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历史文化 文化动态

    南方丝路永昌道史迹探索(二)

    2019-06-04 10:41 保山市社科联微信公众号

    摘  要:永昌道,系因途经古永昌郡地而得名,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蜀·身毒道从四川成都出发,经云南西部前往缅甸、印度的必由之路。永昌古道的形成,最早打通了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之间的陆路联系,为促进古代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我国西南边地的开发建设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在多年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古道各路段的形成发展、地理走向、线路里程及遗迹保存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为有效揭开这条千年古道的神秘面纱,帮助人们认识了解我国古代西南边地的开发发展和对外交流历史,均提供了重要实证。

    关键词:南方丝路;永昌道;文物史迹

    前  言

    永昌道,系因途经古永昌郡(今云南西部大理、保山、德宏等)地而得名,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蜀·身毒道从四川成都出发,经云南西部前往缅甸、印度的必由之路。据《史记》《汉书》等史籍记载,这条古道最早开辟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中期,是当年四川商旅向南亚各国输出蜀布、邛竹杖等中国商品的民间通道。秦汉统一以后,特别是东汉永昌郡建立以后,被正式纳入西南地区官营驿道网络,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的不断演变发展,长期成为我国中央王朝经略西南,沟通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至民国滇西抗战期间为新修的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取代,前后沿用时间长达2400多年。古道东起大理接昆明——楚雄——大理古道,向西经漾濞、永平,过澜沧江至保山市境,由保山向西分北、中、南三路渡怒江,翻高黎贡山至腾冲城,再由腾冲城分四路经腾冲猴桥(古永)、德宏州梁河、盈江、陇川等地出境至缅甸密支那、八莫等地再转往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单线总里程约600公里,复线(含主线、支线)总里程约1500公里。由于开发早、沿用时间长,古道沿线留下了各个时期的道路遗迹、古渡桥梁、邮驿站点、关隘哨卡、战场遗址、宗教庙堂和相关的碑刻题记等众多历史遗迹,对我们全面认识了解我国西南边疆的开发发展史和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史,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全面弄清该古道的发展演变历史,笔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广泛收集阅读相关史料的同时,曾先后多次深入实地,对古道各主支线路的走向、里程和遗迹分布保存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特别是在近期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又通过争取各级领导支持,将该古道列为保山市重点普查项目。从2008年11月开始,带领课题组一行 4人,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于2010年2月圆满完成原定大理至保山、保山至腾冲、腾冲至中缅边境三大片区内所有古道的野外调查任务,查清各主、支线路15条(段)共1500多公里,发现或复核各个时期的文物史迹146处,为全面揭开古道的神秘面纱,展示其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提供了充足的依据。为便于人们了解,现将调查成果按地理走势自东向西分段介绍如下,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有关专家同仁热心指教,共同讨论订正。

    保山——腾冲古道

    为连接保山(今隆阳)、腾冲两地的古道主线路。具体分设为北、中、南三线。

    (一)保腾古道北线

    据史载,古道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为早期民间商旅从大理、保山经腾冲前往缅甸、印度的主要交通线。东汉永昌郡建立后,曾一度纳入官方经营,成为向西控制古滇越之地(腾冲、德宏等地)的驿道主线路。唐代中期南诏王阁罗凤“西开寻传,南通骠国”时,曾组织军民进行过大规模扩修,作为大军西进越赕(腾冲及以北地区)的主要行军路线,并于该通道海拔最高的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垭口建腾云寺救助行人。元明以来,随着大理云龙盐井的开发,又长期成为各地官商从云龙经保山北部向腾冲、德宏等地输送食盐的主要通道,民间俗称“挑盐路”。并先后在明初王骥三征麓川,明末刘綎、邓子龙征缅平叛和民国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等大规模边境战争中,成为大军西征的主要战略通道。之后至 1952 年保腾公路建成通车后,才最终被废弃,前后沿用 2400 多年。古道主线东起保山板桥古镇接博南古道,向西经卧佛寺上清水关、李家寺,翻一碗水梁子,下山至瓦房街,转西北经汶上、新民、荷花树,至勐古渡过怒江,经芒宽西亚街向西上高黎贡山,经灰坡、马面关、茶铺、茶罐口、冷水沟翻北斋公房垭口,下山经腾冲黄土坎、铁匠房、桥头街,转南过界头、永安、曲石、酒店至腾冲城止,线路里程约 200 公里。沿途已知的历史遗迹共20余处,其中保存较好的有17处:

    栗柴坝渡口及抗日遇难同胞纪念碑:位于保山瓦马乡与泸水上江乡交界的怒江上,为古代大理云龙至腾冲挑盐路过怒江的主要渡口之一。古渡最早由民间商旅开辟于汉晋时期。宋元以后,随着大理云龙盐矿五井的成功开发,遂成为腾冲盐商至云龙贩运食盐的主要过江通道,长期由官方派员管理和设卡收税。1938 年滇缅公路通车后,盐运改用汽车,渡口改为两岸民间通道。1942年 5 月日军占领滇西,曾在西岸残杀我无辜民众290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栗柴坝惨案”。1944年 5 月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曾以此作为右翼北线第五十四军一九八师强渡怒江的主要通道和后勤供应基地。为大军顺利渡江反攻高黎贡山和腾冲发挥了重要作用。渡口东接保山栗柴坝、西通怒江蛮云街,江面宽度约 150 米,两端滩岸设有简易码头,长期有固定船工在此接送往来行人。渡口西岸台地为 1942 年栗柴坝惨案发生地,立有砖石砌筑的纪念碑一座,上刻“栗柴坝抗日遇难同胞纪念碑”字样,系 1995 年怒江州政协为纪念在“惨案”中遇难的290余名同胞而建。

    勐古渡口:位于隆阳芒宽勐古村与西亚村交界的怒江上,为保腾古道北线过怒江的主要渡口之一。古渡开辟于战国时期,汉晋时纳入官方经营,成为当时保山通往腾冲等地的主要过江通道。唐宋以后,驿道改走下游双虹桥一带过江,行人减少,但仍由官方经营,先后成为唐代南诏国西开寻传,明初王骥三征麓川,明末刘綎、邓子龙征缅平边的主要通道。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 年),曾有腾冲生员董棫等人筹款在此建铁索吊桥,称“天济桥”,旋因边事变故被昏官陈大吕等人下令拆除,仍改用船渡,长期沿袭下来。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曾以此作为右翼北线第五十四军强渡怒江的主要通道和后勤基地之一。为大军顺利渡江反攻高黎贡山和腾冲发挥了重要作用。渡口江面宽约160米,两岸分别有一人工筑砌的斜坡码头与道路相接,现有桑姓船户在此置机电大船一艘,既可乘人,也可运载车辆,有效连接了两岸交通。

    灰坡抗日战场遗址:位于隆阳芒宽西亚村西约 12 公里的高黎贡山东坡灰坡山梁一带,东距勐古渡约15公里,为1945年中国远征军反攻高黎贡山的主要战场之一。山梁地处怒江河谷与高黎贡山之间,是古道从六库栗柴坝或从芒宽勐古渡上山前往腾冲两条古道的交汇口。山梁走势西高东低,山顶为一纵长70米、横宽30米的平缓台地,周围地势陡峻如削,对山下的小横沟古道交叉口及上山道路形成俯射控制之势。1943年日军占领高黎贡山后,曾在该地修筑大量工事,常驻一个中队以上的兵力驻守,并多次派兵下至栗柴坝和勐古渡等地骚扰。1944 年 5 月 11 日我远征军渡江反攻高黎贡山,为了夺取该要路通道,曾派第一九八师两个团对该地实施围攻,在盟军飞机和江东炮兵全力支援下,经过三天激战,毙敌副联队长及以下守兵 100余人,于14日从三面攻入敌山顶核心阵地,夺回了通向高黎贡山的第一个立足点。而今在山顶坡地上,仍可见到大量的明碉暗堡、战壕掩体及密集的爆炸弹坑等遗迹。其中,直径在3米以上的飞机弹坑就有10余个,足见当年战争的惨烈程度。

    马面关遗址:位于隆阳芒宽西亚村西约14公里的高黎贡山东坡马面关山崖上,东距灰坡山梁约2公里。因其地山前有巨石挡路,马帮至此往往碰壁而回,俗称马回关,后衍化而为“马面关”,是保腾古道上著名的古代关卡之一。关卡系明代初年腾冲军民指挥使司为控制怒江河谷的少数民族暴乱和缉拿腾冲至云龙挑盐路上的私人盐贩而设,其后各代相沿不衰。至清代后期因战乱频起,兵员逃散而被废弃。关卡利用横跨山梁,面北而坐的天然巨石——黄牛石而设。后侧平台建房舍驻兵守护,前侧利用黄牛石下的万丈悬崖为屏障,仅在石牛嘴下凿出一条窄路供人马通过,实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由于废弃时间长,今台地上的房屋已经荡然无存,仅可见到一个长约8米、宽约3米的房基土台。台前关口宽约2米,左以悬崖为限,右有巨石屏障,前下方通道为多重曲折的陡坡石级,形势极为险要。

