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龙陵县 龙陵新闻

    一个国家级贫困村的涅槃之路

    2019-03-25 17:03 保山日报 傅华平 蔡文雯 字相禹

    一个国家级贫困村,5年间一跃成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村、全市文明村、县乡脱贫攻坚红旗村,5年间,这里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龙陵县龙新乡茄子山村,去探寻——

    距离龙陵县龙新乡政府12公里的茄子山村,平均海拔1900千米,是典型的冷凉山区,耕土缺乏、产业结构单一、缺技术、缺劳力……阻碍着茄子山村的发展。2013年,茄子山村被纳入国家级贫困村,全村934人中低保户432人。

    扶贫不能养懒汉

    扶志先断等靠要

    “尽管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勤劳致富的道理,也明白好逸恶劳的危害,可是,部分人家仍靠微薄的低保度日而不思进取。他们的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不仅给自身家庭脱贫造成严重阻碍,也影响着村里的未成年人。”“2015年前后,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常有村民私下议论这些事。”作为龙陵县仅有的两位女支书之一,女性的敏感让茄子山村的村支书苏会美意识到了这个阻碍发展的潜在隐患。扶贫政策没有让部分农户真正走出贫困,相反,他们在思想上的贫穷日趋严重。

    说起刚刚被纳入国家级贫困村那两年的状况,苏会美仍觉心悸。  

    就在苏会美为好吃懒做的低保户头痛的时候,2015年、2016年,龙陵县两会上连续有代表委员提出扶贫与扶志问题,与此同时,国务院扶贫办等7部印发的《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也开始在各地大力推进。

    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精准确定扶贫对象,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大小会议上反复提到的精准扶贫被提上了茄子山村脱贫攻坚的议事日程。对那些有田地不种、有劳力不务工,坐等低保的家庭,坚决取消低保;低保只留给因病致贫和确实失去劳动能力的家庭。

    取消低保的人会不会有抵触情绪?长期以来形成的惰性如何破除?取消低保后他们靠什么生活?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村“三委”提前应对,与村民小组长反复沟通商议,制定工作方案。先通过张贴标语,召开党员会、户长会、村民代表会等形式把政策宣传到户,对存在抵触情绪的村民由小组长、村“三委”成员和驻村扶贫工作队逐户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不仅要跟他们宣传取消低保,还解释为什么要取消低保。”大家把丈夫失去劳动力,只身赴广东每天打两份工的村民李云虹作为勤劳致富的励志典型进行宣传,激励那些有劳动力但惰性严重的中青年男子。  

    “我们就是广泛向群众宣传,‘人穷志不短 扶贫不扶懒’‘扶贫不是发钱 脱贫不养懒汉’‘贫穷落后不光荣 好吃懒做很可耻’等观念,让大家明白只有苦干实干,才会获得支持。”赵家小组小组长赵恩强说。

    在村“三委”的带领下,在扶贫工作队和10个小组长的积极支持下,经过反复宣传、层层工作,2017年11月茄子山村的低保户只保留了重病、残疾、确实无劳动力的21人。全村上下逐渐形成了“脱贫不等不靠,小康勤劳创造”的共识,此时的茄子山村已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量身定制扶贫策

    精准到户不打折

    低保取消的同时,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成了村“三委”的头等大事。在茄子山村,最好的稻田,亩产不超过500斤,想靠种植脱贫是行不通的,那就只能离开土地做文章。在结合茄子山村情进行分析研究后,村“三委”决定走依靠劳务输出推动精准扶贫的路子。

    既然是精准扶贫,就要精准地掌握各家各户的家庭情况,精准到村民的所思所想。“当时,我们同村‘三委’一班人逐户摸底调查,从家庭状况、劳动力情况到脱贫致富需求、就业意向……并分门别类造册登记。”已经在茄子山村扶贫4年的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段江平向记者回忆了当时的情况。精准掌握了全村劳动力情况的茄子山村,于2017年9月在龙陵县率先成立了村级劳动力资源服务站。  

