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施甸县 施甸新闻

    千里援滇情谊深——上海闵行区与施甸县结对帮扶记

    2019-07-25 14:56 保山日报 杨丽娟 杨晓闰

    施甸一中师生代表为陈秋波老师举行欢送会   千里帮扶,情暖滇西。随着2017年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落地施甸县,上海闵行区在该县因地制宜精准帮扶,千里扶贫之路给施甸县带来了发展思路及资金、教育、医疗上的大力扶持,用真情、真心为贫瘠的大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春风一般吹绿了施甸山乡。

    真心架起友谊桥

    倪金迪是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闵行院重症监护室的一名主治医生。2018年12月,在闵行区和保山市卫生与教育“结对共建”框架协议的指导下, 他和所在的援滇小队一行8人(医生、教师各4名)告别家人离开上海,来到了云南保山这座滇西“历史文化名城”,开始了为期1年的援滇工作与生活。施甸县人民医院是他被派驻的医院。

    “我这次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重症B超与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带教和科研帮带,提高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水平。”

    针对施甸县目前的医疗情况,从2019年4月开始,倪金迪在施甸县人民医院开始了心肺复苏的培训工作。他用了一周时间精心准备了讲课的幻灯片和心肺复苏演示视频,拟写了两组考试评分标准。

    5月7日开始,他连续3晚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倪金迪结合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和2018年指南更新,倾其所能、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复苏前识别、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电除颤等心肺复苏步骤和注意点。台下的学员很认真、投入地听。讲课结束后,倪金迪又解答了许多疑问。

    5月10日至5月31日,他又开展了技能培训。施甸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白天上班,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参加技能培训,大家深知培训机会难得,没有任何人请假。经过一段时间心肺复苏的培训,倪金迪渐渐发觉,在医院认识的人一下子变多了。大家求知的欲望非常强烈,中午打饭的时候总有同事和他打招呼,休息时间来请教和探讨临床问题的医生护士也越来越多。“培训前后历时1个多月,虽然有些辛苦,但感觉到了大家对上海医生的信赖,我们也更觉得身上责任很重。” 倪金迪说。

    情系教坛送真经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的陈秋波老师也是一名援滇工作者,“累并快乐着”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2018年12月,陈秋波被派驻到施甸一中,他的任务是开展教学研究,传播上海先进的教育理念。

    从来到施一中的第一天起,他就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高三年级的教育教学指导工作中,同时也参加高一、高二年级的数学教研活动。

    “施一中的老师非常辛苦,也有能力。面对生源留不住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共同努力,扭转这一局面。”陈秋波老师常常鼓励身边的教师,为大家加油鼓劲。

    陈老师从听课开始,认真分析年级教师讲课的优缺点,研究高中人教版数学教材、数学高考全国卷。由于上海与云南省所用教材版本、高考考查方式存在差异,他就同时研究比较人教版教材和全国卷,并结合学校的学生情况积极整理了几十套模拟试卷与年级数学老师进行交流。

    “陈老师带来的宝贵经验和理念,要数教育教学的精细化管理。在他的指导下,施一中高三年级的数学老师们在‘自主课堂’‘高效课堂’方面提升很快。”施一中高三数学老师杨顺楼说。

    更重要的是,他为高三年级数学教学带来的启示,让老师们更加注重课后反思环节,更加重视每一次作业、测试的批阅和处理。在这个环节上,他还为老师们设计了科学、实用、便捷、有效的统计分析表格,既能反映出共性问题也能精准反映出个性问题,为课后辅导、提升成绩提供了有力依据。

    陈秋波在无私传授着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也把自己当作了施一中的一员,他常说:“学生的学习是辛苦的,特别是高三年级的学生。从早上7点钟的早读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一直到晚上10点30分下课,这些孩子们每天要上14节课。高三的教师们也几乎脱离了社会远离了家庭,扎根在了学校。为了心中的理想,所有人都在坚守。我自然也能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义不容辞地加入其中。每天为学生进行上课和课后辅导成了日常工作,不知周末为何日,很晚才能回到住处,这成为我支教的生活常态。尽管此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但和师生们朝夕相伴,虽然辛苦,却很难忘。”