    茶铺马站遗址:位于隆阳芒宽西亚村西约 20公里高黎贡山东坡茶铺洼地上,东距马面关约6公里。洼地为西东走向,前后分别为大松山和茶铺脑山梁夹峙,南侧 60 米处有茶铺河流过。由于地处古道中途,背风向阳,取水方便,早在明代初年就有人在此建房售卖茶水,供行人歇脚,故称“茶铺”。此后各代随着运盐马帮的不断增多,逐渐扩设为古道中途的一个食宿马店,直到民国滇西抗战爆发后才被废弃。站址为上下两台,上台和下台北侧为房屋,下台南侧为院场,总面积约 80 平方米,院场与北厢房之间有古道自东而西穿过。由于战争原因,房屋现已不存,基础石脚尚存,规模布局清楚。

    茶罐口古道槽谷路:位于隆阳芒宽西亚村西约 25 公里高黎贡山东坡茶罐口一带山梁上,东距茶铺遗址约 5 公里。为古道自茶铺西上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垭口的主要路段。山梁为西—东走向,由于地层结构多为沙质土,质地较为疏松,经千百年的人马践踏和雨水冲刷,路面不断下陷,较两边的坡地形成了很深的槽谷,故称茶罐口槽谷。槽谷路东起茶罐口,西至白凤坡脚,长约 700 米,路面宽约 2 米,一般低于地表 3~5 米,个别地方深达7 米多。道路两边长满丛林,路面被树荫覆盖,终年不见阳光,形成一种独特的遂道景观,古道的沧桑岁月,由此可见一斑。冷水沟—北斋公房垭口抗日战场:位于隆阳芒宽西亚村西约32公里高黎贡山山顶的冷水沟—北斋公房垭口一带,东距茶铺遗址约 12 公里。山口海拔 3150 米,为保腾古道北线翻越高黎贡山的最高控制点。地势西高东低,左右两侧为山梁环抱,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200米。古道由东向西穿谷而过,自古以来就是古道交通线上的天险要隘。1943 年日军占领高黎贡山后,曾派数百人常驻该地,沿山洼边的白凤坡高地修筑大量坚固工事,作为东下灰坡、栗柴坝、勐古渡与我远征军隔江对峙的主要依托。1944 年 6 月我远征军一九八师渡江攻克灰坡、马面关、小松山、大松山、茶罐口等地后,以一个团绕袭敌后,两个团从正面向该地发起强攻,历经一个多月的冒雨进攻,反复争夺,终以牺牲500余人的代价将山口夺回,掌握了反攻腾北界头的主动权,这次战斗,史称“冷水沟战役”。目前在垭口及东侧的白凤坡高地上,保存了大量激战后留下的明碉暗堡、战壕掩体及弹坑等遗迹。

    古道望乡台遗址:位于腾冲界头黄泥坎村东约20公里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垭口西侧崖顶上,据当地向导介绍,系明代扩修古道时乡人着意修建的纪念设施。利用古道路边一凸起的天然石崖拓宽铺筑而成,长5米、宽2.5米,西南临崖一面高约10余米。站在台上,近可俯高黎贡山西坡的层峦叠嶂和万顷青林,远可望腾北界头坝子的丛丛村落和农家炊烟,是外出商旅游子寄托浓厚乡情的理想之地。

    北斋公房遗址:北斋公房又称腾云寺,位于腾冲界头黄泥坎村东 19 公里的北斋公房垭口西侧台地上。台地海拔 2953 米,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前临渊深万丈的小平河槽谷,形势极为险要。据史载,古寺始建于唐代南诏国西开寻传之际,明代隆庆间(公元 1567~1572 年)腾越知州沈祖学扩修高黎贡山险道时,进行过大规模扩修复建。之后,一度成为明末江南名士肖道成,云南布政徐宏泰,腾越诸生叶奕、吴茂桂、段真,南明工部侍郎胡旋及指挥使李镇雄等著名爱国人士隐居避祸和开展反清复明斗争的重要基地。1942 年腾冲沦陷,一度成为中国远征军在腾北开展游击战的重要据点。1943年初日军扫荡腾北,进占高黎贡山,斋公逃散,房舍成为日军驻守高黎贡山的主要据点之一。1944 年 6 月中国远征军攻占冷水沟和北斋公房垭口后,日军退至此地坚守,与我攻击部队反复争夺,直至大部战死。经过此次战火,古寺屋架被毁,仅存石砌的外围墙体和地基,并从此不复有人居住。实测得知,寺址依地形呈东北—西南向布局,可见设施为一正两厢一耳和一前侧房共 4 幢建筑。占地 650 平方米,由于历经战火,寺址外墙可见多处枪眼射孔及大量弹痕。

    北斋公房西坡古道石板路:位于腾冲界头黄泥坎村东约 15 公里北斋公房西坡山洼间,为古道自北斋公房下山前往界头的主要通道之一。据史载,古道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唐代南诏王阁罗凤西 开 寻 传 时 曾 作 过 局 部 扩 修 ,明 代 隆 庆 年 间(1567~1572 年)由腾越知州沈祖学组织铺筑为石板路,并从此沿用下来。路径东起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垭口,沿西坡的小平河谷曲折而下,至山腰的小高良贡台地止,全长约 6 公里。路面多以石块铺砌,宽 1~2 米不等,由于山势陡峻,路径多在山崖间呈“之”字形延伸,路面可见成串的马蹄印痕,今虽废弃多年,但仍可通行人畜。

    同善桥遗址及碑刻:位于腾冲界头黄泥坎村东约 13 公里的高黎贡山西坡清水河深谷上。谷地为两山夹峙,周围丛林密布,终年不见阳光,环境十分险恶。据了解,古桥为明代隆庆年间腾越知州沈祖学扩修北斋公房古道时始建,原为木桥,因地境阴暗潮湿,木不耐久,屡修屡毁。清代道光年间,腾冲乡绅周瑞旂、李含琼等人集资将其改建为石拱桥,以同心向善之意取名同善桥,并在桥头立一石碑以记功德。1944 年 6 月中国远征军攻克高黎贡山北斋公房,败退日军为阻止我军追击,乃用炸药将桥炸毁,仅剩桥墩。实测得知,古桥为北南走向,依两岸巨石砌墩,跨径约 8 米,墩高约 10米。目前除墩基的两个巨石外,当年修桥的功德碑仍立于桥南石崖下。碑为沙石质、冠盖形,高162 厘米、宽 64 厘米,碑文记录了当时修桥的管事人员名单和捐资数额,虽然没有落款时间,但从管事名单中有近代腾冲知名人士周瑞旂、李含琼等人的情况看,当在清代道光年间。

    朝阳殿遗址:位于腾冲界头黄泥坎村东约3公里的高黎贡山西麓朝阳殿山梁上。山坡东倚高黎贡山主脉,西临黄家寨谷地,历为古道马帮翻越高黎贡山的歇脚地之一。明代初年,有道士在这里置房建院供往来马帮行人停留,因地处阳坡,故称“朝阳殿”,前后沿用数百年。1942 年腾冲沦陷,一度为远征军预备二师在腾北游击区的后方基地之一。1943年日军扫荡腾北,进占高黎贡山,远征军游击队撤回保山,道士逃散,殿被日军占用。1944年 6 月中国远征军占领北斋公房垭口后向山下反攻,日军不支,放火将殿宇烧毁后逃离,现仅存遗址。现场实测,殿宇依山势坐北向南纵向排列,南北纵长约 40 米,东西横宽约 30 米,面积约 1200 平方米。具体分上、中、下三院,古道自东向西从遗址中穿过,山下两侧可见明显的台基、石脚等遗迹。

    铁匠房马站遗址:位于腾冲界头关口村东约1公里的铁匠房谷地上。谷地东接高黎贡山山麓,南北分别为大坡和李贤山两山夹峙,为古道上重要的隘口之一。据了解,早在明代初年就有人在此设铁匠铺为马帮供应马掌马具等物,故名“铁匠房”。之后相继有三户人家在此开设马店,逐渐发展成为古道上山前的主要物资补给点。民国中期滇缅公里通车后被废弃。1943年日本军队进攻高黎贡山时,曾在这里遭到我国远征军游击队的伏击,日军黑风部队指挥官金刚少佐当场被击毙,在当地民间留下了“金刚司令过不了铁匠房”的传说。遗址占地约 600 平方米,由于废弃时间长,原有的马站房屋均已倒塌拆除,现仅存部分地基石脚及从房基前经过的一段石板路。

