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新闻中心 保山要闻

    保山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11-15 09:28 云南日报

    靶向施策补短板 整合资源强弱项

    ——保山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111509_res03_attpic_brief

    隆阳区瓦窑镇下麦庄村就业扶贫车间。隆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2019111509_res07_attpic_brief

    龙陵勐糯褚橙基地 龙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2019111509_res11_attpic_brief

    施甸县木老元乡龙潭村美丽乡村 施甸县委供图

    2019111509_res15_attpic_brief

    昌宁玉地里肉牛养殖 昌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2019111509_res19_attpic_brief

    2019年,保山市围绕实现4.1万贫困人口脱贫、135个贫困村出列,隆阳区、施甸县脱贫摘帽,巩固提升昌宁县、龙陵县脱贫摘帽成果的目标任务,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为基础,紧盯问题整改清零、短板补齐达标,以滚石上坡、攻坚拔寨的勇气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从“三洋”公社到“三花”家园

    近年来,腾冲市北海乡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整合3亿余元资金,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美化人居环境,促进群众增收致富。2018年该乡脱贫出例。这个昔日被人们戏谑生活困苦的洋芋、洋白菜、洋丝瓜“三洋”公社完美蝶变为樱花、桃花、荷花“三花”盛开的美丽家园。

    北海乡曾是腾冲市3个省级重点贫困乡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59户,贫困人口6462人。近年来,北海乡通过十里樱花、十里桃花、十里荷花3个“十里公园”项目的实施带动,使全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5398元增加到2018年的10277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1414户594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7.1%降至2018年的2.16%。

    发展“十里桃花”,让乡村富起来。北海乡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谋划了“十里桃花”公园项目。项目概算总投资0.69亿元,以桃花为主题,计划在长约12公里、面积约3000亩的区域,实施景观大道、慢行系统建设和冬桃种植,打造大盈江带状公园,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连片种植冬桃1700亩,正在建设景观大道、慢行系统。项目的实施,带动了村民发展林下种植、农家乐、民宿、传统手工艺、养殖等配套产业,全乡已有5个村47个自然村3840户村民参与发展冬桃产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73户,发展客栈(民宿)、农家乐37家,种植中草药4720亩。

    打造“十里樱花”, 让乡村美起来。按照腾冲市的规划,北海乡全力推进“十里樱花公园”项目,支撑实现生态修复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十里樱花公园”项目概算总投资5亿元,主要实施河道治理、河堤修复、景观改造、氧化塘等工程。目前种植云南樱花6960株、垂柳1547株、高山榕151株,绿化河道19.8公里;河道清淤除障4.6公里;铺筑3米彩色沥青游道和步道21公里;道路亮化4.63公里。

    借力“十里荷花”,让乡村兴起来。北海乡历来被称为腾冲市区的“后花园”,虽有近城优势,但缺乏大项目入驻,未能迅速融入腾冲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圈。为此,腾冲市实施了“十里荷花”公园项目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5049亩,概算总投资8.17亿元,通过土地流转,充分挖掘“荷、田、村、湿地”四种资源,以种荷、赏荷、品荷为亮点,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推动旅游业、加工业、商贸业融合发展。目前,已种植荷花3000亩,吸引了大批的市民、游客赏荷游玩。

    如今的北海乡,一幅以山水田园果林为底色,把生态资源融入产业发展的画卷渐次展开。

    记者 李建国

    肉牛养殖让群众收入“牛”起来

    “玉地里不但油桃好吃,那里的牛养得也很‘牛’,去那里买来的牛,拉到哪儿都好卖!”昌宁县温泉镇前来买牛的牛贩子吴再明说,昌宁县柯街镇玉地里社区继油桃之后又出名了,这次出名的是“牛”品牌。

    玉地里社区是柯街镇5个贫困村之一,一直受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滞后等因素影响,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玉地里社区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大搞产业发展、大建基础设施、大整村庄环境、大提群众素质,社区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底,不仅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还成为了山区经济发展的示范村。

    村民饶应忠是先“牛”起来的人家之一。2013年前,饶应忠家是社区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2016年,他家在挂包部门和镇、社区的扶持下,从养殖5头肉牛起步,如今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牛大户和脱贫致富带头人。饶应忠说:“今年已经卖了3头,平均每头12000元左右,两个娃娃读书和家庭生产生活开支主要就靠这几头牛了。”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要带着老百姓把日子过好!”玉地里社区党总支书记马军所介绍,社区确定了“利用好资源、发挥好优势”的总基调,在巩固好现有的油桃、核桃、生猪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同时,通过分析研判,决定大力引进肉牛养殖产业。

