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信息

保山新闻网 >> 正文区

龙陵“一把手”抓农业释放正能量



保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05-28 10:05:33    本网     字体:
  季春时节,记者来到龙陵县勐糯镇海头村采访,随处可见散布在田野上的一个个种植大棚里,农民们有的在搭建种植床,有的在更换基质。村民寸德波和妻子正在换石斛种植基质,他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我家种植的1200多平方米石斛,前年收入3万多元,去年创收6万多元,真是‘致富草’。前几天,镇党委书记还为我协调了5万元小额贷款,今年再扩种2亩石斛。”这是龙陵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助农增收的一个场景。

  2008年伊始,龙陵县把石斛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个支柱产业培植。截至目前,累计投入石斛产业发展扶持资金5600多万元,带动民间资本投入5亿余元,成立了县、乡11个石斛协会和5个石斛专业合作社,以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石斛299.4万平方米,去年实现产量1200吨,产值2.5亿元。创建石斛专营公司5家,创立了“打虎坡”、“古箐宝”、“回春草”3个品牌,开发石斛枫斗、石斛胶囊、石斛酒等系列产品6个,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与浙江2户客商达成意向性协议,今年内将投资到龙陵兴建一个石斛深加工企业,提升产业贡献率。

  政府在农业转型发展之路上应该充当什么角色,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使之释放正能量?龙陵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一把手”抓产业、抓园区,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示范园区,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来实现农业转型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大大小小的农字号龙头企业成为拉动龙陵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使各种生产要素自觉步入农业生产领域,并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同时也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碧寨是龙陵县的核桃大乡,全乡核桃面积5.3万亩,人均占有3亩,挂果面积2万余亩,去年产干壳核桃600吨,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农民人均950元。麦子坪村核桃种植面积已达3700亩,人均3.2亩,去年人均售核桃收入达4000多元。村支书李再兴介绍,林改确权后,村民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高了,核桃种苗供不应求,种核桃既能“绿”,又能“富”,是个富民的好产业。    

  该县紧紧围绕“富民强县”总体目标,按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把优势生物资源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于培植,着力实施农业“422”工程,即分别培植4个上亿元产业、2个超五千万、2个千万元产业,加大了以甘蔗、茶叶、核桃、“两烟”、石斛、油茶、咖啡、畜牧等为重点的产业培植力度,全县植蔗面积已达13万亩、茶园10万亩、核桃43.2万亩、“两烟”6.5万亩、石斛299.4万平方米、油茶15.8万亩、草果5万亩、咖啡1.2万亩,畜禽存栏(笼)80多万头(只)。敞开资源市场,以优惠政策作“助推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省内外开发商(户)60多家注入资金10亿余元,发展经济作物22万余亩,重点扶持康丰、振兴、云河等10多家龙头公司和种养加工业大户参与高原特色产业开发;发展种养加工业合作社(协会)160多个,建成120多个农副产品初精加工厂(坊),建立一村一品专业村90多个,构建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协会)+农户、“庄园主”+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初步形成了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链条,吸纳20余万农民加入到产业链上,依托龙头公司和种养加工业大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了收入。去年,全县实现农业产值1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63元,比上年增长7.9%、25.2%。

  龙陵农业长期在低端徘徊,制约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特色在哪里,就在哪里凸起,短处在哪里,就要在哪里转型。该县把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统领特色农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一把手”抓产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结构调整增效益,土地流转扩规模,生态旅游活产业的发展之路。全县土地(林)流转11万亩,涌现出一大批经营土(林)地几十亩、千余亩、万余亩的大户,产生了“集束效应”,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开通了龙川江流域农耕景观文化、怒江流域三江(河)并流、邦腊掌温泉养生等精品旅游线路,发展“农家乐”100多家,年创文化旅游产值3亿余元。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姜永华           

我要说说 】 【 打印 】 【 推荐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