    大坝小花桥:位于腾冲界头花桥村西南侧的滥坝河上,为古道跨越该河的主要桥梁。据了解,桥始建于明代,原为木梁风雨桥,上有木雕梁架和桥栏,故名“小花桥”。之后各代屡毁屡修,相继沿用。至民国后期古道被废后才逐渐衰落,桥亭桥栏相继塌毁,现仅存桥墩和桥面。实测结果,桥长14.7 米、面宽 2.5 米、净跨 11.5 米、墩高 2.5 米,由于长期缺乏修缮维护,今桥面的 6 根巨梁及面板多已糟朽,勉强可供少数人畜通行。

    永安老吊桥:位于腾冲界头永安街西 1 公里龙川江上,为古道从界头经永安前往腾冲过龙川江的主要桥梁之一。据民国《腾冲县志稿》记载,桥创建于清代以前,初为藤桥,毁修不一。清光绪十三年(1887 年)腾越厅同知陈宗海倡建木桥,寻毁。民国八年(1919年)里人李其富等集资改建铁索吊桥。二十六年(1937年)由李根源授意里人吉运春筹资再度改建为新式钢缆吊桥,从此沿用下来。桥总长60.6米,净跨44.8米,桥面宽2.3米,高于水面 4.3 米。至 1963 年腾北公路建成通车,该桥被下游 50 米处新建的公路桥所取代。之后,因无人管理,缺少维护,桥于 2007 年被暴涨的江水冲塌西墩,有一半支架及缆索坠入江中。

    野猪箐木悬臂桥:位于腾冲曲石箐桥村东南约 300 米处的龙川江上,为古道从永安龙江东岸直下千双转西前往曲石的主要过江通道。据史籍记载,早在明末清初就由当地乡村在此兴建铁索吊桥以供人马通行,后在清末回汉战争中被烧毁。清光绪初年,时任腾越厅同知陈宗海受命整治战后乱局,恢复发展地方经济,乃于光绪八年(1882 年)捐资重建铁索桥,以成就惠民功德之意命名“成德桥”,前后沿用数十年。1942 年滇西抗战爆发后,地方军民为阻止日军进攻腾北抗日根据地而主动将其炸毁。1945 年抗战胜利后,为有效解决古道交通难题,恢复发展地方经济,在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倡导和乡绅吉运春的主持下,利用当地木材资源丰富且相关技术比较成熟的有利条件,于 1948 年集资将其改建为悬臂式木拱桥,长期相沿维护,使用至今。桥以当地所产秋木为原料,利用杠杆原理,将巨大的圆木并排相叠,逐层延伸,形成桥拱。并于其上架梁柱、铺木板建盖雨棚。两端各设一亭,形成两亭一拱的彩虹之势。桥总长 40.65 米、净跨 28 米、拱高 12.2 米、面宽3.3米。整桥用料优良、结构严密、样式美观,是目前滇西地区不可多得的桥梁形式之一。

    曲石向阳桥:位于腾冲曲石乡政府西南 4 公里向阳村西侧龙川江支流灰窑河上,为古道上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古桥之一。古桥所在的向阳村一带,地势低洼,江面宽阔,素为腾北古道由界头经曲石前往腾冲城的主要过江通道。早在汉晋古道形成之际,就有人在这里搭建木桥以供通行。明代初年大军开边,曾由腾冲军民指挥使司组织修建铁索吊桥,沿用数代。清初桥毁,里人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 年)捐资重修,并于南岸山头建龙神祠以为护佑。至清末回汉战争时又被烧毁。光绪初年,腾越厅同知陈宗海奉命整治战后乱局,恢复发展地方经济,乃于光绪五年(1879年)捐资重建铁索桥,历七年而成,时以永镇江河之意更名“镇龙桥”。新桥落成之际,云南巡抚杜瑞联为之题词“功占利涉”以示表彰。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大古桥的承载能力,腾冲县政府于 1950 年将其改建为钢缆吊桥,并恢复旧名“向阳桥”。桥为北—南走向,以两根钢缆加墩铆实悬吊而成,总长48.3 米、净跨 44.1 米、桥面宽 4 米、高于江面 7.5米。桥体结构紧凑严密,造型样式宏大壮观,现仍为当地村民日常往来的过江通道。

    (二)保腾古道中线

    据史载,古道最早开辟于汉晋时期,是为永昌郡向西经略古滇越(今腾冲、德宏)之地的通道之一。唐代中期南诏王阁罗凤“西开寻传,南通骠国”之际设为官营驿道,组织军民进行了大规模扩修铺设,作为之后自永昌节度向西扩设軙(音chen)化府(今腾冲)和丽水节度(今缅北密支那以东一带)及与缅印各国开展经贸交往的主要通道。因沿途环境恶劣,时有河赕(大理)贾客传唱的歌谣“冬时欲归来,高黎贡山雪;秋夏欲归来,无那穹赕(潞江河谷)热;春时欲归来,囊中络赂绝”,反映了往来行程的艰辛。元代驿道改走南线蒲缥道后,古道虽被改为民用,但因后者所经的怒江坝瘴疠更为严重,仍有不少商客选择走这条古道。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保腾公路通车后,才被最终废弃,前后沿用了 1800 多年。线路东起保山古城,从仁寿门向西翻石马山,经青岗坝、乌头塘下杨柳街,转西北过河湾、鱼塘、鲁村之后,跨怒江双虹桥西上高黎贡山,经烫习、大鱼塘(大塘子)、罕弄、旧街、黄竹河、黄心树至南斋公房,翻垭口下山,经雪冲洼、岗房、林家铺、杨家寨、江苴古镇转南过龙川江,至曲石街与保腾古道北线相交,再转至腾冲城,线路里程约 180 公里。沿线已知的历史遗迹共20余处,其中保存较好的有17处:

    石马山古道石板路:位于保山城西 10 公里石马山垭口西侧山梁上,西距汉庄青岗坝村约 3 公里。据史载,该古道最早形成于汉晋时期,唐宋时曾由官方组织铺设为石板路,是当时从保山前往腾冲的官营驿道主线路。元代驿道改走南线蒲缥道后转为民用,至今仍为青岗坝村民出入保山城的主要通道。道路为东西走向,长约 300 米,以石块铺筑而成,宽 2~3 米,除局部自然坍塌外,大多数路面保存完整。

    青岗坝西山古道石板路:位于隆阳汉庄青岗坝村西 3 公里西山山梁上。据史载,该古道最早形成于汉晋时期,唐宋时曾由官方组织铺设为石板路,是当时从保山前往腾冲的官营驿道主线路。元代驿道改走南线蒲缥道后转为民用,至今仍为青岗坝村上山放牧、砍柴的通道。古道东起青岗坝西山梁上,向西北环绕山顶,至与杨柳乡交界的乌头塘垭口止,长约 7 公里。路面多以石块铺设,宽 2~3 米,除个别地段自然坍塌外,多数路面保存完整。

    芒宽双虹桥:位于隆阳杨柳鲁村与芒宽烫习村交界的怒江河谷上,是保山至腾冲古道中线过怒江的主要通道。桥利用江中巨礁架成双孔,远看如双虹凌空,故名“双虹桥”。据《永昌府志》记载,该桥原为“潞江渡”,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元明时设官厅管理,长期以木船竹筏渡人。因怒江水流湍急,时有翻船事故发生。为减少危险,乃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由永昌知府陈孝昇倡捐修建铁索吊桥,经年而成。之后各代,屡毁屡修,长期沿用不衰。1942 年 5 月滇西沦陷,桥被我方守军拆除以阻止日军东侵。1944 年 5 月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桥被修复,成为我第五十三军过江攻夺高黎贡山的主要通道。实地调查,桥为三墩两孔铁索桥,总长162.5米。其中,东桥跨江水主流,由14 根铁链组成桥身,净跨 38 米、面宽 2.8 米、高于水面14米。西桥跨江水副流,由14根铁链组成桥身,净跨 38 米、面宽 2.8 米、高于水面 12 米。整桥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是古道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桥梁。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塘子抗日战场遗址:位于隆阳芒宽百花岭大鱼塘(史称大塘子)村东麻栗山一带,为古道上已知战争规模最大、遗迹分布最广的抗日战场之一。战场西靠高黎贡山主脉,东临万丈深渊的双虹桥峡谷,素为高黎贡山南斋公房东坡古道的交通要隘。1943年日军扫荡腾北,占领高黎贡山后,曾派1000多人组成的“黑风部队”驻守该地,构筑大量坚固工事与我守军隔江对峙,并不时下山至江边一线抢掠骚扰。1944 年 5 月中国远征军第五十三军渡江反攻,在这里遇到日军的顽强阻击,历经半个月的反复强攻,终于在美军飞机和东岸炮火的支援下,将守敌击溃,打开了反攻高黎贡山的通道。现存的战场遗址,西起大渔塘东侧的麻栗山主峰打鹰墩,东至双虹桥西岸的烫习大尖山,东西纵距约 7 公里,南北横距约2公里。区内有大小山峰共7座,分别对双虹桥至大渔塘之间的主、支两线古道形成俯控夹峙之势。具体又可分为烫习大尖山两峰的一线阵地和麻栗山打鹰墩、大营盘、小营盘、防风山一带的二线阵地。目前可见遗迹主要是当年日军修建的明碉暗堡、环形战壕,大小掩蔽部、各种射击掩体及远征军反攻留下的大量弹坑和进攻通道等遗迹,分布范围在1.5万平方米以上。

