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昌宁县 昌宁新闻

    昌宁:依托生态助推绿色发展

    2018-08-16 16:44 云南日报 贾云巍 吴再忠 文/图

    2018081610_res03_attpic_brief

    昌宁县城美如画

    2018081610_res07_attpic_brief

    右甸河河水清清

    “云南昌宁,我的第三故乡!昌宁之美,美在人、山、水、茶。”广东电视台邬玮峰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连续一段时间来,“昌宁” 这个滇西小城,总会时不时地出现在邬玮峰的朋友圈里。今年5月下旬,邬玮峰与来自广州的20余名茶友一起,为寻茶而到昌宁。在昌宁后,他们发现更吸引他们的是这里的绿色、宁静、淳朴……

    依托良好生态 发展绿色经济

    立秋过后,昌宁县翁堵镇杞木林山茶园里,茶农杨雪文夫妻正在采摘着鲜嫩的茶叶,夫妻俩的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杨雪文说:“去年我们的茶园通过雨林联盟认证后,茶叶的价格每公斤提高约2元,我家以前一年一亩茶叶的收入不足4000元,现在还有一季秋茶未采,收入就接近6000元了。难怪都说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和杨雪文家一样,翁堵镇的所有茶农都感受到了雨林联盟认证带来的好处。“认证的茶交到昌宁红茶业集团翁堵分厂的车间‘认证茶叶加工区’,每公斤的收购价能比同级别的普通茶叶高出0.5元至2元,这对于我们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杨雪文说。

    作为传统茶叶大县,昌宁县一直十分重视茶叶标准化、生态化发展,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并鼓励企业以“企业加农户”的方式,实施标准化认证。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31万亩中有生态茶园26万亩。

    昌宁红茶业集团自2014年在温泉镇松山村完成0.5万亩茶园雨林联盟认证后,又于2017年在翁堵镇完成了全镇3.6万亩的雨林联盟认证。集团董事长田稳荣说:“雨林联盟认证是我们进军国际市场所必须的。同时,通过论证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治理了茶园生态环境,建成了配套设施。茶园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茶农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家庭村寨和茶园环境卫生明显改善,茶叶生产技术和产值得到提高,茶农收入有所增加。”

    茶产业只是昌宁县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个亮点。在昌宁,绿色已成为昌宁经济最大的亮点和一产到二产、生产到消费的共同主题。农业产业方面,180万亩核桃、31万亩茶叶、12万亩蔬菜、3万亩果园、6.85万亩蚕桑、15万亩澳洲坚果……绿色产业不仅打牢农民的增收基础,更筑就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基础。工业发展方面,昌宁县立足实际,围绕把昌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核桃加工贸易集散地、全国知名的红茶加工基地和中药材生产基地的目标,着力建设昌宁生物资源产业园和保山工贸园区昌宁“园中园”两个平台。其中县城园区开发面积3.2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6户,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生物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工业园区和全省拟培育的50个超百亿园区。保山工贸园区昌宁“园中园”完成征地2810亩,千山药机、龙马药业、工业化海鲜养殖等11个项目入驻并开工建设。以生态环境和生态产业为依托的全域旅游也迈出了新的步伐,天堂山澜沧江、山水田园城市、古树茶群落、生态茶园旅游和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实现较快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渐成趋势。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绿色城乡

    周末,昌宁母亲河右甸河两岸热闹非凡,无论是城中的茶韵公园,还是城北的水环境生态治理示范园,或是绿树成荫的沿河景观大道,到处都是惬意休闲的人。右甸坝上游的新城社区辉家寨桥,一群自行车骑行爱好者正在桥上休息。被人们称为“胖哥”的张国华说:“我曾去过很多地方,感觉还是昌宁最适宜居住。就像这新城离县城不远,房前是万亩农田,房后是绿色的山,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感觉非常舒服。”

    张国华的话,说出了昌宁人的共同的心声。

    近年来,昌宁县以建设“环山脉水、田城相拥”的最宜人居山水田园城市为目标,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扩大生态空间总量,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把保护面山、治理水体、绿化城市、打造街景有机结合,全力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进程。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1.3平方公里,各类绿地面积达381.2万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86.5万平方米,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1.8%。县城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综合管理水平逐步提高,2017年11月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同时,坚持创新机制,健全管理体系,按照《保山市昌宁田园城市保护条例》规定,启动田园城市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102平方公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正式形成,以“四治三改一拆一增”为重点的城市管理工作有力推动,城市保洁市场化运营成效明显,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宜居山水田园城市初显雏形。

    “到了昌宁,就感觉自己成为陶渊明,走进了桃花源。8月底再到昌宁,我将要去更多的地方看看,让更多的人能够喜欢上这种自然美。”这是邬玮峰在微信朋友圈里的话。

    今年5月底的首次昌宁之行,邬玮峰除了到县城北郊的一个村庄参加寻茶活动外,还走访了一些城镇村庄。每到一处,他和同伴都会被绿树成荫的村庄的美所吸引。

    近年来,昌宁县始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绿化、美化,近年来,累计完成1171个村庄整治,先后有12个自然村入围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19个自然村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村。

    开设生态课堂 倡导绿色文明

    眼下,正是学校的暑假,昌宁思源实验学校和其他学校一样,校园里一片安静。安静的校园里,校长杨志军和几位老师正在学校的绿化树间查看树的长势。

    “每天来校园一趟已经成为了习惯,假期里也不例外。每次来都会来校园中的园林里走走。

    位于昌宁县城北教育园区的昌宁思源实验学校创办于2016年9月,在撤并了原第二示范小学、原新华完小、原二中初中部的基础之上合建而成。在学校建设中,全县动员各部门、各乡镇为学校捐赠清香木、桂花等名贵绿化苗木,加上学校绿化资金300万元,建成了“一河两道四园”,即以思源广场为轴心的海棠河,天竺大道和樱花大道,清香园、樱花园、榕树园和紫薇园的品字形校园生态文化景观。

    建校以来,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和绿化树木管护责任的方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开展生态文明实践,培育绿色、低碳、和谐的校园文化,积极争创生态文明校园和省级绿化示范学校。

    和思源实验学校一样,昌宁县的所有学校、幼儿园都把生态文明作为校园建设和教育的重要内容,建设绿色学校、开设生态课堂。

    昌宁县还以创建生态文明县、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村(社区)、生态文明小区等为载体,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昌宁县成功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县,13个乡镇全部成为省级生态乡镇,创建省级绿色学校7所,省级绿色社区4个,市级绿色学校23所,市级生态村119个,县幼儿园被环保部授予国际生态学校“绿旗”。

    此外,昌宁县还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以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治理、贫困村和贫困户为重点,认真落实生态补偿脱贫,让山区群众走上“不砍树也能致富”“不出山也能致富”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全县生态公益林总面积88.215万亩,实施天然林停伐保护148.3万亩,实施退耕还林补偿,并选聘生态护林员90名,监督生态补偿的实施。生态补偿扶贫大量生态工程资金的投入,有效改善了昌宁县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筑牢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同时,也让群众进一步深化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形成了全民爱绿、护绿、复绿、增绿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