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新闻中心 保山要闻

    把“山珍”推出大山的人

    2021-08-30 16:15 保山日报  李安成

     

    段兴恩带领的龙陵县富民石斛专业合作社获“全国百强专业合作社”称号

     

    发展石斛产业一心助民增收的段兴恩

     

    段兴恩向外地客商介绍龙陵石斛 

     

    段兴恩在进行枫斗加工 

    ●为了全身心发展石斛产业,为民致富增收,他毅然决然告别城里那份稳定的工作,重回山乡,立志把山中“珍品”带出大山。他就是曾任龙陵县体委副主任,现任龙陵县富民石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龙陵县兴龙石斛专业联合社理事长,龙陵县益民培训学校校长的段兴恩。他说,石斛全身都是宝,花美艳,茎可食,皆养生,我就想做一根石斛,一生为山野做“嫁妆”,让“山珍”受益于人,这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今年61岁的段兴恩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他原本是龙陵县河头乡大山里的孩子,1981年7月,段兴恩依靠读书走出了大山,走进了镇安中学,成为一名朝九晚五的体育教师。

    在教书育人的23年中,段兴恩凭借所学专长,认真选拔人才,想方设法艰苦训练。没有训练器材就自己制造,没有训练场地就利用公路、操场,充分运用休息时间,努力培育体育人才。先后培养出了龙陵县第一个体育专业本科生赵香美,培训输送国家射击运动员李云艳,国家队竞走教练陈保文,奥运冠军陈定等11名国家级体育人才。

    陈保文曾对他的侄子,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冠军陈定说:“你回到家乡,首先要看望的就是段老师,他成就了我,而我又奠定了你的基础,你的冠军是三代人的梦想,成功的链条一个环节都不可缺。”

    当年,段兴恩也由此获得了“云南优秀体育教师”“全国农村优秀体育教师”的荣誉称号。

    辞职务农,把石斛推出大山

    龙陵被称为“滇西雨屏”,森林覆盖率70%,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石斛生长创造了“天然居室”。在云南现有的46种石斛品种中龙陵就有42种,石斛分布最广、质量最好、价值最高。被称为人间仙草的石斛,更被誉为“药中黄金”。

    那些年,段兴恩为龙陵人“守着黄金饿着肚子”的现状惋惜,他知道山区农民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因素,仍然转不出贫困的圈圈,他想依靠石斛改变山区贫困面貌,凭山中资源致富。当时龙陵已开始人工种植石斛了,他敏锐地看到了石斛产业发展的要害问题:品种良莠不齐,种植方法主要是自然放养,种苗价格高昂,贫困农民承担不起,财力不足,想种而望洋兴叹。

    2004年,43岁的段兴恩在事业干得风生水起时突然转身——辞去教师职务,回到山乡种植石斛,这种逆向思维让知道他的人无不感到意外。

    他弃职还农,打的首仗就是创建“龙陵县天然石斛种植示范基地”,他要摸索出价位低、易推广的石斛种植模式,从而推进集约化种植。他贷款投资140万元,25亩石斛种植示范基地以及育苗大棚一字铺开,试种、育苗有序开展。他进深山采集石斛种植资源进行遴选保护,进城访问专家学者,探索寻找石斛栽培技术,改进、完善、创新。推出了“活树仿野生栽培”“独横木栽培”“树皮基质平墒栽培”“木槽栽培”等多种栽培模式。

    育苗实验成功完成了“石斛鲜条温室催芽繁殖法”无性育种技术,将经选择处理过的石斛鲜条放入温室,高温催芽,低温育苗,使发芽率显著提高,成本低,易操作,种苗价格大幅下降,农民如获至宝,“疯抢”种植,石斛种植得到全面铺开,迅速发展。

    截至2020年底,龙陵石斛净栽培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从业农户达1.2万户4.8万人,鲜条产量4000吨,农业产值5.6亿元,比三年前增长60%。

    建校培训,枫斗增收天地宽

    石斛经人工搓制加工的产品被称为枫斗,枫斗能延长储存期,不变质,提高了抗市场风险能力,价格稳定。加之枫斗由石斛鲜条在一定温度下加工扭捏成螺旋形的干品,这一过程,石斛细胞组织部分破裂,能最大限度地释放石斛多糖和石斛碱,容易被人体吸收,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抗疲劳、抗衰老功效,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所以,石斛枫斗成为人们喜爱的高档保健品,中药界有“北有人参,南有枫斗”之说,价格提升,群众把枫斗加工技能当成谋生的手段。

