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腾冲市 腾冲新闻

    腾冲帕连村:正被艺术改变的乡村

    2019-12-11 11:20 保山日报 段秋云

    一群好玩、会玩的人聚到了一起,把教育引入乡村,用文化和艺术改变、保护一个古村落——腾冲市五合乡傣族帕连村。

    五合帕连:正被艺术改变的乡村

    村民帮忙改造美术馆 蔡川 摄

    如何让乡村美得怦然心动、与众不同?如何构建具有品赏价值的乡村空间?如何让美丽乡村有涵养、有特色,在乡村美学的提升中,使乡村的一草一木,都能焕发出特有的魅力?在帕连村“围炉夜话”的那个夜晚,我找到了答案。

    我是在大桥的朋友圈中看到“围炉夜话”这个倡议的,一群好玩、会玩的人聚到一起,把教育引入乡村,用文化和艺术改变、保护一个古村落——腾冲市五合乡傣族帕连村。这里有著名艺术评论家、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先生为他们题字,有“大毛笔”式样的电线杆写意苍穹,有稻田里的守望者,一群稻草人越过群山,越过旷野,越过河流,在星光灿烂的夜空下讲述着乡村童话故事。

    还有一面彩色的墙,装满了五颜六色的窗,就像千家万户的窗,勾起大家对于美好故乡的思念。每天晚上8点,窗户会跟路灯一起亮起,早上跟路灯一起熄灭。凝神细看,万家灯火组成了英文“I LOVE U”……

    稻田守望者 信王军 摄

    大概这美丽的乡间田园及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是艺术的灵感之源,在这个让人静心创作的环境里,触发了艺术家澎湃的想象力。而我也是被这一份想象力所吸引,前来参与当晚的“围炉夜话”。赶到帕连村的时候,神奇的大毛笔伫立在村子路边,熊熊的篝火已在农家小院燃起来,来自京津的艺术家、诗人,当地的村民、身着盛装的傣家女子纷纷涌向庭院,还有腾冲当地一家公司在帕连举行工会活动。五合乡文化站站长陈以晓在主持夜话,唱欢歌、跳“踩嘎”,风格轻松愉快,其乐融融,情意暖暖。

    会场中一位身穿白色衬衣、手拿话筒的青年男子在做分享,语言诙谐风趣,经典案例信手拈来,清晰的艺术轨迹引人赞叹。大桥告诉我,这是他的大学同学老王——“前线”艺术平台创始人、独立策展人信王军。我听说过信王军的故事,山东人,80后,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从“人民币哥”“雪人哥”到“民国先生”再到“先生书院”,在艺术界身份不断叠加的过程中,信王军思维和格局迅速迭代,是当下艺术家身份转换和艺术价值多维度界定的实践者。

    2015年,信王军在德宏州梁河县始建“先生书院”,把传统书院建成一个文化的综合体,梁河海关旁边那条去书院的巷道是充满幻想、色彩斑斓的涂鸦,他把最优质的文化跟艺术传播到最偏远的地区。当问及“先生”何解时,信王军说:“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先生于中国,是一个文化立场,揭示着中国的宏观走向和个性榜样。多年以后,还有人喊你一声先生,够了。”

    打造诗意的灯光村   冯宇嵩 摄

    2017年信王军在山东省寿光市发起“艺术改变乡村”活动。在他的邀请下,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以及专业壁画团队的100余位艺术家齐聚寿光东头村,以涂鸦、墙绘、壁画这三种形式,用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创作百余幅震撼之作,把平凡冷清的街道变成了一条涂鸦艺术大街,引发超过1000万的人群关注。这个村庄不仅成为越来越多艺术家创作的天然画布,也成了摄影师们的圣地。

    这一次,信王军把艺术生态嫁接乡村建设带到了帕连村。

    先生书院负责人尹加领告诉我,帕连村的工期至少还要做一个多月,要在龙川江边建奇石馆;要在稻草人下设稻草宴;要做“诗与帕连”的设想,从村口“我在想你”的灯光秀开始,沿进村路线设计不同时代诗的驿站,或许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或许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要把月光引进户内,用透明瓦片、激光镭射摆四五个北斗七星图,这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晚上欣赏会更美;要有一个小女孩读诗的巨幅图画,这幅画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只有拍照的人站上去,作品才算完成,强调互动中所产生的独特艺术体验;要建设民宿、餐饮等配套服务,形成游、食、宿、乐为一体的综合体,建成一个以傣族农耕文化为主题的3A级以上景区。

    这一系列奇思妙想让我不禁感叹,艺术家的入驻着实带来了一个鲜活的文化生态!乡村是农耕文化的千年延续,是一种自然与社会相作用的产物,我们所做的或许不是如何改变它,而是寻求到合适的规律让其自然延续与发展,在原有乡村文化的基础上演变成新时代的乡村文化与文明,真正成为千秋万代可以延续的文化脉络与强大的农耕产业推动。

    我想起在梁河先生书院,院长尹加领指着墙上的《彩色树》告诉我,每一幅图画背后都有故事,而这一幅最有温度。坪山小学235名学生,每人在树上画一片叶子,随意画,从树叶中分析学生性格特点,因材施教给予辅导。前一段时间他们刚刚用孩子们的作品制作出了一款网红袜子(义卖),这款袜子在成交之后带来的收益,完全可以支撑书院的发展。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

    听大桥讲,老王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阅读、思考,一部分时间在创作,余下的时间喝茶、聊天,这基本上是他全部的生活。信王军说:“艺术不仅仅是绘画这么简单,绘画也不一定是艺术。我只是偶尔把绘画当成创作的工具和一种呈现方式罢了。”他乐于尝试各类表现形式,并没有将自己局限在某一类表达方式上,作品坚持原创。“不论是行为、装置还是绘画,在我这里,艺术是不分家的。我更倾向于把我们做的事情看作是用艺术跟文化来改变一个地方的生态。艺术是什么?艺术应该具备了开悟的功能,帮助一些人打开他未知领域的一些通道,包括思维上的通道。”

    围炉夜话中,傣家歌舞始终相伴,傣女阿香告诉我,歌里唱的是感恩与欢乐,她们感谢党和政府的扶持,感谢艺术家改变生活,让当地人民过上安居乐业、载歌载舞的好日子。

    围着跳动的篝火,聆听大桥、龙川江的“梵高”、天津美院小宇、奇石收藏者杨文举他们谈话,讲得比较多的是关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本质,是要让有乡村情怀的仁人志士回归故里,从专业的角度来帮助村民共治,从本质上实现乡村面貌的快速改善与文化振兴,从这一点来看,信王军这样的艺术家应该是最适合的群体之一。

    我也想到过,在我国,职业艺术家其实是由不同年龄与行业的多元化人群构成。就艺术门类有绘画、书法、雕塑、装置、行为、音乐、诗歌、舞蹈、摄影、影视等。若算上陶瓷、木雕、皮影等各种民间艺术应不少于百余种。如此庞大而又多元化的艺术业态,除形成强大的文化艺术内容外,也会带来一个庞大的配套产业链并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人际社交网络群,按互联网产业术语就是“自带流量与粉丝”。而这恰是乡村振兴文化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资源,也就是类似北京市宋庄艺术区形成的艺术生态。

    帕连夜话,用文化和艺术改变乡村,艺术将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有理由相信,艺术的巨大能量与人文魅力,将在祖国新一轮的乡村振兴中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广大艺术家也将借此寻回自我的价值与社会使命。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李美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