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信息

保山新闻网 >> 正文区

“寻访远征军老兵”记者手记(二十一)



保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06-21 17:07:14    本网     字体:

  2012年9月21日 小雨 寻访地点:隆阳区金鸡乡 板桥镇

  今天真是人品爆发了,虽然整个上午,应该是一直到下午三点吧,都在下星星点点的小雨,但是整天的活动却也是很顺利的,整天的活动集中在金鸡和板桥两乡镇。寻访到了10位参加过滇西抗战的老兵,他们有的是远征军,有的是补充兵,有的是滇军。不管他们在哪个部队,当年,都曾在与日本兵的作战中冲锋陷阵。

  老兵已老,十人当中,最年轻的也是八十五六岁了,最老的93岁。能讲能说的已经不多了,糊涂的倒已不少。但是,不管他们能说不能说,我们有幸见到他们,就已经是一种福分,因为他们,我们才能够回望到到那一段与他们同行的历史。

  但是也有几个老人精神还好得很,今年83岁的马春寿爷爷,我们到他家时他居然到板桥赶街去了,我们只好先去寻其它老兵,等找了两人回来,他才从街子上回到家。老两口都是勤快人,不但院子整洁,还种了许多花花草草,尤其惹眼的是一满架碧莹莹的洋丝瓜(佛手瓜),果实累累,把小院映衬得生机勃勃。

  还有老兵李树,我们找到他时,这个86岁的老人居然在地里干活。老人是看了我们播出的节目后知道有人在寻找老兵这回事的,他请人给区里统战部门写了信。我们就是看了这封信才找到了他。李树老人曾经因为两个儿子之间闹矛盾殃及老人,一气之下领着老伴到自家田里搭了个小窝棚,在里面住了一段时间。在他看来,孩子是不孝的。不过村干部说,经过村里调解,现在儿子已经接老人搬回家住了,不过,这个小窝棚,李爷爷还会经常去,方便看守田里的庄稼和甜柿,毕竟这点巴掌大的田地,是老两口零花钱的主要来源。

  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保山坝区的几个乡镇比如板桥金鸡是非常富庶优美的地方,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宜居指数高,没想到也有难以通达的山区村落。老兵王立昌居住的官坡王家村就是这样的地方,因为一路上不断有塌方,车行非常危险,开车的人不知,后车看前车,看到的是半个轮子悬空探出了烂泥路的边缘,可以说是心都提到嗓子眼的那种感觉。还有一段就是老兵施炳安家的路,应该是只容得下手持拖拉机进出的,窄得只装得下车轮,开着车在上面就只能求天保佑。路还十分的陡,原来还以为雨后无法上,并准备了步行三四公里的,有人还提前把这几里路所需消耗的能量都在吃饭的时候补充好了,结果还是勉强的把车开上去了,让那几个多吃一碗饭为走路准备的同事有点惨。

  在施炳安老人家里,还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采访中,老人说还保存着从前的一张照片,是当兵时候的长官的照片,这让我们喜出望外,因为我们还从未看见过老兵保存有当年的照片。在众人期待注视下,老人郑重其事地从里衣口袋播出一张卡片,仔细一看大家都啼笑皆非,这明明是一张某品牌内衣的标签,图片中一个男模特正在摆poss,也许施爷爷真的曾经有过记忆中的珍贵照片,但眼神越来越模糊的老人早已经不知什么时候遗失了它,我们没有向老人说穿,就让老人安心守护这份信念就好。

 

  家住板桥孟官的85岁老兵刘兴才应该算是遇见过的老兵中的特殊的一个。其它老兵基本是外省人来保山,战后留下入赘安家。刘老的与众不同处在于,他本是土生土长的板桥人,参的滇西抗战后已经随部队开走到四川安家,但最终因为不习惯四川的气候和生活环境,居然举家迁回保山,回到了生养他的板桥。

  一天的辛苦,换得与十位老兵的相见。实在很值。因为,老兵的时间,已经到了以小时论的时候,每晚一天,可能就会丧失一次机会。有一天,跟朋友说到健在的老兵,感慨不已,他们,犹如春日之雪,正在一种渐来渐浓的温暖里快速的消失。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加快我们的步伐,为他们录一段音,录一段像,留下一张照片。愿所有老人,能多留些时日,多看看,多感受,现在正在变好的一切。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我要说说 】 【 打印 】 【 推荐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