    2011年,富民石斛专业合作社与龙陵县农广校合作培训枫斗加工人员,但规模小、人员少,不能满足加工需求,越来越多的斛农盼望掌握枫斗加工技能。于是,合作社于2014年投资188万元,创办“龙陵县益民职业培训学校”,让枫斗制作培训项目的硬件落到实地。

    建校之初,段兴恩立下“校规”——哪里有石斛种植,哪里就办石斛加工培训;哪里有特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哪里就有技能培训;哪里有移民搬迁点,培训课堂就设在哪里。学员到校培训有困难,就把培训班办到村寨,办到田间地头。

    此校是全国第一家石斛加工、抛光、分级培训课堂。段兴恩发挥老本行如鱼得水,没有教材自己编,没有师资自己培养,真正做石斛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段兴恩还先后撰写农民培训教材《石斛栽培与加工技术》五套,参与编写《龙陵紫皮石斛》,参加起草“龙陵紫皮石斛云南省地方标准”。段兴恩被聘为评审专家,主持全国首次石斛枫斗加工技能竞赛,任龙陵县石斛枫斗加工、抛光分级专家组组长,为国库技能考试命题3套。

    截至2018年,学校共培训学员5万多人次;有815人通过石斛加工、抛光、分级考试,获得由人社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成为国家级技术人才,其中:特级师傅48人、一级师傅160人、二级师傅243人、三级师傅364人。仅2017年,就在全县10个乡(镇)120个村(社区)举办技能培训227班,参加学员16706人。解决了龙陵县近3万人就地就业,为全县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助推小康,产业发展人兴旺

    石斛产业这种劳动密集型经济,人员需求量大,家家可做,因此被贫困山区群众称作“致富工程”。无论是石斛种植还是枫斗加工,都是细致轻巧的活,技术含量属指尖技艺,主要依靠妇女。随着扶贫搬迁的移民点增多,人们远离土地,这种老幼妇孺皆可的“闲活”,大大提高了闲人闲时的家庭经济收入。

    段兴恩把培训对象重点放在山区妇女身上,提高妇女本领,特别是建档立卡户妇女。让她们先天灵巧的双手与后天培训相组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半边天”勤劳坚韧的潜力,实现脱贫致富路上“一户也不掉队,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段兴恩还面向残疾人,让枫斗加工技艺给他们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他叮嘱残疾人朋友:“身残志坚有技能,人生一样放光彩。”

    随着龙陵石斛加工技艺的提高,龙陵成了“石斛交易中心”“人才交易中心”。更多的农村妇女走出去培训,“花木兰”组织成的“专业队”出师传授技术,有时是近百人的“大部队”,有时是几人的“突击组”,长则年余,短则三两月,回时一个个腰鼓脸笑,实至名归。为此,段兴恩富民石斛专业合作社助推山区妇女脱贫致富的方法受到了全国妇联和省妇联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尹兆场是个特困村,全村13个社644户2646人加工石斛枫斗达1060人,适龄妇女人人会加工枫斗,户均收入超过1万元,而之前不足2000元,直翻了两番。芒麦特少民族阿昌族寨子,家家户户种石斛,都会枫斗加工,人人能靠石斛赚钱,全寨子848人,一年石斛收入590万元,人均达6957元。“培训一人,教会一家,带动一片”“培训一户,脱贫一户,带动全寨致富”的佳话个个寨子都有自己的“富民版本”。 

    灿烂星空照耀出春华秋实。段兴恩带领的富民合作社,在助民脱贫奔小康进程中因成果丰硕,连续多年获得了“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农业部加工示范社”“全国首批有机栽培示范企业”“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云南省龙头企业”“云南省示范专业合作社”“云南省政府‘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先进单位”“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荣誉称号。

    如今,段兴恩本已到颐养天年的人了。可是,他对发展石斛产业的热情从未停歇,依然和员工们一样坚持每天上班下班。他说:“我忙成习惯了,闲不住。发展石斛产业是我坚持了几十年的事业,有人向我请教石斛我就高兴,听到谁的石斛丰产丰收我也高兴。看到现今龙陵石斛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心里很踏实。”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