伽物资的丰富,是中国人从来没有见过的。回国的时候,长官要求,每个人,包括做饭的,都要开一张车回来。  

  1952年,保山机械厂成立,老人进厂当了一名工人并在此结识了现在的老伴,从此岁月静好,一瞬间就过去了60年。  

 

  还有老兵周杰,92岁,湖南长沙人。54军军部少校医官,曾代理中校。老人离家后再也没有回去过,在外几十年,还是一口纯正的湖南腔。老人还清楚的记得自己的老家,湖南长沙石灰嘴。没能够回老家一次,是周爷爷一辈子的遗憾,年轻时经济不允许,等条件好了,却老得再也回不去了。每一次提起湖南,老人的还依然清亮的眼睛就浮上一层泪水。 

 

  为了纪念湖南老家,老人孙辈孩子中,每个人的名字里都带个“湘”字。平时一个人在家,老人就只看湖南台,其实,他几乎完全听不见电视里在说些什么,也许,只是希望用这种方式还能和故乡有一丁点联系,从中得到一丝丝慰藉。  

  还有……   

  还有……   

  也许,还有确实不愿承认自己那段经历的老兵不为我们知晓,但是这一次的寻访,我们自认为已经比较的全面了。如果还有遗漏,那么,不仅是我们的遗憾,也是历史的遗憾。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我要说说 】 【 打印 】 【 推荐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