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焦点专题 保山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活 文学作品

    杨梅山的变迁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邵宗智

    2021-06-20 10:58 傅华平 字相禹

    干群关系恶劣、党组织软弱涣散、远近闻名的上访村……5年前的龙陵县龙山镇杨梅山村以“后进”出名。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临危受命的邵宗智带着“难题本”上任。5年间,随着难题一一破解,杨梅山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邵宗智也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蜕变的背后,是一个个迎难而上的解题故事。

    百日击退拦路虎,新官交出首份答卷

    3月初的杨梅山村民委员会小院里,杨梅树枝繁叶茂,似乎在昭示着这个曾经后进的村庄昂首向前的精气神。

    村委会会议室里,龙陵县龙山镇杨梅山村党总支书记邵宗智正与几位村干部议事。两年了,腿伤后遗症依然影响着他的行走,所幸没有影响他干练利落的行事风格。

    2016年,龙陵县出台政策,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31岁的邵宗智响应号召,从龙陵县委办来到杨梅山村。

    干群关系恶劣、党组织软弱涣散、远近闻名的上访村……入村前,邵宗智将这些写在了“难题本”上。

    2017年1月,走马上任的邵宗智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是放马场安置点工程。因群众工作无法推进,一年来,安置点工程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停滞的工程又加深了干群之间的嫌隙。而此时,离项目验收只有不到4个月时间。

    时间就是效益。邵宗智一面迅速安排推进三通一平工作;一面进村入户,了解群众思想症结。

    “一遍、两遍、三遍。常常半夜三更还在村民家中。”杨梅山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安林说。

    针对走访中了解到的群众担心建房资金兑付不到位的问题,邵宗智找来中央、省、市、县、乡的文件,让村组干部带着文件入户,逐户讲解惠民政策;成立易地搬迁临时党支部,由党员带头推进项目建设;成立联建委员会,负责工程安全、质量及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公选出建房排长,及时掌握群众建房中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动态……一连串的精准措施,让停滞一年的安置点工程动了起来。

    “为了协助群众建房,邵书记常常骑上摩托到城里帮群众购置建房所需的材料,钉子、管子、接头、电线都没少买过。人工不足时,还亲自跳到塘子里帮群众打捞浸泡的木料。”王安林说。

    入职不到两个月的邵宗智如一面旗帜,带动村组干部和群众投身安居工程。齐心协力战贫困的场面第一次在杨梅山上演。

    4月30日,安置点48间木架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并顺利通过了村、镇、县、市、省、国家的层层严格验收。历时百日,邵宗智交出了赴任杨梅山的第一份完美答卷。时至今日,“杨梅山速度”仍被视为龙陵县易地搬迁的标杆。

    何家寨5组、秧草6组的村民们雨季再也不用住帐篷躲避泥石流隐患。搬进新居的杨美凤感叹着今非昔比的好日子:“有3年多时间,雨季都是在帐篷里度过的。可怜90岁的老母亲在世时也要跟我们一起住帐篷。现在,再也不用遭那种罪了。孩子们不用担心家庭安全,都放心务工去了。”幸福与安稳写在她的脸上。

     

    五载“憋屈”一朝散,杨梅山打通致富路

    春雨滋润过的杨梅山处处散发着盎然生机。绿油油的茴香已长到一人多高;椿头刚刚冒出新芽;刷把菜正等着人去采摘……

    杨梅山拥有气候、土壤、地理优势和蔬菜种植传统,村里的茴香根、青菜远近闻名。可是,5年前的杨梅山,却是揣着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崎岖的山道硬生生把杨梅山人挡在了致富门外。

    因不通车路,村民杨正洲的妻子凌晨4点起床,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将50多斤菜送到早市。

    不能让村民守着金饭碗要饭吃。邵宗智开始谋划村组道路、入户路和环村路建设。自此,晚饭后,村民们常看到邵宗智在山道间转悠,查看山势、研究地形,一转就是几小时。

    2018年5月,道路建设项目终于落户杨梅山村。

    这一次,再不能错过!这是杨梅山人的心声,也是邵宗智立下的誓言。

    2013年,杨梅山曾有过修路的项目,但因土地协调纠纷,群众工作不到位,项目最终被调整到河头村。这次机遇的丧失让杨梅山人颜面尽失,也为外界所诟病。

    为确保项目建设,邵宗智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全身投入项目协调指挥;与村“两委”预判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应对;成立理事会,加强对道路建设的组织保障……

    如今已是杨梅山第一书记的郭辉说起修路的事就打开了话匣子。2018年5月,龙陵县政协派驻杨梅山的扶贫队员郭辉入村还不到两个月就住进了麦子地。把郭辉安排到项目建设一线,邵宗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项目再不能出差错。辉哥在过信访局,有15年的司法调解经验和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有他在,最把稳。”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此次道路建设,虽然群众已不再有抵触情绪,但项目实施中的矛盾纠纷依然不少。二三十起纠纷因工作队驻村值守,及时协调,没有影响工程进度。

    说起当时勇挑重担的原因,郭辉表示,是因为邵宗智一心为民的精神感染了自己。“看他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为村民服务,我也很受鼓舞。既然他那么信任我,我也要全力配合工作。”最终,该项目在全县同批项目中最早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赢得各方赞誉。杨梅山人一扫 5年“憋屈”,真正“杨梅吐气”了一把。

    20多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让杨梅山人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使杨梅山“龙陵菜篮子”的称号不再是虚名。

    如今,杨正洲的妻子6点多起床,用三轮车载着两三百斤菜进城赶早市只需10多分钟。杨正洲笑呵呵地对记者说:“进城路就是致富路啊!”

