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信息

保山新闻网 >> 正文区

一位文化行者的担当


——记龙陵县碧寨乡文化站站长孙家贵

保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2-03-01 10:17:18    本网     字体:
  保山日报讯       每天傍晚或碧寨集日是龙陵县碧寨乡乡情展室最热闹的时候,200多平方米的展室常常被挤得水泄不通,村民们走进这方文化栖园或与原始先民对话,或感受正在消失的各种民俗,或探访古驿道的蹄花诗韵。在这群朝圣者中,总能听到一个洪亮的声音,时而讲解,时而指导年轻人使用体验农家昔日的生产生活用具。他就是碧寨乡文化站站长孙家贵。

  孙家贵1984年投身基层文化工作,在碧寨(天宁)不挪窝,一干就是28年,执著地耕耘在“一亩三分”文化芳草地上,情洒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将心智和汗水献给这方热土。

  文化站内,5000余册文史哲经、理工农医书籍,10多种报刊,分门别类陈于图书室;音像室、电子阅览室、农民网培学校、史前光化展室、碧寨奇石展室、民族民俗文化展室、灯光球场、露天舞场等室(场)姚魏争妍。附设的广播室板块节目办得有声有色,国际时事、神洲大地、尖山神韵……林林总总有8个栏目。

  这是一方微缩了的世界,是山里人的精神浴场,沟通了大山与外界的联系,使山里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就聚集文化站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由于农民的文化活动都是在节日和傍晚举行,他工作时常是“五加二”、“白加黑”。文化站只有他一个人,乡上、村里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都由他独挑大梁。“筹办演出,我负责策划,又负责导演,还要自己主持、摄像、摄影……样样都得会。”尽管如此,孙家贵一直“忙并快乐着”,惟有一件事让他犯愁,就是缺钱。由于文化站经费少,搞活动只能靠“化缘”,每有市、县相关部门领导到碧寨,他都“厚”着脸皮讨赞助,小有斩获,缓解了捉襟见肘的窘境,使各项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创作的30多个生活气息浓郁的民族歌舞、花灯小戏、小品等作品在省、市、县举办的文艺汇演中捧杯折桂,精心培育的怒江边上的“乡村音乐会”、城墙山寨农民的“小春晚”、碧寨奇石馆等成为名扬全省的乡村文化品牌,多次被评为市、县基层文化先进工作者。

  近年来,碧寨乡依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了乡情展室(民俗馆)建设工程。该馆设有史前文化展室、碧寨奇石展室、民族民俗文化展室,上架展品达600余件,其中民族民俗文化展品达217件,最早的有清朝光绪12年制的楠木制公平斗,还有大量民间生活用品及生产工具,记录了碧寨数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是该乡发展的真实记录,也是文化兴乡的好教材。展室上的石磨、杵臼、驮铃等实物,让后代知道这些被时代淘汰的生活生产用具,见证时代的发展。随着生活方式转变,延续了数百年的各种民俗活动,许多正在渐渐消失,在展室里,这些民俗、生产生活用具、历史掌故以及传统节庆活动等,都被用实物、文字、视频和图片记录下来,可以永久保留。展室成为村民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精神财富。 

  孙家贵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知道过去情况的人会越来越少。要年轻一代真正知道先辈生活的艰辛,让他们意识到现在的幸福,让他们认识到日后进入社会可能会遇到艰难曲折,应该把历史的真相全面地展现在他们面前,让子孙后代都知道碧寨的由来和发展变迁。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真实的历史记录下来,保存下来。”他以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文化自觉,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民间民俗用品的收集中。他的足迹踏遍了碧寨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与汉族老倌火塘边侃民俗,和傈僳老奶织机旁话机杼,与彝族“马锅头”马厩旁拉家常,不辞辛苦收集资料和实物,做了大量发掘、考证、校验、梳理等工作,先后走访了300位知情人,记录了3万多字的资料,拍摄了170多幅图片和视频,收集了200余件实物,丰富了展存。

  孙家贵坦言:“我收集的这些民俗展品大部分都没有付线,都是群众自觉捐赠的,凭的是真诚。我每到一户征集对象家都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民俗展品的意义,让他们自觉捐献,对生活困难的捐献户或文物价值较高的用品付给适当的征集费,有时为征集一件稀少的展品得跑好几次,我都无怨无悔。”坡头村坪子寨有3盘遗弃的水磨,孙家贵多次到寨里与干部群众商量无偿收集了这3盘水磨,花了950元搬运费把水磨运到文化站陈列。天宁村70多岁的农民李家安家里有10多件竹饭盒、马灯、驮铃、牛柯楞等生产生活用品,孙家贵3次到老李家征集,真诚感动了老李,他不要一分钱将藏品捐给了文化站。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姜永华           

我要说说 】 【 打印 】 【 推荐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