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施甸县 施甸新闻

    施甸县五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谋发展脱贫故事

    2019-09-20 18:46 保山日报 郭金灿

    用双手编织自己的幸福生活

    ——施甸县五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谋发展脱贫故事

    p1_b (1)

    段成秀编竹篮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施甸县的每一个村寨,都能看到墙壁上书写着这样一条标语。没有奋斗,哪来幸福!

    在施甸县仁和镇五楼村走访入户时,看到还在小雨中劳作的段绍明,眼前是一排排枝头挂着金黄柿子的甜柿树。段绍明说:“这几棵甜柿种了两年,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开始进入挂果期,今年试挂果了一部分,果子又大又圆的呢!”

    坐在田埂边与段绍明闲聊时了解到,段绍明一家2014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感觉自己还是很难为情。他说:“看着家家户户过上好日子,自己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面子上还是有点挂不住。原来自己的思想落后,找不到发展的路子。这几年来,看着村支书老郭种的甜柿每亩都能够收入1万多元,心也动,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和资金发展种植。”

    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施甸县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发展扶持补助政策,给足了段绍明发展产业致富的底气。了解到扶贫政策后,段绍明开始想着还是要发展产业才能致富。他说:“自己的路还得自己走。”一大家子商量后,将自家的7亩土地全部种上甜柿,另外还租了5亩,共种植甜柿12亩。

    自从种上甜柿后,段绍明夫妇俩除了带孙子孙女外,每天都忙碌在甜柿地里。还在甜柿地里套种了小米辣和毛豆等矮秆作物。段绍明说:“种柿子前还是与村中的好多种植户聊过,有些收入高、有些收入低,看来看去主要还是种植管理跟不上,每走一个步骤我都向技术人员请教,跟着技术好的走,种好甜柿脱贫致富应该没问题。”

    “种甜柿还是要做好防虫防病,从种植到中期管理,到施肥,到修剪,每一步都要认真干。”谈起种甜柿,段绍明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技术理论。他说:“今年我还要将自己基地旁的7亩土地盘下来,面积大了,市场好销售,种好了每亩收入1万多元没问题。”

    在村委会里,村党总支副支书郭维斗说:“这两年,五楼村群众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群众动力十足,有一些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顶住了身体的困难,在逆境中前行,不等不靠,用双手编织起自己的幸福。”

    随着郭维斗走到大河边村民小组的赵向吕家,在赵向吕家用石棉瓦搭起偏厦的客厅里,赵向吕媳妇向郭维斗诉说着自家家庭困难的苦衷。“不怕害羞地说,前两年真的是靠借钱过日子啊,过怕了!”

    2013年,原先就患有腰椎、脚骨质增生的赵向吕,又查出患有心肌供血不足的心脏病。住院、吃药花去了近2万元,使这个原先艰难过日子的小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有着泥水活技能的赵向吕因为患病,近几年来,一家四口人靠着0.8亩甜柿种植收入和0.8亩土地流转的租金过日子,年收入不足5000元。身体稍好时,赵向吕就到周边打零工,每年能苦上3000多元补贴家用。赵向吕一家因病致贫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赵向吕媳妇说:“一家人一直住在60多平方米的石棉瓦房里,墙壁东倒西歪,四面通风。娃娃也大了,丈夫非常焦急,只要身体稍好一点就开始到周边工地打零工。只是每次打零工苦上几天回来后,工钱还不够医药费。”2014年,赵向吕夫妇俩又合计着发展生猪养殖,摆脱贫困,然而时运不济,去年养殖了大大小小30多头猪,病死了10多头,市场销售价格也低,亏损了两万多元。

    面对一次又一次沉痛打击。2018年5月,村委会给赵向吕一家送来了危房拆除重建项目补助福音。赵向吕夫妇俩由亲戚邻居处筹来8万多元钱,购置了建房材料,建起了60多个平方的砖混房。

    春节刚过,赵向吕两口子就开始谋划着靠什么样的方式挣钱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看着周边村民一家又一家在建新房,身体稍微好转的赵向吕又干起了泥水活的老本行,开始带着五六个人组建起施工队,通过建房来增加收入。妻子在屋前的卫生圈里养殖了两头能繁母猪和两头商品猪,并在地里种植了甜柿。一直坚持着在工地建房的赵向吕说:“一家子还要吃饭,没有收入家庭开支困难,只能是身体好点就开始到周边务工增加收入,脱贫还得靠自己。”

    在五楼村古字组,段开兵家简陋的庭院西角,一间简陋的鸽舍里40多只脚上套着脚环的信鸽在上蹿下跳的嬉戏。还没打磨光滑平整的堂屋前走廊上,四五个年轻人围着一张桌子兴奋地聊着赛鸽子的乐趣。

    3年前,段开兵开始养上了鸽子。段开兵从小就患有残疾,右手使不上力,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活。父子俩一起过日子,靠着儿子这两年外出务工挣钱过日子。看到段开兵艰难的日子,五楼村委会帮他介绍到村中的一家纸浆厂做些简单轻巧的活计,月收入一千五左右。2017年,在危房项目补助下,段开兵一家建起了新房子。段开兵说:“先把房屋建起,再慢慢地粉刷。现在,我的想法就是想尽快地挣点钱,把房子粉刷一下。”

    在劳动之余,段开兵还在自家的房顶上建起了一个鸽舍,养了100多只鸽子。段开兵说:“很多鸽子都是一些熟人朋友把淘汰的信鸽送来给的,慢慢地养成了规模,自己花钱买的不多。”

    听着这些建档立卡贫困户讲述自己生活的奋斗故事,想到去年到仁和镇五楼村走访时,经常看到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每天都坐在家门口一边照看小商铺,一边编着小花篮。

    在塑料制品还不流行的时代,竹编、草席是一种流行。17岁的段成秀就开始从事竹编工作,靠着这些竹编养家糊口。每逢保场、仁和、由旺街集天,她就带着自己的产品到集市销售,每周能编20多个筛子或30多顶叶帽。

    四五年前,手跌断后,她每天晚上就是用毛毯盖着,边看电视边编竹叶帽和筛子。再用编竹帽和筛子用剩的竹芯编成小背箩。段成秀老奶奶编的小背箩不贵,一直是三五元钱一个。老奶奶说:“这些都是卖给放学路过的小学生,让这些小学生找猪草用。”小花篮用编竹帽和筛子后剩下的篾芯编成,工艺不需要那么精致,所以价格比较便宜。

    60多年来,段成秀老奶奶一直用她那布满老茧的手编着各式各样的小花篮和竹筛。老奶奶说:“现在年纪大了,手脚不麻利了,每周也只能编六七个竹筛。丈夫去世得早,我就是靠着这个竹编供养大了3个娃娃。娃娃建房时,我将编竹编攒下的3万块钱帮助孩子建房。毕竟儿子们也困难,自己能做多少做多少!”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