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龙陵县 龙陵新闻

    龙陵平达:沪滇携作夯基础兴产业富百姓

    2019-11-12 17:16 赵志苍

    本网讯 自2018年11月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与平达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以来,坚持“科学规划在先,项目建设在后”的原则,深入十个村(社区)实地调查研究,找准区域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累计注入援助资金560万元,夯实基础建设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扶贫项目,摸索出了一条“强基础换新颜+兴产业富百姓”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夯实基础村庄换新颜。注入350万元资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脱贫攻坚补短板原则,整体推进扶贫工作。其中,投入220万元新建河尾、平安社区串户路16197㎡,入户道路1363㎡,在平安社区小包包田建设路灯、绿化、水景、活动场所等,项目惠及农户937户3890人,其中建档立卡81户318人;投入80万元大力实施了人居环境、住房质量提升和救济物品采购,项目受益1037户391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29户1298人;投入50万元用于平达乡吴家地、小礼山、段家坝等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惠及群众830户330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52户1894人。通过沪滇扶贫协作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平达乡贫困村群众住、行难的问题,极大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扶持养殖产业建支柱。在产业扶贫中,将肉牛养殖作为一个重要着力点,采取“村党总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管理模式,由上海闵行区投入沪滇协作帮扶资金30万元,成立1个龙陵县达康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9个规模养殖场(其中饲养500头1个,100头1个,50头的7个),由合作社与云南东方皓月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养殖合作协议,实行合作社代养给农户分红和农户自养的方式,通过订单养殖、技术指导、保底收购、利益再分配等模式,最终达到贫困户稳定脱贫。2019年5月,由上海闵行区浦锦街道扶持30万元、平达乡沿江三村(章赛村、安庆村、橄榄寨村)入股90万元、龙陵县润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多方合资共计620万余元建成平达乡橄榄寨村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并于2019年5月12日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占地32亩,设计规模为1000头的标准化养殖场。截至目前,全乡共有1844户农户从事肉牛养殖,出栏1840头,存栏5323头,共出售肉牛活体重1104吨,按市场价格肉牛活体为每公斤26元,共增收2870.4万元,户均年收入1.56万元左右。平达乡是传统农业之乡,年产农作物秸秆约2亿公斤。该乡将肉牛养殖和农业种植有机结合,创新"农业种植+肉牛养殖+粮改饲"农牧一体技术模式,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目前,平达乡成立青储饲料收储加工企业1个,建有青储窖4000立方,各类饲草料加工设备473台,用于工厂收购加工和农户自行加工,2018年全乡共计完成“粮改饲”加工11950吨,为畜牧饲养提供了强有力的饲草料保障,破解了农业废弃物污染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深挖非遗文化亮起来。结合平达乡民族特色文化,合理开发利用黄连河村原汁原味的省级非遗项目“黄连河村傈僳族服饰”及手工刺绣工艺,采取“村党总支(村集体)+公司+合作社+非遗+农户”的模式,由上海市扶贫项目资金支持30万元用于厂房建设和购买生产设备(购置刺绣设备5套、盘带2940套、加工台5套),在黄连河村成立龙陵县黄连河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邀请“盈江边陲民族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就文创技艺、设计创新、商务营销等多方面对当地傈僳族妇女进行培训1140人次,真正把传统手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布艺产品进行商业化运作,使黄连河傈僳族服饰省级非遗文化得到发扬光大。2019年6月,平达乡黄连河傈僳族刺绣工艺代表团应邀参加由CCTV—7乡土栏目亲临平达摄制的专题系列片《老艺新生》开播仪式;2019年6月28日,中国非遗研究院副院长李勇刚代表斯易文化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与龙陵县黄连河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现平达乡黄连河傈僳族服饰专业合作社已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70人,其中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45人的就近就业难题,全年短期用工2900人次,累计实现订单2000余单。

    随着沪滇合作的深入开展,一个个项目在平达乡落地生根,形成了“输血式”和“造血式”帮扶的有机结合,平达乡贫困群众收入渠道明显拓宽,收入大幅增长,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2018年底,全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12户6181人,其中已脱贫1386户5757人,未脱贫126户424人,贫困发生率1.68%,实现全乡所有贫困村全部脱贫。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