    百花岭古道石板路:位于隆阳芒宽汉弄村(高黎贡山保护区百花岭保护站)至高黎贡山东坡二台坡一带山梁上,为保腾古道中线高黎贡山段保存较好的路径之一。据了解,该古道最早形成于汉晋时期,唐宋时期作为南诏大理国官营驿道扩修为石板路。元代驿道改走南线后,长期作为民间商道使用,直到 1952 年保腾公路通车后才被废弃。古道东起汉弄村,向西延伸至高黎贡山山腰二台坡,总长约 6 公里。路面均以石块铺筑,宽2米左右,除少数地方稍有坍塌外,多数路面保存完好,现已被高黎贡山保护区列为旅游探险线路之一。

    旧街马站遗址:位于隆阳芒宽罕弄村(百花岭保护站)西 4 公里旧街山梁上,为保腾古道中线马帮歇脚站之一。据了解,马站可能出现于唐宋时期。明代以来,先后有段、范、滕三家汉族商民在此开设马店商铺供往来商旅歇脚,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古道被废后才迁至山下汉弄村居住。马站坐西向东,依地形分上、中、下三台建房设站,古道自东向西从站房前穿过,形成一条山间小街。街址东西长 29 米,南北宽 26 米,面积 750 余平方米。虽然废弃时间较久,但三姓原有的房屋地基和街道路面仍保存完整,现已被高黎贡山保护区开辟为古道旅游景点之一。

    黄竹河马店旧址:位于隆阳芒宽罕弄村(百花岭保护站)西 12 公里的黄竹河北岸台地上,为古道上的马帮歇脚站之一。据了解,马站最早可能设置于唐宋时期,明代以来曾有商民在此建店供马帮歇脚,直到 1952 年古道被废弃后才迁往他处。遗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 100 平方米,基址上原有房基石脚等遗迹,近因开发旅游需要,由高黎贡山保护区管理局筹资重建,并命名为“黄竹河驿站”。新房为单层瓦屋,石墙架梁式结构,占地面积 28 平方米,院东侧以多级石阶连接古道,为游人往来歇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黄竹河石拱桥:也称“永定桥”,位于隆阳芒宽汉弄村(百花岭保护站)西约 12 公里黄竹河谷地上。为古道穿越高黎贡山腹地的重要交通要隘。桥址地处深山,沟谷深陷,早在唐宋时期就建有木桥,但因环境阴暗潮湿,木不耐久,屡修屡毁。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腾冲江苴明善堂善士出面,组织当地绅商李生道、廖静慧等捐资将其改建为石拱桥,取名“永定桥”以求永固。桥为南北走向,依两岸巨石砌墩,拱高9米、净跨7.6米、面宽3米。桥北 30 米大树下建有一座小型神龛,龛前立一石碑,记录了当年捐资建桥的经过及功德名录,为了解古道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死亡谷槽谷路:位于隆阳芒宽罕弄村(百花岭保护站)以西约 14 公里高黎贡山东坡死亡谷一带山梁上。据了解,古道最早形成于汉晋时期,迄今已有 1800 多年的历史。由于地表结构为含沙土,质地疏松,经千百年人马践踏加上雨水冲刷,路面不断下陷,较两边的坡地形成了很深的槽谷。路径总长约700米,路面一般宽1~2米,低于地表3~5米,由于废弃时间较久,两侧森林茂密,不仅在路面上堆积了大量枯枝败叶,且在上空形成一个密不透光的路盖,人行其中,光线阴暗,人称“死亡谷”,是古道上少见的特殊路段之一。

    换米处马站遗址:位于隆阳芒宽汉弄(百花岭保护站)西约16公里高黎贡山东坡换米处山梁上,西距南斋公房垭口约6公里,为古道上的马帮歇脚站之一。据了解,马站最早形成于明代。民国年间曾有两户商民在此经营马店,因常有腾冲江苴乡民挑米到此与百花岭等地乡民交换蔗糖、烟叶等物,故名“换米处”。1952 年古道被废后,商民迁往他处,房屋坍塌,仅存基址。遗址坐西向东,依地形分上下两台,各有房基一座,占地面积约 120 平方米。古道自东向西从台前穿过,形成一条可供歇脚交易的街场,当年商民换米交易当在此进行。遗址现已长满树木,但房基、街场痕迹仍清晰可辨。

    南斋公房遗址:位于隆阳芒宽罕弄村(百花岭保护站)以西约 22 公里的高黎贡山南斋公房垭口东侧台地上。台地海拔 3160 米,地扼保腾古道中线翻越高黎贡山的交通要隘。据史载,早在唐代中期南诏王阁罗凤“西开寻传”时,就在这里设站控制交通。又据调查得知,明代初年,腾冲江苴明善堂僧人在此建庙救助古道过往行人,与古道北线的北斋公房相对,取名“南斋公房”。此后,历经不断维修管理,前后沿用数百年。1942 年 5 月,日军占领滇西,曾一度被中国远征军用作腾北游击战的人员物资中转站。1943年日军占领高黎贡山后被用作兵房住所。1944年中国远征军大反攻时遭战火摧残,之后即被废弃。1997 年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为开发古道探险旅游,将其移至东下侧50米处另建,原地仅存遗址。遗址坐西向东,南北长 23.5 米,东西宽 6 米,面积为 140 平方米。东南侧有石级与过山古道相连,基址上可见墙脚基石等物。后侧土坎下有一石块镶砌的水井,有水自井中溢成一条小溪向路边流去。

    南斋公房垭口抗日战场遗址:位于隆阳芒宽汉弄村(百花岭保护站)西约22公里高黎贡山南斋公房垭口一带。山口海拔3170米,东西纵深约150米,是保腾古道中线翻越高黎贡山的最高控制点。1943年日军扫荡腾北,沿古道夺占垭口后,曾修筑大量碉堡工事长期驻守,作为东下百花岭大塘子与我国远征军隔江对峙的主要依托。1944 年 5 月中国远征军第五十三军渡江攻夺大塘子后,派一一六师3个团沿古道对该地实施围攻,经过近一个月的冒雨血战,反复争夺,于 6 月中旬将守敌数百人全部击溃,夺回了该天险要隘的控制权。现存的战场遗址,分布在垭口两侧的山梁上。可见遗迹主要有当年日军修建的地堡、战壕、射击掩体及远征军反攻时的大量弹坑等,分布范围约 1200 平方米。由于平时来往人员不多,多数遗迹保存完好。

    南斋公房垭口远征军碉堡:位于腾冲曲石江苴村东北约 25 公里的南斋公房垭口西侧雪冲洼头,为目前古道上保存完整的远征军碉堡之一。碉堡所在地海拔 3149 米,依地势坐东朝西,居高临下,对山下的雪冲洼古道形成俯控之势。1942年 5 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滇西沦陷,为阻止日军翻山进攻保山,远征军预备二师在此修建碉堡驻守。1943年初,日军进攻高黎贡山,在这里遭到我守军顽强阻击。为夺取该天险要隘,乃从当地抓来向导带路,从垭口西北侧的犁头尖抄小路上山,乘夜对我守军实施袭击,我数十官兵猝不及防,全部阵亡。实查得知,碉堡用钢筋混凝土浇铸成六边形,高2.13米,最大直径3.1米,壁厚35厘米。历经60多年的风雨,整体保存完好,现已被高黎贡山保护区开辟为古道游路上重要的观光凭吊景点。

    南斋公房西坡古道石板路:位于腾冲曲石江苴村东北约 20 公里的南斋公房西坡雪冲洼山谷中,山谷地势东高西低,两边山崖夹峙,丛林蔽日,地形极为险要。据史载,古道最早开辟于汉晋时期,唐宋时扩修铺筑为石板路,长期成为南诏大理国统治者经略腾冲及以西地区官营驿道主线路。元代以后,随着南线城门洞驿道的开设而改为民用,直到 1952 年保腾公路通车后才被废弃。路径东起高黎贡山南斋公房垭口,向下延伸至山谷末端的西坡岗房止,全长约 8 公里。道路多以人工开凿铺筑而成,一般宽 2 米左右,由于山势陡峻,多数路段在山崖间曲折蜿蜒而行,留下了雪冲洼、高脚崖、大理仔撑腰石等多处险要景观,被认为是古道上最能考验人们意志和耐力的代表性路段。

