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新闻中心 热点聚焦

    郭彩廷的故事|“郭老师走了我怎么办”

    2019-08-23 14:57 保山日报

    猴桥胆扎社区三草坝,又叫“三撮坝”,是中缅边境琅琊山下一个靠近边界的小村落。在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说的是三个傈僳族兄弟追赶一头犀牛到此后,在这里定居,然后繁衍生息的故事。故事表达的是,傈僳族勤劳、勇敢、戍边的民族大义。

    在猴桥镇胆扎社区采访时,好几个采访对象都提到一个特殊的人。说他特殊,按照农村的说法,这个人是一个“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人。他叫余生强,今年12岁,在上五年级,是胆扎社区三草坝组傈僳族孤儿。

    据介绍,余生强的父亲吸毒死亡,母亲外出,不知所踪。郭彩廷到胆扎社区工作后,在入户调查中得知了余生强的情况后,积极把他申请了500元的救灾款和1900元的临时补助费,还帮助余生强申请了最高额度的低保。

    2400元的款项到账后,郭彩廷在社区党总支会议上说,钱拿给孩子不安全,得想办法妥善管理。于是,他又找了村委会的蔡文凤,把钱打到蔡文凤的卡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取出来一部分交给余生强的班主任代为保管。班主任根据余生强的生活需要,签字领取使用。

    记者决定前往余生强家去看看。

    余生强的家在三草坝的寨子中间。一条进村的主干道从他家西面经过,另一条岔道紧挨着他家东面。两条路形成一个交叉口,余生强的家就在这个岔口里。

    远远地,就看见一棵高大的梨树长在一个白色的小院子里。通往余生强家要上一个小坡,路面是水泥路面。一人多高的一堵围墙上,安装了一扇简易的铁门。门没锁,一推就开了。

    村委会同行的人大喊了几声余生强,没人答应,显然不在家。此时正是中午,他一定是到哪家吃饭去了。

    小院子里,除了那棵高大的梨树,什么也没有。地面是水泥地面,但长了厚厚的一层青苔。院子的西面是一块荒地,杂乱地堆放着老房子拆下来的木料和石块,靠路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砖砌的厕所。院子北面是一间砖砌的平房,有三间房间。中间是堂屋,火塘边放着一口锣锅,里面有少许的米饭,已经长出了长长的霉菌。东面的房间里,堆着厚厚的被褥,上面盖着几张报纸,床上就一层草席。看样子,小家伙已经好几天没有回来睡觉了。西端的房间里,随意地丢着一些东西,地上散乱地丢着一些纸板。

    从屋里出来,站在走廊上,记者发现窗子上挂着一个破烂的镜框。村委会的同志指着照片介绍起了他的家庭情况。

    据介绍,余生强的父亲死后,母亲也跑了。余生强家的老房子慢慢成了危房。村子在进行整治时,拆除了要倒塌的房子,向上面争取项目,村里也凑了些钱,给他家盖了这间简易平房,打了围墙,硬化了院子和道路,还修了一个厕所。小家伙平时吃住在学校里,假期里经常不回来,都是哪家饭熟就到哪家吃,哪家挽留就在哪家住。孩子小,没有人管束。

    郭彩廷来这里工作后,除了帮他申请救济款,还向村里的邻居作工作,希望大家多关心余生强。郭彩廷每次来这个村子,都要到他家来看看,发现什么问题就及时找孩子,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在房子后面的一棵香果树下,记者看到了余生强支的一个专门勒鸟的扣子。按照自己小时候的记忆,反复试了几次,还真行。这既是童趣的一部分,也是他独立生活的一种尝试。

    回到村委会,记者让人找来了余生强。也许是面对一群陌生人的缘故,这个10多岁、虎头虎脑的男孩显得有些拘谨。

    几经开导,他才陆陆续续地告诉记者说,郭老师去过他家好多次,告诉他平时一个人不能玩火,不要乱跑,要随时回家。他说,他喜欢语文课,这学期的语文考了75分。然后露出些许自豪。他说,他最喜欢一篇叫《陶校长的演讲》的课文,写得可好了。郭老师还给他讲三撮坝的传说故事,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郭老师走了,我该怎么办?”得知郭彩廷走了,他很难过,紧接着问了一句。

    记者理解他的心情,尤其是那种再一次失去依靠的失落与无奈,这对他无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记者赶紧告诉他,让他放心,今后会有许多像郭老师一样的人来照顾他。

    “真的吗?”

    在场的人都向他保证后,他才点了点头。

    离开好几天了,余生强的样子还一直萦绕在心头。

    保山日报记者 黄宝洲 胡 瑞 特约记者 段绍飞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