    针对村民有养殖愿望,但成本投入大、产品销售没保障、老百姓有顾虑、产业发展推动难的实际问题,玉地里社区党总支一方面带领社区党员群众外出考察学习,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外出跑市场、找合作商,并由村党总支牵头成立昌宁县玉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牵头带着群众干的方式,调动老百姓的养殖积极性,为推动肉牛养殖产业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军介绍,目前,社区先后组织发展肉牛养殖三批,养殖户数达45户,养殖能繁母牛和育肥牛200头以上,预计户均每年增收在2万元以上。下一步,还将继续动员群众加入到肉牛养殖产业中来,把牛产业做实、做精、做“牛”。

    “现在是政策好,盖圈舍和买肉牛都有政府扶持,现在先养育肥牛5头试试,年底应该可以全部出售,每头牛赚4000元左右不成问题。下一批准备养10头左右,逐步扩大养殖规模。”村民杨金城笑着说,他家的5头肉牛马上可以出栏见效益。 

    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吴再忠   伍修贤

    搬进新家园 谋划新生活

    “就医就学就业都有了保障,没有后顾之忧了。”蒋和林是隆阳区辛街乡龙洞村的贫困户,他现在还担任邹里社区安置点的第一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小组长。他从前因为母亲重病欠下了一些债务,如今搬进了新家,社区给他介绍了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

    隆阳区在实施辛街乡邹里社区安置点建设时,坚持精准方略,对来自全区5个乡镇的535户2406人从选址建房,到动员搬迁,再到入住管理和创业就业,实行“一条龙”“跟踪式”服务,努力打造易地扶贫搬迁梦想家园,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脱贫”。

    辛街乡易地搬迁点选址距离辛街乡政府、卫生院、中小学校不超过600米,靠近保山东绕城高速公路和保山机场,搬迁群众就医、就学、出行十分便利。同时,紧邻滇西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保山工贸园区、隆阳轻纺工贸园区等6个园区,便于搬迁群众就近创业、就业。

    安置点项目建设实行“双点长”责任制,把进度、质量、安全等责任压实到人,建群众满意的安置房。搬迁群众组建建房理事会,与施工方议定房屋造价,参与建材采购和施工现场监督。在户型设计上,充分征求群众意见, 设计了90平方米、120平方米两种户型和低层安置房,供群众自主选择。

    邹里社区安置点基础设施按照城市建设标准配套,实行“四线入地”、雨污分离,建设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器材等5类13个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红白理事场所、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甜柿园和休闲公园,营造宜居环境。

    辛街乡将搬迁群众纳入邹里社区进行统一管理,成立自治组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2个党支部,夯实党组织建设。按村民小组模式管理,选举产生小组长、楼长和治安调解员,为搬迁群众提供管理服务。落实统战工作,设置网格长和联络员,实现网格化管理。

    该乡还强化智慧社区建设,建设乡级党建扶贫双推进智慧云平台,录入搬迁群众各类信息,及时更新、便于查询。实施雪亮工程,安装摄像头90个,实现全区域、全时段、无死角在智慧平台掌握社区实时情况,增强群众安全感。同时,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搬迁群众进行全面轮训。建设法治乡村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

    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邹里社区成立了隆阳区老年大学辛街分校,对搬迁群众开展健康文化教育,播放50余场次红色电影,举办农民丰收节、九九重阳节、广场舞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利用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组织积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邹里社区将搬迁群众向城区和园区企业转移,主动对接保山工贸园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对到园区企业就业的搬迁劳动力给予300元/人的资金补助。加大城市、集镇服务业岗位就业支持力度,分类分批组织搬迁群众参加护工、保姆、保洁、保安等职业培训。目前,实现进城入园就业192人,人均月工资2800元。

    辛街乡还在社区成立劳务输出协会和合作社,确保贫困搬迁群众全部加入合作社,发挥协会和合作社的带动作用。组建居民公共服务管理专业合作社,聘请搬迁群众参与安置区卫生保洁、绿化管护等公共服务。目前,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114人,人均月工资2800元。