    南斋公房西坡岗房遗址:位于腾冲曲石江苴村东北约 14 公里的高黎贡山岗房坡山梁上。地势北高南低,对从山梁前穿过的古道形成俯控之势。据了解,早在唐宋时期就曾在这里设置关卡以控制行人。元代古道改为民用后,仍于其地设岗房税卡对往来商旅课以税厘。1943年日军占领高黎贡山后,一度将其用作南斋公房据点与江苴后方之间的人员物资转运站。1944 年 6 月中国远征军反攻时被日军烧毁,仅存遗址。遗址坐北向南,依地形分左右两台。左台为岗房地基,用毛石筑成,高 1.2 米,面积 32 平方米,前面有五级石阶与古道相接;右台为拴马坪,地势与古道持平,系利用路边缓坡扩挖而成,面积约 50 余平方米。由于废弃时间较长,遗址地面长满荒草。

    五道河风雨桥:位于腾冲曲石山脚村东边山麓的五道河上,西南距江苴古镇约5公里,为南斋公房古道下山进入江苴坝子的主要桥梁之一。据村民介绍,桥最早修建于明代,此后各代均有复建,1943年因山洪暴发被冲走。1946年抗战胜利后,为继续沟通古道交通,由当地九一甲四村合力重建为风雨桥,沿用数十年,近因下侧的公路桥建成通车而被废弃。桥为木梁平板风雨桥,利用河堤巨石支砌桥墩,上搭6根粗大秋木为梁,横钉方板形成桥面。桥上架五排梁柱形成桥亭。桥总长 13 米,桥面宽 1.92米,高于水面2.8米。因长期无人管理,现已部分朽坏并整体向西北倾斜,亟待予以维修保护。

    江苴驿古街道:位于腾冲曲石江苴主村落内,为保腾古道中线南斋公房西坡主要驿站所在地。据史载,驿站最早由唐代南诏王阁罗凤“西开寻传、南通骠国”所设。此后长期成南诏大理国统治者经营永腾驿道的重要基地。元代以后,虽然驿道改行南线,但从此线往返马帮行人并未减少,由此带动驿站商贸活动的长期繁荣,逐渐发展成为古道上一个重要的商业集镇。集镇现有居民 200余户,1000余人。村子依地形坐东向西,古道自北向南横穿寨心,两侧居民临路建房,夹路成街。街道总长354米,宽5~6米,路面均以石块铺筑,中设路轴以利通行。街道两侧共有店铺 31 幢,均为传统中式瓦屋。据了解,过去曾有专门的马店客栈6家,各类百货、餐饮、土杂、粮油店 20 余家,常年人流不断,生意兴隆,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古道被废后才逐渐冷落下来。古街现基本保存完好。

    (三)保腾古道南线

    据史载,古道最早可能形成于汉晋时期,为三国诸葛亮南征的主要行军线路。时因战略需要,曾于中途海拔最高的高黎贡山城门洞分水岭建“诸葛亮城”,作为西出腾冲、南控龙陵的主要交通要塞。之后,因古道途经的潞江坝气候炎热,瘴疠肆虐,较少有人从此路通行。元代云南行省纳速剌丁征缅定边后,考虑到该线路沿途地势较怒江上游的北、中两线平缓且里程较短,乃将其列为通缅驿道主线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扩修开发,并于沿途设置蒲缥、八湾(今坝湾)、橄榄寨几大驿站予以管理。此后,历经明清两代不断地扩修改建,苦心经营,长期成为我国历代中央王朝经略滇缅、控制边服的主要战略通道。之后,至 1952 年保腾公路建成通车,才最终被废弃,前后沿用 1600 多年。线路东起保山古城,向西南经汉庄盈水上蒿子铺,翻冷水箐下蒲缥、马街、打板箐、盘蛇谷、马料铺,至道街分早晚两线过怒江。其中,早期(清道光以前)线从道街向西南经老渡口过江,转西经金堂寨、小平田、坝湾上高黎贡山,经磨盘石、石梯寨、蒲蛮哨,至山顶城门洞分水关转西北风吹坝下山,经太平铺、竹笆铺,至芒棒桥街村止;晚期(清道光以后)线从道街往西北从惠人桥过江,向西经潞江摹卡、香树村上高黎贡山,经禾木树、魏家寨、象脖子,至山顶大风口向西过黄竹园铺分水关,下山至太平铺与早期段相交。或由大风口转西北石门坎下山,经小平河、三岔洼、二台坪、大蒿坪、崖子脚、中寨至桥街村与早期段相交。两线相交后往西过龙江桥,经橄榄寨、黄草坝、甘露寺(赤土铺)、芹菜塘、玉璧铺至腾冲城止。单线里程约 160 公里,复线里程约220公里。沿线已知的历史遗迹共40余处,其中保存较好的有34处:

    豁免蒿子铺额外杂派徭役告示碑:碑存隆阳汉庄蒿子铺一赵姓村民家中,为古道上现存重要的驿站业务管理碑记。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月保山知县史建中颁布,蒿子铺铺头杨逢田,铺夫赵文海、杨早等人刻立。碑为青石质,长方形,高93 厘米、宽 60 厘米,由于保管不善,现已破为两半。碑正文直书阴刻 17 行,计 700 余字。主要记述县府同意废除蒿子铺额外杂派徭役,专职从事公件驿递业务的理由及对铺户的职责要求等史实,对研究了解古道的邮驿发展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冷水箐西坡古道石板路:位于隆阳蒲缥冷水箐垭口西下侧,为保腾古道南线保存较好的路段之一。据了解,该段古道最早可能开辟于三国时期,元代改设为官道后,曾于明清两代做过多次扩修铺设,长期沿用不衰,直到 1952 年保腾公路通车后才被废弃,迄今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路径东起冷水箐西山垭口,向西沿蒲缥东山曲折而下,至坡脚黑山门大花桥止,全长约 6 公里。其中以上端的七十六磴坷和中下段的木头桥两段保存较好,路面均以石块铺筑,宽 2~3 米,缘山势左折右转,蜿蜒而下,气势颇为壮观。由于长期人马践踏和雨水冲刷,多数路石光滑发亮,有成串的马蹄印痕存留其间。

    黑山门古道石拱桥:位于隆阳蒲缥东山黑山门山洼中,东接冷水箐古道石板路,西去蒲缥古镇6 公里,为古道上保存较好的古桥梁之一。据史载,桥始建于明代,初为木架桥,其上建雨棚护栏,时称“大花桥”。清代中期扩修古道时改为石拱桥,仍用原名。桥为东西走向,跨山洼而建,总长17.1米(含引桥),面宽2.5米,桥涵高6.4米,净跨6米。目前除桥栏局部残损外,整桥基本保存完好,为当地村民上山种地放牧提供了便利。盘蛇谷古道石板路:位于隆阳蒲缥马街与潞江道街村之间的盘蛇谷峡谷中。其地左右为陡坡悬崖夹峙,谷底窄逼深陷,古道在窄谷间左转右旋,蜿蜒如盘蛇之状,故名“盘蛇谷”。据史载,该古道最早开辟于三国时期,民间盛传为诸葛亮火烧藤甲军之地。元代以后,随着潞江坝的开发和对外交往的开展,曾多次组织军民扩修铺筑,长期成为云南通缅驿路的重要通道,直至 1952 年保腾公路通车后才最终废弃。古道东起马街打板箐,西至道街马料铺山洼口,全长约6公里,路面多以人工在悬崖间开凿铺筑而成。路面一般宽2米左右,左右两侧崖壁陡峭,怪石丛生,沿途有哑泉、小庙房及泡石灶马帮歇脚站等遗迹。为古道上地势最为险恶、遗存最为丰富的路段之一。

    哑泉石刻:位于隆阳蒲缥打板箐村西约 1 公里的盘蛇谷上端,系古代提醒行人勿饮哑泉的警示石刻。盘蛇谷两山夹峙、谷窄箐深,相传为三国诸葛亮南征火烧藤甲军之地。谷地路边原有一泉,水色青黑,草虫不生,据说当年诸葛兵丁过此,不慎饮用,即变哑致死。清代嘉庆年间腾越厅同知尹里布扩修古道,曾于泉边立碑,称“此为哑泉”以警世人。光绪年间,又有永昌乡贤李实仁(字景山)在此添刻警语“此名哑泉,不可饮也”。历经百年变迁,今哑泉已经干涸,尹里布刻碑也不知去向,仅有李实仁石刻尚存崖间。石刻利用泉边悬石题写,幅面为冠盖形,高 63 厘米、宽 45 厘米,石刻之上有人工雕凿的飞檐屋面遮挡风雨。石刻正文直书 3 行 8 字,落款为“光绪乙已冬立,景山奉告”10字。

    泡石灶马帮歇脚站:位于隆阳道街马料铺以东约 4 公里盘蛇谷古道边一台地上。台地纵长 15米,横宽约 8 米,面积 120 余平方米。东侧有一质地疏松的巨石,前人在石上凿一大型灶洞,可供烧火做饭。石下有一平台,可置放炊具。据了解,该地因位置介于道街和马街之间,早在元明时期,就被往来马帮用作中途歇脚午炊之地,并长期沿用下来,直至古道被废。由于地处深谷,少有人到,原有的歇脚场、栓马石、灶洞和置物台均保存完好,是古道上难得一见的马帮生活遗迹。

