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隆阳区 隆阳新闻

    西邑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收获真金白银

    2020-03-18 16:53 王斌行 莫燕红 杨海霞

    本网讯 隆阳区西邑乡原来是省级贫困乡镇,原来多是等着上级部门“真金白银”来扶贫。到2020年,西邑乡的产业脱贫能力已经大大增强,农民已经更多地通过自家的这块土地收获“真金白银”。

    在抗击疫情复产复工的特殊时期,西邑乡党委政府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恢复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两推进”,团结奋进的劳动场面处处都是,增收的故事说也说不完、好日子一个接着一个。

    魅力桑田1

    土地流转带来好日子。西邑乡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转包、租赁、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并强化科技、信息、收购、加工等服务,大力推动现代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从分散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促进了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正在大白菜基地忙碌的付永华说:“我家有5亩地,每年流转出去的土地有5500元固定收益;我还可以在土地上务工,大春季种烤烟,小春季种蔬菜,一年到头不用去外地务工,光在土地上就能务工7-8个月,每年光务工收入就2万左右,还有土地流转的租金,土地流转真的是一件让农民增收获利、两全其美的好事,让我家摆脱了多年的贫困”。土地的流转,带动了产业的发展,更带动了当地的就业。

    微信图片_20200313125619

    羊肚菌奏响增收交响曲。2019年,西邑乡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在流转土地上分节令轮作农作物,西邑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依托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化零为整,建起了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同时引进保山华大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羊肚菌种苗提供和种植技术推广。合作社优先招录附近村(社区)的贫困户到基地就业务工,由于都是理墒、揭膜、灌溉、采摘等轻巧活儿,村民很快上手。47岁的赵文丽是西邑乡永信社区的贫困户,原本担心新冠肺炎疫情不能外出务工,可2月2日乡里的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复工复产后,她就到基地采摘羊肚菌,不出门就有了经济收入。赵文丽说:“在基地里可干的活路很多,整地理墒、盖膜、播种、采摘等等,只要愿意干,都不会闲着。在羊肚菌种植基地里,一个月大概工作20天,月收入1400元到1500元左右。”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栽种条件相对较高,特别是要把控好温度和灌溉需求。赵元香抢过话来,她在基地学会了种植技术,如果以后有土地,她想自己单独种植。

    IMG_7318_wps图片

    生猪“三养”模式助脱贫。保山市勤丰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是一个以生猪养殖、肥猪外销为主的企业,下设的显会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规模滚动发展到159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88.1%。该公司探索“母猪寄养”、“仔猪赊养”、“仔猪托养”三种增收模式建立生猪养殖精准扶贫利益联结机制,解决生猪养殖户不敢养、不敢多养、不会养、不想养的难题,带动贫困户从事生猪养殖业。让贫困户户均增收从2008年的1770元攀升至5500元,带动了1270户贫困户4316人脱贫。张从荣是第一批“母猪寄养”模式的养殖户,2017年10月,他在收获第一笔“大收入”共1.2万多元的纯利润后,至今已扩养至140多头,他高兴地说道:“今年本来猪肉价格就比往年要高很多,现在生猪收购价已经到每公斤34元,140多头猪有16万元左右收入,我还想扩大规模,发展到200头以上”,养猪给这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夫妻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务工返岗

    分批返岗复工稳增收。西邑乡紧紧围绕就业改善民生、就业促进增收的目的,充分发挥就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通过广泛开展就业培训、设置岗位、政策宣传等,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引导一批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有效助推了全乡脱贫攻坚进程。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邑乡上下一心,奋力抗“疫”,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力求把好事做实,助力务工人员顺利返岗复工。截至目前,已开具证明的外出务工人员为3997人,其中省外务工有2920人,区外省内务工560人,其中隆阳区内务工345人。今年36岁的杨树才是永信社区2组小组长,搬迁到乌马村洗马塘自然村。杨树才就是最早参加劳务输出的一批人,他说:“夫妻二人到南京船厂打工挣钱,不仅还清了上辈人的欠款,还在家里安装了太阳能,购置了洗衣机、冰箱、彩电、油烟机等各类家具,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条件。”现在他在安置点负责浇花水,妻子在下坝社区层板厂打零工,老人在家操持家务,一个月的家庭收入有6000多元,一家人圆了脱贫梦。就在上个月,家里添置了一辆轿车,生活和美幸福,羡煞旁人。

    人勤桑肥

    万亩桑园春管正当时。春雨如丝,疫情过后桑树贪婪地喝着大自然供应给它的雨水。它们在春雨中舒枝展叶,伸出了嫩绿的新芽。乌马村的霍小全变得忙碌着起来了,一边开始对桑树进行催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确保桑叶高产、优质,另一边开始了蚕种催青、收蚁、饲养、上簇、采茧……近些年,他流转了村里80亩土地,开始了规模化的种桑养蚕。2014年开始,他尝试发展体验式旅游,接待城里人到桑园里体验种桑养蚕,顺便出售一些桑葚。此后,霍小全在乡党委政府领导的指导下,外出参观学习,决定朝蚕桑深加工方向发展。他买来了书籍、网购了资料,到外地学习,投资数万元,购置设备,开发出了桑芽茶、桑葚膏、桑葚醋、桑葚果干、桑叶面条等系列食品,以及蚕砂枕、蚕丝被等系列产品。他的系列桑产品吸引无数游客眼球,远销大理、曲靖、玉溪、昆明等地,受到消费者的好评,每年他都收入20多万元。每到春耕时节,像霍小全这样的家庭都在桑田里忙碌着,他们都是在为一年一度的桑葚文化旅游节做充分准备,因为大家都尝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甜头,到五月又将有无数家庭享受到蚕桑带来的增收乐趣。

    疫情虽未退去,但是西邑乡的复工复产,让农民有了收益真金白银的喜悦。一场场热闹非凡的复工复产景象,仿佛让我看到了一张张农民增收的笑脸,一户户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