    一腔热忱融坚冰,干群同心奏响和谐曲

    宜居的新生活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带来的好处。“以前,在村干部眼里,群众都是刁民;在群众眼里,村干部只会动嘴。邵书记带领大家啃下安置点的硬骨头后,这样的想法逐渐淡化了;随着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解决,随着道路建设工程的推进,群众与村干部的心更近了。”杨梅山村监委会主任章素芳说。

    对于一腔热忱的邵宗智,乡亲们曾有过抵触与不信任。“现在,村里好多人都叫他‘老邵’。姓氏前加上‘老’字,是能力的体现,也是威望的体现。”郭辉笑言,这是杨梅山人对邵宗智的“尊称”。

    曾置疑过邵宗智能力的饶忠理现在满嘴“甜言蜜语”。“感激的话,几天也说不完啊!我不只代表自己还代表我的家人。”饶忠理笑呵呵地说。修路时,饶忠理曾因占到自家土地有过情绪,而今,办起了加工厂的他可以把车子开进院场,致富路带来的便捷让他喜不自禁。

    班子、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为杨梅山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干事创业的氛围逐渐形成。群众思想积极、工作配合度增强;村组干部分片包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殡葬改革、人畜饮水保障、厕所革命、四好公路等工作顺利推进。

    “2020年底,杨梅山被确定为龙陵县‘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示范点。在为期两周时间里,村民们无偿提供了1400多个劳力,对近10公里的村组道路进行管护。开展护坡、清除塌方、铲草、培土、绿化、清洁等工作。最终,顺利通过省级‘四好农村公路’验收。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那么短的时间内是无法通过验收的。”龙陵县路政大队驻杨梅山村工作队队长冯祖光说。

    “再难的事只要心齐了就能做成。”5年间,邵宗智一次次带领曾经“涣散的组织”和“对着干”的村民验证着“人心齐泰山移”,赢得了龙陵县脱贫攻坚基层党建红旗村、全市脱贫攻坚基层党建先进村等诸多荣誉。

    涣散组织迎新生,好车头蓄力乡村振兴

    2月25日,邵宗智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的喜悦让整个杨梅山村沸腾,但担忧的情绪也开始在村里漫延,“邵书记是不是要离开杨梅山了?”“邵书记走了,杨梅山怎么办?”“杨梅山才刚刚起步,邵书记不能走啊!”“如果真要调走邵书记,那我们就联名‘请愿’。”

    其实,村民们对杨梅山未来发展的担忧,邵宗智早已写进“难题本”:“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保障杨梅山未来发展。”

    18岁就进入村委会的王安林今年38岁。邵宗智到任前的15年里,王安林觉得村干部的工作“着些塌些”就可以。邵宗智的到来,打破了王安林的工作节奏。“以前入户,群众有意见,说难听话,我们就放弃了。邵书记来后,直面问题成了唯一出路。”被批评、有情绪、有想法的情况都有过,但王安林明白“不像这样抓,就没有今天的杨梅山。”

    作为基层女干部,章素芳最初的想法是:“怕不消那么严。”现在看来,正是“严”字当头让杨梅山干部队伍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只说不做到件件落实;从各自为政到团结协作;从推诿扯皮到积极主动;从相互比懒到相互比好;从软弱涣散到市县镇先进。在刮骨疗伤式的自我革命中,杨梅山村党组织发生了蜕变式地成长。

    下一步,我们要把年轻、有文化的人才吸纳进村“两委”;动员在外务工的年轻党员回乡创业;更好地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能人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蓄积力量。

    早把自己当成杨梅山人的邵宗智,一心想的就是为杨梅山发展解难题,却把家庭的难题留给了亲人。

    谈到对家庭的亏欠,邵宗智放慢了语速。“是家人的全力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对于邵宗智的工作,家里一直无条件支持。唯一一次动摇是在邵宗智腿骨摔断后,家人因心疼邵宗智免不了有些情绪。可是,当看到医院走廊上前来探视的村民和那些沾满泥土的山货时,家人再没过一句怨言。村民沉甸甸的爱让他们感受到了邵宗智于杨梅山的意义。

    对邵宗智入户走访时摔断腿的事,村民私下里都会叹息:“那么年轻,就为了杨梅山落下一身病。”心怀感恩的杨梅山人于是会在邵宗智上山下坡时递上一根简易拐棍;会在他入户走访时端来高凳子;会在他不方便时搭一把手……

    亲人的无条件支持,村民的贴心关爱,就是邵宗智最大的动力,哪怕他因此留下了终身难愈的伤痛。“这就是我与杨梅山的缘分吧,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叫‘命运共同体’呢。”乐观豁达的邵宗智笑着说。

    只要有发展,就一定有难题。未来,我们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成立劳务合作社,实现群众就近务工;继续抓好种植和养殖两项产业,把“龙陵菜篮子”工程做精做好;壮大集体经济……透过邵宗智的“难题本”,我们看到的不是难题,而是杨梅山美好的未来。(傅华平 字相禹)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赵晓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