    “登石临流”石刻:位于隆阳道街盘蛇谷口古道边一天然巨石上,巨石高出地面约 3 米,登石观望,近可临盘蛇河流的深邃沟谷,远可望怒江道街段的滔滔激流。前人为此在石上题写了“登石临流”四个大字以述其景。石刻双勾直书两行,字幅高 54 厘米、宽 66 厘米。行书字体狂放潇洒,有一定的艺术韵味。由于风雨剥蚀,年代落款已无从辨认。

    豆地坪远征军碉堡:位于隆阳道街村老渡口东北的豆地坪台地上,为古道上现存较好的远征军抗战遗迹之一。1942 年 5 月滇西沦陷后,中国远征军为防止日军从潞江坝偷渡过江而修建,主要控制道街老渡口至上游惠人桥一带江面。碉堡以钢筋混凝土浇制成六边形,高 2.3 米,单边宽 1.9米,最大直径 3.6 米,壁厚 55 厘米。碉堡前三面临江,中上部各设一斗状射孔。后三面靠山,现为耕土填埋。从射孔内窥,可见后侧有一明显的门洞。据村民介绍,碉堡修好后,曾有一个排的远征军在此轮番驻扎,多次对试图渡江偷袭的日军进行扫射,为确保东岸道街等地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道街老渡口及碑记:位于隆阳潞江道街村西南1.5公里怒江上,为保腾古道南线早期段过怒江的主要通道。渡口东岸为道街村农地,西岸为云南农科院潞江热作所甘蔗试验地。据了解,渡口最早开辟于三国诸葛亮南征之际,时因气候炎热、瘴疠肆虐而少有行人。元代以后,随着潞江坝的开发,被列为云南入缅驿道的主要通道,设军户税卡在此摆渡收税。明代开边,又增设渡田予以长期经营,并一度在西岸开街设市作为古道上的一个重要中转站。现存清道光年间江西客商公立的“渡口公田碑”记录了这一史实。清道光十九年(1839 年)惠人桥建成,驿道改从上游过江后被废弃。渡口江面宽约 180 米,由于耕作破坏,两岸码头及相关管理设施均已不存,仅有渡口公田碑为当地热作所收存。

    禁止骚扰塘子驿站告示碑:位于隆阳潞江芒棒村原塘子驿站故地一大青树下,为古道上有关驿站管理经营状况的重要资料之一。清道光二年(1822 年)永昌知府尹里布颁发,潞江塘子寨驿站刻立。碑为青石质,冠盖形,通高 1.1 米,宽 0.52米。碑额书刻卷云太极图案。碑文直书 16 行,计500 余字。全文书刻了当年永昌府关于保护塘子驿站公有财产,禁止“不肖人役”滥索滥给,扰乱驿站正常业务的告示内容,为了解当时古道驿站的经营管理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碑于 1984 年公布为隆阳区(原保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磨盘石古战场遗址:位于隆阳潞江坝湾街西南 5 公里高黎贡山东坡磨盘石斜坡上,为清代初年李定国与吴三桂决战之地。坡地西高东低,最大坡度约 60°,从山脚至山头约 5 公里,最大宽度约 1 公里,地形分上中下三台。古道从东北向西南斜绕而上,穿越山腰三级台地而达山顶,素为保腾古道交通的天险之地。清初顺治十六年(1659年)一月,南明永历帝在名将李定国的护卫下西逃腾冲,吴三桂率数万清兵一路穷追不舍。为了挫败追兵的锋芒,李定国决定利用磨盘石的天险地形设兵伏击,但因手下谋士卢桂生投敌告密,反遭吴三桂利用优势兵力实施反包围,使得李定国手下骁勇善战的窦名望等数千精锐在一天内就被消灭,由此导致苟延十余年的南明永历政权迅速走向覆亡,在地方史上写下了令人悲叹的一页。至今在该山的多级陡坡台地上,仍可见到一些当年残留的战场遗迹及部分阵亡将士的土堆墓冢。

    城门洞分水关遗址:位于隆阳潞江蒲满哨村西约 4 公里的高黎贡山分水岭东侧一带,为保腾古道南线早期段翻越高黎贡山的主要关隘设施。据《新唐书》记载,古关最早形成于三国诸葛亮南征之际,时因战事需要,曾于高黎贡山山顶筑城镇守,一夜而成,史称“诸葛亮城”。又因将关卡按城门样式筑在古道必经的分水岭垭口上,形成一个门洞孔道,故后人也称之为“城门洞”。元初征缅,曾组织人力进行过大规模扩修,是该时期云南通缅驿道上最重要的关卡之一。明初平边,为加强对驿道的管控,再度于其地扩修关卡驿站,改称“全胜关”,长期驻兵把守。此后至清代道光年间,驿道改走大风口后,最终才被废弃。实地调查,古关遗存包括主关卡、兵房、烽火台和马站四部分。其中,主关卡横跨于分水岭垭口两山之间,原建筑为城门样式,现楼已坍塌,仅存门洞两侧用石块和城砖支砌的基座,座各高2.2米、宽3.15米,中间门道宽 3 米,门洞附近有大量散落的城砖、瓦片等遗物;兵房位于关卡东下侧山洼间,分上下两台,上为房基,下为天井,面积 120 平方米,现房屋已不存,仅见部分石脚和柱础;烽火台位于兵房东 50米处,为单体圆锥形,直径 3 米,现炉膛已坍塌,仅存石脚;马站位于烽火台东 60 米处,范围东西长40 米,南北宽 30 米,上有房屋 6 间,横向排列为 3个院落,因年久月深,房屋已不存,但台基石墙仍清晰可辨,尚可窥见当年马站的布局和规模。

    城门洞西坡古道石板路:位于腾冲芒棒大蒿坪村东南约 5 公里的高黎贡山西坡一带山洼中,为城门洞古道翻越高黎贡山的主要路段之一。据史载,古道最早形成于三国诸葛亮南征之际,元初设为通缅驿道后,逐步扩建为石板路。至清代道光年间驿道改走大风口、黄竹园后被局部废弃,民国初年又改走大蒿坪后被全部废弃,前后沿用时间 500 余年。古道东起城门洞分水岭西北的风吹坝垭口,向西沿山洼曲折而下,经太平铺、竹笆铺、大栗树至桥街村止,长约 20 公里,目前除大栗树以下路段被村寨公路破坏外,其余均保存完好。路面均以石块铺筑,靠山一侧留有明显的排水沟道,具有较强的抗灾保通能力。由于废弃时间长,道路沿线丛林密布,风景幽雅。

    太平铺烽火台:位于腾冲芒棒大蒿坪村东南约 5 公里的太平铺台地上,为原太平铺驿站附设的一处军情报警设施。驿铺始设于明,清代以后曾多次维修,为驿道自潞江翻越高黎贡山后的一个重要歇脚站。民国初年,驿道改走大风口、小平河后,驿铺被废,房屋坍塌,仅剩烽火台。烽火台位于铺址南侧一人工筑砌的高台上,台基面积 50平方米。台上设烽燧三个,坐北向南呈横向排列,各燧均以毛石砌成圆锥形,下为炉膛,上为烟孔,燧高1.55米、底径1.4米、顶径0.5米。历经多次修复,各燧现保存完好,填薪点火,仍可见束束烟柱冲天而上,具有良好的报警效果。该烽火台于1988年公布为腾冲县文物保护单位。

    竹笆铺遗址:位于腾冲芒棒桥头村东约 7 公里竹笆铺自然村内。为保腾古道南线早期段翻越高黎贡山的重要驿铺之一。据史载,驿铺始设于明代,时以李、杨两姓军户驻守,原建有塘房、哨楼和烽火台等设施,民国初年驿道改走大风口北线后,驿铺被废,守铺军户落籍为民。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设施逐渐坍塌拆除,今仅存哨楼和烽火台的部分遗迹。其中,哨楼位于村头一居民院中,上部建筑已毁,现存一石砌基座,长 5 米、宽4 米、残高 0.8 米;烽火台位于村中一圆形土丘上,以毛石筑台上支砌而成,原为3个,现存2个,完整者高1.3米,底径1.6米,形状规格均与太平铺烽火台相似。

