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新闻中心 热点聚焦

    保山:建设“菜园子” 丰富“菜篮子” 鼓起“钱袋子”

    2020-06-17 10:57 保山日报

    6月,潞江坝热浪翻滚,大大小小的蔬菜种植基地更是热火朝天。隆阳区潞江镇登高村村民赵玉兰在地里忙得不亦乐乎,她告诉记者:“从春节到现在,一家人一直在自家的菜地里忙活,扁豆还没采摘完,无筋豆就等着上架;眼下,辣椒已成熟,番茄又等着打理。不过,各种蔬菜的价格还算可以,早冬蔬菜价格比去年还高,再忙心里也热乎……”

    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冯洪泽介绍,蔬菜已成为全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农业和农村经济见效快、成效好的亮点产业。到去年底,全市蔬菜累计播种面积67.52万亩,比上一年同期增加播种面积2.39万亩,增幅3.7%;产量95.6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4.82万吨,增幅5.3%。蔬菜产品除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外,还销往西南、西北、华南、华中、华北等多个大中城市。蔬菜产业已成为保山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经济产业,也是农民增收就业的重要保障。

    优化区域布局,建设“菜园子”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保障蔬菜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冬季不冷、夏季不热、秋季雨量充沛”的自然气候优势和立体气候突出的特点,大力发展冬早蔬菜、大棚蔬菜、“两青”豆类和山葵等独具特色优势的菜类、菜种。积极培育以怒江河谷和枯柯河谷为代表的冬早蔬菜,以温暖区保山坝为代表的大棚蔬菜,以怒江河谷两岸温热区为代表的“两青”豆类。全市蔬菜产业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形成了栽培品种互补、上市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

    按照“产业发展促营销,企业发展带产业”的思路,积极培植蔬菜龙头企业和各类蔬菜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积极鼓励支持合作社与农户、企业与基地、家庭农场、市场与种植相配套的生产模式。目前,全市培育蔬菜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有一定规模的蔬菜企业27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233家。新型蔬菜经营主体通过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对引导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快产业发展,丰富“菜篮子”

    蔬菜作为我市一项优势特色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的传统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粗放式小打小闹生产,到今天成为我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西菜东调基地,保山蔬菜产业发展历经了3次跨越发展:1990年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仅1.5万亩左右,且多以露地蔬菜种植为主;1990年到2000年,全市以充分利用低热河谷地区冬春气温较高、无霜冻、日照充足等自然优势,发展冬早蔬菜,让隆阳潞江坝、昌宁的湾甸和柯街、施甸旧城、龙陵勐糯等地的蔬菜种植走上革新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根据设施大棚的迅速发展,全市在保山坝区掀起了蔬菜错季节栽培的技术革命,蔬菜种植由季节性露地栽培向设施栽培发展,由片面追求数量向质量转变。

    历经30年的发展,保山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一直在逐年扩大。到去年底,全市蔬菜累计播种面积达67.52万亩,产量95.67万吨,实现综合产值41.99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31.15万亩,同比增加0.9万亩,增长3.0%;收获产量41.73万吨,增产1.01万吨,同比增长2.5%。同时,蔬菜品种不断丰富,各县(市、区)特色优势蔬菜具有名、特、优、新特点。全市蔬菜品种主要有辣椒、黄瓜、番茄、茄子、四季豆、无筋豆、青豌豆、青蚕豆、叶菜类、莲藕、根生菜等,其中:隆阳区坝区、昌宁柯街镇以大棚青椒、叶类菜、番茄、四季豆为主,施甸县以青豌豆、青蚕豆为主,腾冲市以本地特色蔬菜及鲜食豆类为主,龙陵县以种植鲜食豌豆、无筋豆为主,较好地填补了国内蔬菜供应淡季的需求,丰富了成都、西安、广州、武汉、北京、上海等数十个大中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下转二版]

    为提高我市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国内广大消费者买的安心、吃的放心,全市按照加强质量安全建设的要求,大力开展标准化规范技术规程的制定和推广,积极推进“三品”基地申报和认证。目前,全市累计整体认定无公害蔬菜产地28万亩,8家企业被认定为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产品20余个;注册了“登高”“三甸源”“高原明翠”等蔬菜商标,腾冲市晓红食品加工厂的“栗树园”牌腌腊菜被认定为云南省名牌农产品。2019年1月21日,随着“一座保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上海发布,保山蔬菜产品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部分蔬菜产品作为固定商品进入全国知名连锁超市、出口港澳地区。

    挖掘产业优势,鼓起“钱袋子”

    我市蔬菜产业虽然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对标我市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全市蔬菜产业仍然存在现代设施蔬菜发展偏慢、产业化经营程度还不高、物流基础设施能力还不足、保山蔬菜品牌还不够响、防范市场风险措施还不够多等短板。

    冯洪泽介绍,为进一步彰显蔬菜产就业增收的保障作用,我市将深度挖掘不同区域蔬菜产业优势,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发挥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扶持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示范带动农户(贫困户)”模式,推动全市蔬菜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下一步,全市蔬菜发展区域将重点布局在隆阳、施甸、昌宁3个县(区),辐射龙陵、腾冲2个县(市)。聚焦两青、辣椒、黄瓜、西红柿、茄子、无筋豆、四季豆等独具优势的冬早蔬菜,葱蒜、瓜果、水生蔬菜、人工食用菌等品种优质的常季蔬菜,野生蔬菜、野生食用菌、薯芋等具有明显地域的特色蔬菜,重点建设10万亩优质商品蔬菜产业发展核心区、33.6万亩冬早蔬菜产业带、18万亩常季蔬菜产业带、15.7万亩夏秋特色蔬菜产业带。

    全市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决心,力争到2023年将保山蔬菜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实现生态效应、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竞争力“三”提升。届时,全市种植蔬菜面积将达77.3万亩,有望建成隆阳、昌宁、施甸3个省级蔬菜示范基地县(区),建成蔬菜重点乡镇25个、蔬菜专业村50个以上,扶持培育龙头企业20家、专业生产合作社50个、家庭农场和蔬菜种植大户100户,蔬菜综合实现产值达69亿元以上,带动10万名菜农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带动3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

      本报记者 辛 文 通讯员 明 山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