    村民们发现,服务站成立后,大家就近务工的机会增多了。因为凡是在茄子山村辖区的工程,按程序中标后,服务站都会与承包方主动沟通,优先录用茄子山村的剩余劳动力,让村民实现就近务工。

    服务站还积极与县人社局和县内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对接,按照劳动力情况、就业意向,为登记在册的村民牵线搭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企业。

    为鼓励村民外出务工,服务站用足用活相关政策,按照转移就业地点,为外出务工人员申报交通补助。“省外务工补助1000元;市外省内务工补助500元;市内县外务工补助100元。虽然钱不多,但却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苏会美欣慰于服务站工作发挥的作用。

    服务站倾心为民的服务,加快了茄子山村“输出一个人,脱贫一家人”劳务扶贫初衷的实现。2018年,茄子山村450位劳动力中,有308人实现外出务工和就近务工,仅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就使每个家庭增收15000元左右。  

    从前的低保户寸守启,从50元的低保吃到240元的低保,取消低保后,村里为他找到了工作,一年下来,除了自己的花销还有1.3万的结余。

    一家4口吃低保的赵石宗,田地不种,牲畜不养,靠800多元的低保生活。现在仅儿子一人一月就是2800元的收入。像这样的例子在茄子山村还有很多,劳务输出的精准帮扶,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让茄子山村真正走出贫困。

    除了成立劳动力资源服务站做好劳务输出精准帮扶外,2017年9月村里还同期成立了龙陵丰肥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留守农户实现养殖脱贫。“养殖扶贫不仅要精准到户还要具体到养殖数量。”苏会美告诉记者。为了真正让养殖补助发挥作用,村里明确了补助必须用于养殖的硬性规定,先养后补,入户调查见到牲畜才进行补助兑付,确保扶贫资金不被挪用。

    合作社成立3个月后,首批补助款共计26.4万元兑付到69户农户手中,一年后,69户农户实现了70余万元收入。村民们渐渐形成了依靠党的好政策,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意识。作为村民的当家人,苏会美说,用好管好扶贫资金,是对群众负责也是对上级负责。

    农户的思想实现了从等靠要、图安稳、重农轻商轻务工向自立自强、靠双手拔“穷根”、摘“穷帽”的转变。

    “积分”兑出脱贫志

    “攀比”激发内动力

    在好多人眼里,“爱心超市”只是扶贫的一种补充,可在茄子山村,“爱心超市”同样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记者看到,茄子山村的“爱心超市”积分评定标准,除了传统的政策知晓、家庭美德、人居环境等项目外,还结合村情加入了畜牧养殖、外出务工人员、产业发展等加分项。“既然讲精准,那么评定标准也要紧扣村情,劳务输出和牲畜养殖是我们村脱贫致富的关键,所以加分项里就不能少。”按照精准的要求,村“三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不断细化“爱心超市”方案,终于出台了不可复制的具有茄子山特色的“爱心超市”方案。

    在积分过程中,一家一户的荣誉感被调动了起来,“爱心超市”让自立自强、勤劳致富,邻里和睦、家庭美德的“攀比”成为常态,村民们习惯了“以奖代补”的方式,自觉、积极地参与到脱贫攻坚行动中。以前统计工作中最伤神费力的产业发展、劳务收入、务工长短、家庭养殖等情况在积分登记中实现了精准掌握。

    “‘爱心超市’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实现了扶贫、扶志与扶德的有机结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了精神动力。”对“爱心超市”的作用,段江平充满信心。  

    从国家级贫困村到全市脱贫攻坚先进村,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2018年底茄子山村的低保户仅为32户75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48.6%下降到2018年的1.69%,通过自身努力甩掉了“穷帽”,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我们不但要脱贫,我们还要按照这个方式继续走下去,在消除贫困的基础上,向生活富裕迈进。”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这是苏会美的愿景,也是所有茄子山村民对未来的期许。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