    惠人桥遗址:位于隆阳潞江道街村西北 2 公里的怒江上,南距原道街古渡约 1.5 公里,为保腾古道南线晚期段过怒江的主要通道。据民国《保山县志稿》载,古桥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由永昌知府周澍组织腾越厅绅商明清宠、马如灏、朱大椿等人捐资修建,历 3 年而成。桥利用江中岛礁建成三墩两孔,中墩“以巨石垒之,周围广四十余丈、环以墙,两岸以铁索横贯于中,墩高五丈二尺,悬空飞渡,南北两岸各建以厅,中铺以木板,左右翼以栏杆”。整体结构协调坚固,气势雄伟。此后,曾先后4次由地方政府组织重修,直到1952年保腾公路通车,改从下游新建的东风桥过江后才被废弃。原桥总长193米,东桥净跨约75米、西桥净跨57米。由于缺乏保护意识,桥于1958年被拆去全部铁链,当做大炼钢铁的成果上交,仅存以条石筑砌的三个桥墩。其中,东墩为半圆形,纵径14米、横宽 41 米、高于水面 11.5 米;中墩为舟船形,纵径43米,横径19米,高于水面11.5米;西墩为长方形,纵长 25.7 米、横宽 13.5 米、高于地面 3.8 米。各墩前端均为券洞桥门,中间设有桥亭。该桥为目前已知古道上建设规模最大、跨度最长的铁索吊梁,今虽已残断,但从现存的桥墩看,仍可窥见当年的雄伟气势。1984 年公布为保山县(今隆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禾木山抗日战场:位于隆阳潞江香树村西约4 公里高黎贡山东坡禾木树山梁上。山梁呈西东走向,前端山梁山势陡峻,对山脚香树村至惠人桥一带古道形成俯控之势。1942 年滇西沦陷后,日军曾在这里修筑大量碉堡工事,与我守军隔江对峙。1944 年 5 月我远征军渡江反攻高黎贡山,在这里遇到日军的顽强阻击。历经一个月的反复激战,终于 6 月中旬将守敌击溃,打开了反攻高黎贡山南线的第一道大门。现场调查得知,当年的抗日战场,主要分布在山梁前端及南侧的古道沿线,遗迹分布范围东西长约 500 米,南北宽约 100 米,可见遗迹有当年的日军修建的山顶碉堡、大型隐蔽部及环形战壕。此外,还有当年远征军反攻作战的大量进攻掩体及炸弹坑等。

    禾木树马站遗址:位于隆阳潞江香树村西约6公里高黎贡山东坡禾木树山梁后侧,为保腾古道南线晚期段翻越高黎贡山的主要马站之一。其地原为禾木树村,清道光年间该段古道开通后,曾在村口设有驿站。民国初年改由民间经营,先后有苏、黄、陈三姓人家设店接待往来马帮。1952年保腾公路通车,古道被废,店主迁至山下香树村改事农业,建筑也随之朽坏。实地调查结果,现存马站遗迹主要有两家,均位于村头古道边,依地形坐西向东。其中,上侧一家占地约 1 亩,目前仍存正房、北厢房破屋及马厩旧址等遗迹;下侧一家面积稍小,现存正房基址和石铺院场等遗迹。由于无人管理,旧址内长期长满杂草。

    蛮猛寺遗址:位于隆阳潞江坝湾街西北约 4公里的高黎贡山东坡蛮猛山上,北距禾木树驿站约 500 米,为保腾古道南线晚期段禾木树至坝湾支线上较重要的寺庙兼马站之一。据碑刻载,寺因地居蛮猛山而得名,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后因规模偏小,不能适应古道行人歇宿膜拜的需求,乃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潞江土司线庆祥组织扩建,并从此沿续下来。1952年古道被废后,寺院随之衰落,至 1969 年“破四旧”时被人为拆毁。寺址占地约 2 亩,依地形坐西向东,周围用石墙圈围,建筑依地形布设为山门、前厅、中厅、正殿四进三院,原有房屋大小共 13 幢,由于人为破坏,多均已不存,除正殿和南北厢房用简易铁皮重建外,其余仅见残墙和地基。寺址内现立有碑刻 2 方,一为清宣统年间的修复碑记,一为清光绪九年(1883年)的裁革云南全省驿站夫马差役告示碑,均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裁革云南全省驿站夫马差役告示碑:位于隆阳潞江坝湾村西北 4 公里高黎贡山东坡蛮猛寺内。清光绪九年(1883 年)云贵总督岑毓英、云南巡抚杜瑞联颁发,潞江土司线永福刻立。碑为青石质,圆顶长方形,高126厘米、宽80厘米,现上部稍有残损。碑文共 300 余字,包括告示全文及云南布政使唐炯的刻立通知两部分。内容主要阐述当年关于裁革云南全省驿站夫马差役,减轻古道沿途人民负担的理由及相关裁革规定等史实,是了解当年古道驿站管理变迁历史的重要资料。

    小松园日军阵地遗址:位于隆阳潞江香树村西 20 公里高黎贡山东坡小松园山顶上。其地西靠高黎贡山主脉,东临象脖子老寨,素为古道上的通行要隘。1942 年日军占领高黎贡山后,曾在这里修筑大量工事,常驻一个小队的兵力,作为前方禾木树阵地与后方橄榄寨据点间的中转联络点。1944 年 6 月我远征军渡江攻夺禾木树阵地后,日军因兵力单薄,仅作短时间抵抗后即撤往腾冲,阵地设施得以完整保存。实地调查结果,阵地主要分布在山顶的东、南两侧,范围约 1000 平方米。具体分设为前后两条防线。可见遗迹有环形战壕两条,大型掩蔽部一座以及大量的射击掩体,猫耳洞和弹药室等。

    大风口东坡古道石板路:位于隆阳潞江香树村以西至高黎贡山大风口以东一带山梁上,为保腾古道南线晚期段翻越高黎贡山的关键路段之一。古道最初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系民间商旅为抄南线城门洞近路而开辟。道光十九年(1839年)潞江惠人桥建成后改设为官营驿道,并逐步扩修铺设为石板路,至 1952 年保腾公路通车后被废弃,前后沿用 100 多年。路段东起潞江香树村,向西上禾木树山,经禾木树马站、魏家村、象脖子、小松园、大松园至大风口止,全长约 30 公里。道路多为人工开凿铺筑而成。路面一般宽2米左右,靠山一侧留有明显的排水沟道,有一定抗灾保通能力。路径在山梁上曲折延伸,两侧浓林密布,风景尤佳。

    赵藩咏高黎贡山诗碑:立于隆阳潞江香树村西约 30 公里的高黎贡山大风口古道旁。民国元年(1912年)云南著名诗人、书法家赵藩撰,时任云南军都督府军政部长兼国民军第二师师长李根源书。碑为青石质,圆顶长方形,高 172 厘米、宽 66厘米。碑上镌刻赵藩当年过高黎贡山时口颂的七律诗三首。以深沉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对高黎贡雄伟气势和腾冲悠久历史的称颂感慨之情。碑刻字体为李根源早期楷体书法,结构严谨规范,风格刚劲飘逸,有大家气度。由于长期无人管理,碑现已被人推倒断为三截,但字迹仍保存完整。

    黄竹园古道石板路:位于腾冲芒棒大蒿坪村东约 12 公里的高黎贡山西坡黄竹园一带山坡上。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潞江惠人桥修通后,由腾越厅组织修建。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古道改走大风口—小平河后废弃,前后沿用 80 余年。路径东起黄竹园分水岭垭口接大风口古道,中经黄竹园铺、黄竹园马站向西延伸至太平铺与早期城门洞老路相交,长约 6 公里。古道路面均以石块铺筑,宽 2 米左右,道路两侧浓林密布,风景幽静,虽然废弃时间较长,但因水土保持较好,多数路段保存完整,为古道上有代表性的石板路之一。

    黄竹园铺遗址:位于腾冲芒棒大蒿坪村以东12 公里高黎贡山黄竹园垭口西侧,以其地盛产黄竹而得名。这里地居高黎贡山极顶,山高水险,丛林密布,为保腾古道南线晚期段翻越高黎贡山的主要关隘。据史载,铺塘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大风口古道开通后修建,时派铺兵 10 余人驻守控制。咸丰、同治年间滇西回汉相争时为乱兵所毁。光绪初年,腾越厅同知陈宗海整治恢复地方秩序,乃于其地重建塘铺,指定原龙川江驿丞派员驻守。民国十一年(1922 年),驿道改从黄竹园以东大风口转西北经石门坎、小平河、大蒿坪通行,沿用 80 余年的黄竹园铺由此荒废。铺址依地形坐东向西,夹大风口至太平铺古道而建。具体包括哨楼、烽火台、兵房和卡房四个部分。其中,哨楼位于兵房以东 50 米垭口北侧陡坡上,以条石砌成方形,形状与现代碉堡大致相同。惟因长期不用,碉顶屋面与垛堞均已自然坍塌,仅存半截碉壁。基址占地23平方米,长宽各4.9米,碉壁厚0.8米、残高 3.8 米。哨楼靠山一侧设门,余三面各设斗状射孔,可对垭口古道形成俯射控制之势;烽火台位于垭口南侧 50 米的斜坡上,以一长 9 米、宽 3米的石台为基础,上建形状一致的烽燧 3 个,均以人工打制的弯石砌成圆锥形,上为烟孔,下为炉膛。烽燧高 1.2 米、底径 1.4 米,由于荒废年久,燧顶已自然坍塌,但弯石尚在,可原样恢复。兵房位于哨楼下侧 40 米处,坐北向南,临路而建,占地132 平方米,周围用石墙围护。院内分上下两台,下为天井,有石阶与古道相连。上为住房三格,屋架不用柱子,均以石墙分格支撑,现屋面已毁,但石墙和地基保存完好;卡房位于兵房以西 30 米的古道下侧,为一临路而建的长方形小屋,建筑方式与兵房相同,现屋面已毁,仅存台基,基长 3.4 米、宽2.4米、残高1.5米,临路一侧有石阶上下。铺址为目前所见永昌古道各路段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道关隘邮驿设施,意义重大。