    红土地降“及时雨”

    周末一大早,在水长乡的温室大棚里,水长乡永保村委会独家村组的张文芹又开始了育苗工作。每天80元的务工收入,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

    2018年,长水乡中草药项目获得了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200万元的支持,在水长乡平场子村月牙塘自然村建设中药材种植就业扶贫示范园130亩, (其中,膜棚10000平方米,阳光板棚1000平方米),培育黄精90万株、玉竹120万株、红芽大戟23万株,可移栽700亩,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577万元。项目建成后,由水长乡政府委托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发起成立稻母农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并负责经营,再由合作社与保山嵘煌药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嵘煌药业公司承租种植基地,按投资额10%给付租金,所得收益60%用于水长乡永保村、大山脚村两个深度贫困村壮大村集体经济,40%用于扶贫产业发展滚动基金。

    嵘煌药业公司承租种植基地后,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公司在适宜种植乡镇发展种植示范基地,以示范种植基地带动农户发展种植,以村为单位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并由公司提供种苗,负责技术指导,订单保底收购,以中药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带动群众通过出租土地、到基地务工、发展种植增收致富。

    摆脱贫困,产业发展是后劲。一年来,闵行区投入资金在施甸建起了2个中草药种植基地,一个冷库,为当地产业发展带去了福音。

    长期以来,何元乡普遍种植饲料型玉米,这种玉米主要用来喂猪,偶有种植蔬菜的,也只是拉到附近的山头去卖,由于没有冷库,蔬菜在运输过程中品质下降,最终也卖不出什么好价钱。种植模式的单一导致土地利用率低、经济产出低,进而导致农民收入低。

    何元乡建设冷库,闵行区共到位扶持资金200万元,采取“党支部+村集体+基地+贫困户”模式,为热区蔬菜种植基地配套建设1325.5平方米冷库1个及附属设施,年收益的30%作为冷库运营管理成本与产房设备维护费用,年收益的30%作为大仆寨村、大坡脚村、莽王村三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年收益的40%帮扶不低于50户特困户。项目建成为当地群众发展经济作物与果蔬种植、有效规避季节变化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最大限度提高种植户的收益提供保障,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与群众脱贫致富的“双赢”。

    真情携手奔小康

    2019年,总计600万元的沪滇扶贫资金为施甸县姚关镇山邑村的荷花节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通过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培育配套产业,山邑村共新建停车位2443㎡、旅游厕所6座,建休息凉亭、绿化景观工程占地905亩,配置环卫垃圾箱、旅游标识系统;培育农家乐20户、精品民宿20户、扶持种植业30户、扶持养殖业20户、扶持有固定场所(铺面)商品零售户20户、扶持流动摊点经营户(建档立卡户)20户,以政府统一规划、合作社统一管理的模式开发山邑村乡村旅游资源,带动区域内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

    自开展帮扶以来,通过技能培训、稳岗就业补助、劳务中介补助、创设公共服务岗位、发放一次性外出就业补助等方式,施甸县实现了年度1100个贫困劳动力就地救近就业、异地就业和到沪就业;新建乡村道路危险路段防护桩、标识40.5公里,新建村组道路2条3.418公里,新建水窖100个,惠及3753户152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44户6264人;施甸的酿美园艺、喝对酒、大亮山茶、万兴茶厂、康宏等企业的农产品已进入闵援超市旗舰店。今年9月以来,酿美园艺的鲜花饼在上海销售30余万元。

    闵行与施甸真诚的沟通和交流打通了两地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的合作新渠道。通过两地医院、学校的对口帮扶,通过开展教学、诊断等医疗科技培训,通过互派人才进行合作交流,不断提高教师和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促进了施甸县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