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龙陵县 龙陵新闻

    龙陵县党建引领促空壳村“脱壳”

    2019-10-25 11:13 保山日报 雷 华

    村级集体经济如何做实?近年来,为解决村(社区)集体经济薄弱问题,龙陵县探索出资源优势型、土地流转型、固定资产投资型、入股分红型、集体资产投资型、电商经济型“六种模式”,并建立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解决村集体“有钱办事”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双推进。全县121个村(社区)全部“退壳”,一批昔日的“空壳村”,如今产业兴、生态美、人气旺,村集体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们也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红利。

    一村一策 “死产”变“活钱”

    “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镇安镇党委书记赵孝磊认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在推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市场经济相结合,实现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壮大集体经济。”

    该县压实责任,健全体系,设计载体,大力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发展模式,突出示范引领、示范带动,切实让全县村集体经济同步发展,与基层党建同频共振。勐糯镇田坡社区曾是龙陵出了名的穷村,现如今,田坡社区集体经济“有钱了”。2014年10月,云南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地勐糯镇建设3万亩柑橘水果产业基地,田坡社区395户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流转土地10238亩,种植褚橙1万亩,建成育苗基地1个、有机肥厂1个,预计今年产果8000吨,创产值3000万元。已吸收2000余名农民到基地务工,探索出“一租二包三分红”机制,走出了一条土地流转、就业务工、产业反哺、集体经济创收四份收入的“褚橙模式”。

    社区总支书记范积旺介绍,社区“两委”积极引导村民流转土地,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产业化发展,除流转给恒冠泰达公司1万多亩,还流转给康丰糖业公司3000亩发展甘蔗产业,流转给龙陵县康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600亩种植构树(牛饲料)、坚果和牛油果,土地流转成了村民最稳定的一笔收入,村集体经济也从企业反哺中受益,随着产业的发展,每年村集体经济将达到100万元以上,成为全县集体经济最强村。

    近年来,该县通过引入有实力的业主,成立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由大户负责统一标准、提供技术、联系市场或协议价收购,村集体负责信息传递、劳务组织、仓储运输等服务,散户抓生产管理,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抱团发展。

    融合发展 产业“连”起来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产业提质增效是关键。在勐糯大寨社区,许多世代居住在小海(湖泊)畔的村民根本不会想到,祖祖辈辈放养鸭、鹅的湖泊,竟然摇身一变,成了旅游景点,并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大寨社区“两委”以固定资产参股、盘活闲置村集体资产、整合项目资金等方式,建成了牛干巴厂,成立了龙陵县复古傣曲酒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户15户,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米的大寨傣泐民俗酒店竣工营业,以租赁或承包经营的方式由能人经营,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8万元,吸收60多名村民就业。大寨河和小海湿地经修复整治后堤岸成为新风景,大寨有9家村民还在岸畔办起了农家乐,迎来游人如织。

    该县依托县、乡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所),建立覆盖城乡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网络,探索完善农村产权流转、担保、抵押、贷款机制,确保资产产权运营流转顺畅、保值增值。同时,鼓励支持通过资源开发、资金入股等形式,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市场化经营。

    镇安镇镇安社区成立了龙陵县洁安公共服务管理合作社,多方筹资600万元建成全市最大的农村集贸市场,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党员+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位一体的模式,实现了“加强社区基层党建、助力社区精准扶贫、改善社区集镇面貌、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的五大目标。2018年实现收入120万元,村集体收入增加10万元。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龙陵县以村集体或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依托农村山水自然资源和现有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了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培植载体 市场“接”起来

    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龙陵县把打通农户与市场的通道作为农户增收的重要“关节”,通过培植市场载体、创立农产品品牌、发展农村电商等,促进村民增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镇安镇着力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培植创收载体,补充“钙质”,强筋壮骨,通过采取“先富帮后富、抱团发展、异地入股”的模式,盘活集镇内农机站闲置国有土地,由镇安社区洁安公共服务管理合作社牵头,整合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80万资金,筹资120万元,建设16格商铺和11间仓库招租经营,每年实现租金收入20多万元。各村(社区)按照出资额进行股权分配,结合收益情况按照股份进行分红,每年每个村集体收入增加4万至5万余元。

    如何激发村级发展动能?龙陵县秉承让政策为增收加油鼓劲的思路,拿出真金白银,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进行扶持,以实实在在的措施帮促村级广开增收渠道。近几年来,该县共发放“红色信贷”3000万元,扶持432名党员干部实现创业,带动帮扶1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拓宽了增收门路,扶持10个村(社区)发展集体经济,摘去了“空壳村”帽子。

    龙山镇核桃坪村筹资110万元,采取“支部+村集体经济+职业养蜂人+电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发展中华蜜蜂养殖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同时,还投资13.21万元建起了核桃坪佧佤翁电商平台,畅通了农产品“绿色通道”,解决了山区农民买难、卖难问题。

    碧寨乡由政府投资建成了有187个摊位的农贸市场(集市),由梨树坪社区管理,每年摊位费纯收入11多万元归村集体,向龙陵县庞龙牧业有限公司投入股金10万元,又多了一份股金分红收入,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