    黄竹园铺马站遗址:位于腾冲芒棒大蒿坪村东南约 11 公里的高黎贡山西坡黄竹园山洼台地上,东距黄竹园铺址约 1 公里。据史载,该马站最早创建于清道光年间黄竹园古道开通之际,至民国十一年(1922 年)古道改走小平河后被废弃,前后沿用约 80 年。之后,因无人管理,房屋自然倒塌,仅存遗址。马站依地形坐东向西,临古道而建,范围东西纵长 18 米,南北横宽 12.5 米,面积225 平方米。遗址内可见房屋基址共 3 座,呈两横一纵布局。其中,横向两间为主房,纵向一间为南厢房,建筑方式与黄竹园兵房相同。由于废弃时间较长,屋架已自然朽坏,仅剩石墙、台阶及明显的灶台1座。

    小平河马站遗址:位于隆阳潞江香树村西约30公里高黎贡山三岔洼分水岭东侧的小平河谷地中,为保腾古道南线晚期段翻越高黎贡山的重要马站之一。民国十一年(1922年)该段新驿道开通后,原在早期段空桐园一带开店的 8 家商民迁来开设。其中,马店主要由马、明两家回民开设,其他的客栈、食馆分别由另外的蔡、屠、马六家商民开设。1952 年保腾公路通车后,这些商民多搬到大蒿坪一带居住,马站也随之废弃。现场测查得知,马店主要设在谷地中间的古道东西两侧,占地总面积约 3000 平方米。其中,明家店居东,占地约 1 亩,现存房屋台基三个;马家店居西,占地 1.5亩,现存房屋台基 3 个及围墙一段,其他商铺已无遗迹可寻。

    大蒿坪古道石板路:位于腾冲芒棒大蒿坪村附近的高黎贡山西坡山梁上,为保腾古道南线晚期段翻越高黎贡山的主要路段。据了解,该段古道最早形成于清末,系由民间商旅为抄黄竹园古道近路而开辟。民国十一年(1922年)被腾冲县政府正式确定为官营驿道,由商会出资扩建石板路,并约请驻腾英国工程师协助测量,沿路建立里程碑。之后,一直沿用到 1952 年保腾公路通车后才被废弃。路径东起隆阳、腾冲交界的高黎贡山小平河接大风口古道,向西经三岔洼、二台坪、大蒿坪、崖子脚、中寨至桥街村与早期城门洞古道相交,总长约 25 公里。古道路面均以石块铺筑,宽2~3米,目前除大蒿坪以下路段被乡村公路局部破坏外,多数路段保存完好,且在山顶三岔洼垭口上保存有一方当年英国人刻立的里程碑。

    龙川江铁索桥:位于腾冲芒棒桥街村西侧龙川江上,为保腾古道南线过龙川江的主要通道。据史载,其地原为渡口,最早开辟于三国诸葛亮南征之际。元代云南行省设置通缅驿道后,为提高驿道通行能力,乃于至正年间在此搭建木桥,几经兴废,于明代弘治年间改在上游 500 米处新建铁索吊桥。明末桥毁,腾越知州李之仁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 年)将其迁至元代旧址建。清代以后,历经天灾人祸,先后五次重修。民国十五年(1926年),为适应驿道人流物流迅速加大的需求,又由腾冲绅商捐资从国外购进缆索,将其改建为铁链与钢缆混装吊桥,延用至今。桥总长 70 米、净宽50 米、面宽 2.3 米、高于江面约 15 米。该桥目前基本保存完好,仍为当地村民往来过江的重要通道。1988年公布为腾冲县文物保护单位。

    橄榄驿古街道:位于腾冲芒棒橄榄寨内,东距龙川江铁索桥 3 公里,为保腾古道南线上与蒲缥、坝湾并列的 3 个主要驿站之一。据史载,驿站最早形成于元代设立通缅驿道之际,明代前期扩修驿道时作了进一步扩充。之后,随着古道往来马帮人流的不断增加,先后有大批汉回军民奉命前来屯守驻扎或设栈开店,渐成古道上一个较为热闹的山间集市。至明末崇祯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游滇时,已有居民“百家当坡而居,夹路成街”。直到 1952 年保腾公路通车,驿道被废后,才逐渐冷落下来。村子现属芒棒大水塘村管辖,分设四个村民小组。共有张、尹、黄、杨和马、明等十余姓,汉、回村民 130 余户、600 余人。村子依地形坐西向东,古道自东向西纵贯寨心,村民面路而居,形成街道。街道长约 100 余米,路面均以石块铺筑,宽 4~6 米,两边老宅店铺一字排开,古驿风貌,至今犹存。

    橄榄坡古道石板路:位于腾冲芒棒橄榄寨以西的橄榄坡一带山梁上。据史载,该段古道最早开辟于三国时期,元代设置通缅驿道时纳入官方经营,并设橄榄驿予以管理。明代以来多次扩修铺筑,长期成为保腾古道南线出入腾冲的主要通道,1952 年保腾公路通车后改为民用至今。路径东起龙川江铁索桥,沿橄榄坡山梁曲折而上,中经橄榄寨、二台坡至山顶黄草坝止,长约 8 公里。古道路面均以石块铺筑,宽 2 米左右,由于使用时间长,路面上随处可见成串的马蹄印痕。

    甘露寺开山和尚墓碑:位于腾冲芒棒甘露寺村边性通和尚墓内。墓始建于元代,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甘露寺住持僧源晟重修并为立碑以纪其业绩。碑为大理石,高69厘米、宽47厘米,碑文楷体直书 11 行,通行 22 字,计 218 字。主要记述本寺开山和尚性通于元代从大理鸡足山云游腾冲,到赤土铺(今甘露寺村)买山建寺,于驿道上摆摊舍茶,并定名“舍茶寺”的功德善行及明天启间腾越知州樊一芝将寺改名“甘露寺”的经过等史实,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腾冲古道的发展演变历史,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郑山古道石板路:位于腾冲芒棒甘露寺与郑山小八湾之间的山洼谷地中,为保腾古道南线从甘露寺(原赤土铺)经郑山村前往腾冲的主要路段。据史载,该段古道最早开辟于三国时期,元初置为驿道后铺筑成石板路,至 1952 年保腾公路通车后改为民用。古道东起甘露寺村口接橄榄坡古道,向西沿山洼蜿蜒而行,至郑山小八湾止,全长约 4 公里。路面均以石块铺筑,因地势较缓,一般宽 2~3 米。古道至今仍是当地民间重要的来往通道,近因村民使用拖拉机上山拉柴,部分路段被人为改造填平。

    玉璧坡古道石板路:位于腾冲玉璧村东玉璧坡(也称巅峻山)上,为保腾古道南线进入腾冲县城的主要通行路段。据史载,古道最早可能开辟于三国诸葛亮南征之时,元代置云南通缅驿道后纳入官方经营。明代中期曾局部改线扩修并在下段玉璧铺设官厅迎送往来官员和缅甸使臣。清乾隆征缅战争胜利后,为进一步加强驿道的通行能力,由腾越厅同知伊里布于嘉庆初年进行了全面的扩修整治,长期沿用下来。1952 年保腾公路通车后改为民用,现仍为当地村民上山砍柴放牧的主要通道。现存路径东起玉璧坡山顶接芹菜塘土路,向西沿斜坡曲折而下,至玉璧村口止,总长约6公里。路面均以石块铺筑,一般宽 2 米左右。其中,村子附近一段扩宽至 3 米以上,除有山溪从路边潺潺流过外,还在两边广种龙竹、香果、香樟等绿化竹木,使之成为保腾驿道上铺设标准最高,路面保存最好,且自然风光最美的绝佳景观通道。2011年公布为保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巅峻山”石刻:位于腾冲玉璧村东约 4 公里玉璧坡山腰古道路边。为古道上所见不多的题名石刻之一。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回乡路过时,有感于古道优美的风景而刻立。碑用当地所产的粗麻石刻制,冠盖形,高 125厘米,宽 45 厘米,碑中所刻隶体“巅峻山”三字,字形、笔画波折夸张,颇有金石之气,为李根源书法中的代表性作品。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