    邹里社区安置点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10600亩土地发展花卉、 蔬菜、烤烟等产业,吸纳搬迁群众从事相应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初加工,实现就业。开发保洁员、护路员、河道治理员、综合执法队员、水电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21人,人均月工资达2000元。组织搬迁群众参加市、区、乡人才招聘会,落实劳务输出补贴,加强输出劳动力就业跟踪服务,保障搬迁群众在外稳定就业。目前,已向外输出劳务220人,人均月工资达4000元。

    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张玉祥

    产业脱贫有“橙”果出“橙”效

    龙陵县勐糯镇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热区优势、土地资源,2014年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云南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万亩褚橙产业落户勐糯。项目落地后,该镇以产业推动、精准扶持为抓手,以全局谋划、个性帮扶、龙头企业带动等为手段,引领全镇农业规模化发展、带动群众脱贫增收致富,取得了良好成效。

    褚橙产业的落地,让勐糯镇田坡小组村民何改玲和其他贫困户看到了脱贫的曙光。在村组干部的动员下,何改玲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了公司,并和丈夫一起到基地打工。“劳动强度没以前大,但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何改玲高兴地说。

    镇党委、政府通过与入驻公司等多方协调,建立完善一系列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企业农户双丰收、双受益。何改玲说,这些机制都惠及到她家,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褚橙账”:流转给公司24亩耕地,按每年每亩300元算,前5年她家租地收入36000元;在褚橙公司申请管理2731株一个单元的褚橙地,每株每年管理费16元,全年收入43690元,另外,在自家管理小区种植绿色肥料后由公司回收,每年收入1万多元,农闲时夫妻俩还帮助公司做一些零活,每年收入也近万元。2017年底,她家摘掉了“贫困帽”。

    镇党委还通过“党建+产业”的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干出样子、企业闯出路子、群众赚到票子。在镇村两级党组织的鼎力协助下,公司党支部组织开展了“脱贫致富一带两帮”(党员带群众,先富帮后富、先脱贫帮后脱贫)活动,通过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形式,使贫困群众学有人帮、干有人带,每年直接就地就近带动500人就业,就地招录技术管理人员47人,吸收返乡大学生11人。

    如何念好褚橙产业这一致富经,让其成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定心丸”,今年10月10日,“褚橙”牵手“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借助“拼多多”全面打通了褚橙“线上”流通体系,发挥了“拼多多”市场把控强、用户体验好等独特优势。

    据了解,褚橙产业共流转勐糯镇土地10238亩,涉及345户1582人。目前,第一个5年租金1548万元,户均收入4.49万元;农户管褚橙单元管理、零星务工、出售农家肥收入共计1773万元,户均增收5.14万元。

    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邓新强   杨文华

    家门口建工厂 农民变“上班族”

    清晨,位于施甸县南部万兴乡集镇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前不久刚从地质灾害滑坡点搬迁到集镇的小干田安置点60多岁的苏进学忙着送孙女上学。他说:“这里交通便利,孩子上学、家人看病都很方便。”

    在万兴乡小干田安置点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布局错落有致。从去年开始,位于怒江流域山体滑坡点的居民陆续搬迁到这里。如今,已有157户719人入住。

    苏进学介绍,他家的房子自家只花了9000元钱。更让他高兴的是,前不久县里的扶贫车间还搬进了安置点,小区里因家庭需要照顾、没有一技之长的群众,都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施甸县,易地扶贫搬迁到集镇和县城的农户,大都是高寒山区群众,他们家庭情况不一,有的因生活、身体的原因,无法离乡,有的因学历偏低、没有技术,无业可扶。

    针对这一情况,施甸县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免费为引进企业提供所需厂房,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就业扶贫车间。

    扶贫车间主要从事耳机、电池、数据线、蓝牙音响、蓝牙耳机、充电器等电子产品的生产。目前,全县已经建成4个扶贫车间,带动搬迁户700多人在家门口上班就业。

    据了解,为了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就业,施甸县对吸纳5名以上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扶贫车间、农民合作社按每人1000元标准予以一次性奖补。

    近两年来,施甸县由县人社局牵头,发布招聘信息17期,组织召开现场招聘会、返乡农民工座谈会13场。

    通过实施滇沪劳务协作项目、开办民办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县内66个企业提供605个岗位,带动搬迁户就地就业307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41人。

    根据就业和实际工作需要,全县还开发出护路员、护林员、保洁员、辅警等临时用工岗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200人。

    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杨丽娟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