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施甸县 施甸新闻

    施甸县“协商在基层”谱写基层治理新乐章

    2021-10-09 11:32 保山日报

     

    施甸县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治理为重点,以群众自治为根本,聚智聚力,积极推进“协商在基层”试点工作,找到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因素,破解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和谐密码。

    协商治理相融,优化“新路径”。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为重点,以搭建“协商在基层”议事平台为载体,积极探索推动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深入互融的新路径,制定《施甸县政协“协商在基层”试点工作方案》《施甸县政协“协商在基层”试点工作规则》等制度,按照“定方案明方向、定试点推工作、定制度作保障”的“三定”工作思路,以“7+2+N”试点工作布局,坚持先行先试、点面结合原则,在全县范围内确定7个试点乡镇,每个乡镇明确2个试点村(社区),每个村(社区)设定N个协商议事点,形成点面开花、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推动政协委员履职下沉,畅通群众参与基层协商渠道,延伸工作“手臂”。

    协商平台相融,共治“多元化”。依托现有综治中心,搭建“协商在基层”常态化协商议事平台,成立乡(镇)政协委员工作室7个,成立“政协委员之家”“委员服务联络处”“委员活动小组”“委员工作室”21个,基层协商力量进一步加强,政协委员“百姓老娘舅”、人民群众“连心桥”的作用充分发挥。仁和镇依托联防联调中心,以协商为契机,成立镇村矛盾纠纷联动联调机制中心,召集镇平安建设中心干部、调解员、村干部和矛盾纠纷当事人开展协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问题不激化的目标,探索打造仁和镇“微协商”品牌。

    协商主体相融,打造“智慧库”。将政协委员、基层党政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各界群众代表和利益相关方资源整合到“协商在基层”工作中,建立了县级“专家库”、乡镇“人才库”、村(社区)“能人库”,为“协商在基层”提供智慧参考。针对议题类型、范围、复杂程度,从“专家库”“人才库”“能人库”中抽取相关人员参与协商,做到现场咨询有回应、政策疑问有解答,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老麦乡茨桶村以“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为协商议题组织召开基层协调会议,形成老麦乡茨桶村道路管护及垃圾储运烧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推进茨桶村民主法治、乡风文明建设。

    协商议事相融,形成“公约数”。突出群众主体地位,以切口小、关联广及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的内容为协商议题,进一步破解城乡社会治理难题。选题集民意,做到题由民出。采取党委交题、委员荐题、政协选题、多方征题四种方式,聚焦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城乡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初步选题,经县政协主席会审定后确定最终协商议题。协商汇众智,做到事由民议。以委员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前期调研,做到无调研不协商。由熟悉当地情况、有影响力、与协商各方无利益关联的委员为“中立性”主持人,牵头组织调研的委员为第一发言人,其他协商主体为自由发言人,按照指出问题、提出意见、互动协商等步骤进行充分协商,既广泛宣传政策,又有效消除分歧、汇集众智,确保整个过程由群众参与,实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事情人人关心的良好效果。协商凝共识,做到策由民定。在协商议事会议中,坚持平等协商原则,积极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有度、合法有序的协商氛围。以集体表决的方式,找到不同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协商成果。

    协商效果相融,共享“成果花”。通过引导城乡居民参与协商共治,依法表达意见,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管,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抓好结果转化有效,对受党委政府委托的协商事项,协商结果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对协商过程中持不同意见的群众,协商组织者及时解答释疑引导。通过协商,集镇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管理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形成制度8个,达成共识120条,均被党委政府吸纳落实;积极推进姚关集镇五网入地工程建设、摆榔乡金布朗风情小镇集镇客厅续建、摆榔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3个项目落地。抓好试点落地有效,坚持问题导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2021年,共组织县级政协委员40人,小组长、村民代表、村贤能人455人参与各区域社会治理协商议事活动中,因地制宜,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讲活“本地话”,杜绝“小马拉大车”情况发生。老麦乡太和社区选定“太和社区集镇管理制度(试行)”,住宅管理、公共设施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绿化管理、经费管理5个方面的23条共识,受到了所辖群众的欢迎和认可,真正做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

    张丙海 杨娇娇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