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龙陵县 龙陵新闻

    果蔬夫妇梦圆“绿色产业”

    2020-08-17 10:59 保山日报 雷 华

    仲夏时节,正是芒果丰收之时。在龙陵县碧寨乡梨树坪社区的一片芒果园里,记者见到了一对年过四十的中年夫妻正在为芒果去袋,夫妻俩不时说着开心的话儿,说到高兴处,扬起一串串笑声,几位正在摘芒果的小工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看得出来,这是一对幸福的夫妻搭档。

    1996年,作为初中同班同学的陈金国和徐满芬喜结连理,婚后过上了夫唱妇随的小日子。当地自然条件较好,农作物以甘蔗、香料烟、玉米为主,只要勤耕苦作,盘个吃穿是张飞吃白豆芽——小菜一盘。生性不安分的陈金国并不满足于吃穿不愁的小日子,不断寻觅着一条既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能发家致富的路子。看到不少同学考了汽车驾照跑运输发了家,他心动了,在妻子支持下他也考了汽车驾照筹资买了一辆旧卡车干起了货运,既当老板又当驾驶员,风里来,雨里去,奔波在千里运输线上。为了争时间赶路,驾驶室常常放着干粮和饮用水,饿了就啃干粮,很少在饭店用餐,饥一顿、饱一顿;困了停车在驾驶室里睡一会儿,虽然苦一点累一点,心里特愉快,看到了自身价值。几年风雨兼程,几年辛劳奔波,夫妇俩淘到了“第一桶金”。 

    2014年初,陈金国夫妇抓住热带水果蔬菜市场持续升温的商机,投资租赁土地50余亩发展果蔬产业:种植白象牙、小澳、金黄芒等优质芒果7个品种30亩,种植无筋豆、小筋豆20亩,芒果4年挂果,无筋豆、小筋豆当年投产,构建起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优势互补的产业链。

    把种植园交给妻子打理后,陈金国继续跑运输,大部分业务是长途货运几天不拢家是常事。担任着老寨子村民小组长的徐满芬是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打得了流氓”做事风风火火的“女汉子”,不但管理村寨事务有一套,治家也有方。她家是多年的“最美家庭”和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徐满芬多次被社区评为“好儿媳”。

    徐满芬既要处理村民小组的事务,又要照顾年过七十的母亲和两个上中、小学的儿子,还要管理50余亩种植园,整天忙得脚不拢宅。刚种下地的芒果苗,不时被人盗走,那是嫁接过的优质苗12块钱一棵呢。“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咱就扎紧篱笆防‘野兽’,不能眼睁睁看着果园被糟蹋了。”徐满芬说。安顿好母亲和两个儿子,徐满芬晚上就到距家3公里的果园值守,有人建言,让她家花钱雇人守园,她说,创业时期要卡紧支出“罐子口”,能省一分钱就省一分钱,自己能干的活就尽量不找人代劳。

    对妻子,陈金国由衷地夸赞:“别看满芬说话大大咧咧办事咋咋呼呼的,给人的印象是个粗线条的女人。其实她心眼好人实在肯帮助别人,邻里乡亲有困难找到她都会出手相帮,在群众中威信高,当了多年的村民小组长。对我也挺温柔体贴的,跑长途回到家嘘寒问暖,好吃好喝侍候,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为我按摩解乏,这样的妻子打着灯笼也难找,唯一对她不满的就是不让我喝酒。当然,对驾驶员而言,这个关把得好。在咱家我心甘情愿当‘二把手’,让满芬做‘一把手’,每天坚持早请示晚汇报哩。”陈金国满满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徐满芬十分重视学习水果蔬菜种植管理技术,为了让“叶子”变成“票子”,她买来了《芒果种植技术指南》《豆类种植与管理》等10多种书刊,并参加了省农函大果蔬种植专业班学习和县、乡举办的相关培训班,白天种果蔬,晚上苦读书。遇到难题时,她就向县乡农林业技术员和“土专家”请教,还通过互联网“空中课堂”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了解市场行情。通过认真摸索和学习,徐满芬逐步掌握了芒果和无筋豆种植管理技术,成为附近村寨小有名气的果蔬种植技术“大咖”,无筋豆亩均单产连拔社区头筹,芒果长势茂盛,生长着丰收的希望。

    她还把自家种植园当作开放式教学基地,敞开园门欢迎乡亲到园里学习参观芒果、无筋豆种管技术,坚持来者不拒,悉心传授技术,建立了微信群,通过“手机课堂”传技授艺,带动100多户群众种植芒果、无筋豆、小筋豆增加了收入。村民余长才在徐满芬指导下种植芒果5亩、无筋豆3亩,芒果产地价每公斤5至6元、无筋豆每公斤10至11元,去年实现收入4.6万多元,摘去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2018年以来,徐满芬家的芒果陆续投产,为了夺取更大市场份额,做大家庭经济“增值版”,采取坐商行商齐步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方式,拓宽增收路子。徐满芬当坐商,在管理好种植园的同时,收购当地村民种植的芒果、香蕉、无筋豆、西红柿、甜脆玉米等销往县外市场,让陈金国把大卡车卖了又买了两张小卡车,父子两一人驾驶一辆把时鲜果蔬贩运到保山、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等地出售,每年贩运几百吨,钞票赚得潇洒。另外一辆轿车跑业务,一辆皮卡车为生产服务。

    随着大面积的芒果进入盛果期,被誉为“天然温室”的碧寨坝每年都生产几千吨果蔬,这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不少流通企业和长途贩运户都来分一匙羹。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夫妻俩达成共识: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电商+农户”的模式,与果蔬种植户结为利益共同体“抱团”闯市场。牵头成立了龙陵县杰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户72户,以优惠价格为社员户提高良种、配方肥、种管技术等配套服务,产品由合作社随行就市收购,从销售利润中适当返利给社员户,巩固了根据地。今年到6月末,合作社共销售芒果30余吨,无筋豆、小筋豆2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2015万余元。 

    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这对果蔬夫妇梦圆“绿色产业”。他们并没有沉浸在既往的荣光行吟咏叹,而是以一种登高望远的从容心态书写未来发展宏图:投资25万元在碧寨滨江小镇购买了240平方米土地,建一个集冷库、电商平台、交易点为一体的果蔬中转站,为当地农特产品走向大市场提供便捷通道。

    目前,工程已破土动工。面对不少乡亲要求加入合作社的愿望,夫妻俩打算年内将社员发展到150户,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奔小康。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