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新闻中心 保山要闻

    保山工业聚集化脚跟稳迈步实

    2018-08-01 14:54 保山日报 尹 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等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工业聚集化”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的硅矿石资源和金属硅产业基础,着力引进下游的硅光伏、硅电子、硅化工和碳化硅等产业,打造绿色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制造基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发挥资源优势 硅产业步入优化发展快车道

    我市硅矿石资源丰富,推测储量1亿吨以上,目前累计探明储量达4077.6万吨。保山硅矿石品质优良,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8%。全市水电资源也十分丰富,技术可开发量达821.6千瓦,水电装机240万千瓦。近年来,全市实施矿电结合,缓解丰水期“窝电”压力,硅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现有硅生产企业11户,2017年生产工业硅23.24万吨,占全省工业硅产量的38.7%。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省到2020年,工业硅总产能控制在130万吨以内,我市有产能39.1万吨,占全省的30%,是全省推动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为发挥资源优势,我市重点围绕单晶硅、多晶硅等下游加工应用产业,突出打造硅光伏产业链,积极承接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硅下游产品企业,建设产业集群。目前,我市已在硅基新材料产业园布局20GW单晶硅,其中:保山隆基硅业一期5GW单晶硅棒已于2017年10月投产,预计今年10月达产;保山隆基硅业二期6GW单晶硅棒预计2019年9月投产;下步将再承接引进9GW以内单晶硅项目。布局5万吨多晶硅,正在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洽谈承接产业转移有关事宜。以承接中科钢研碳化硅、碳化硅电力电子芯片和器件生产为着力点,发展碳化硅和以碳化硅为基础的碳化硅晶体等下游加工应用产业链。通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下游产业承接引进,今年上半年,我市生产工业硅9.51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2.89亿元,同比增长11.05%,生产单晶硅2487吨,实现产值5.69亿元,同比增长39.64倍,硅产业开始步入优化发展的快车道。

    创新机制模式 形成加快产业发展合力

    为有效承接水电硅材一体化产业,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加快产业发展的合力。

    围绕保山工业硅产业基础,整合资源,提升存量企业,探索合作发展新模式。推进工业硅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集中力量支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或大型企业集团,统筹推进永昌硅业年产10万吨水电硅节能环保项目、永隆年产5万吨工业硅项目,打牢硅产业链条基础。

    2016年10月,我市在保山工贸园区规划了5个3000亩至5000亩不等的“园中园”,做到每个县(市、区)都在保山工贸园区内有一个自己的园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业集聚、共建共享”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由各县(市、区)与保山工贸园区共同建设。各县(市、区)负责“园中园”内部基础设施、标准厂房等建设,保山工贸园区负责外围水电路气通信等建设;“园中园”的产值、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归各县(市、区),税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归各县(市、区)所有,“园中园”的管理权属50年不变。集中了市级及各县(市、区)的财力,“园中园”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提速,企业入驻条件得到较快改善,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今年上半年,保山工贸园区“园中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2.64亿元,完成非电工业投资36.82亿元,引进产值2000万元以上入园企业户数达7户,完成融资15.05亿元,标准厂房竣工面积完成30.28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拓展全市经济发展空间,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有效解决行政区域内承接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落地难的问题,我市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资源有效整合,建立“1个平台统筹+县(市、区)、园区”(简称“1+5”)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目前实施的首个项目——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由龙陵县承接引进,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市、昌宁县、保山工贸园区参与建设,项目选址于保山硅基产业园大湾片区,计划总投资80亿元,占地1400亩,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年利税30亿元。参建各方共同对项目红线内征地拆迁、土地平整、厂区道路、供水供电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进行合作共建,出资占比为龙陵县占25%,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市、昌宁县、保山工贸园区各占15%。项目建成后的税费、工业产值、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按照参建方出资比例进行分享。今年上半年,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完成土地测量1700亩,其中,林地1020亩,林木砍伐清运完成。完成场平总平面图、场平工程地质勘察、场平工作施工图等工作,于3月15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管涵建设、清表及回填工作。一期征地补偿资金已到位1.41亿元。

    高位推进招商 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为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我市坚持“一把手”招商工作机制,并出台五项招商优惠政策。一是实施“51+49”股权债权政策。政府以土地和厂房入股占51%,企业以设备入股占49%,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政府不参与直接经营、管理、分红,委托中介公司管理,企业回购时按照本加息再加一个点的成本回购。此外,还由市级产业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存量和增量企业给予3000万至5000万元的债权扶持。二是实施“10+3”投融资政策。借助央企、省企等搭建“投、融、建、管、营”平台,对融资额度10亿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实行3年的建设宽限期和10年的运营还款期,确保年化综合费率在6.5%以内。三是实施“5+8”标准厂房租购政策。入驻“园中园”的企业可采取零租金租用“园中园”标准厂房5年,5年租用期满后,企业可选择一次性回购标准厂房或者8年分期回购标准厂房。四是实施“30+37”电价优惠政策。新材料产业企业按照0.30元/千瓦时、信息产业企业按照0.33元/千瓦时、轻纺产业企业按照0.37元/千瓦时实行电价优惠,用电量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可以单独定价。五是实施“5+5”购房扶持政策。在“园中园”入园企业工作满5年以上的员工,可按成本价购买园区管委会下属投资公司开发的商品房,购房后继续在该企业工作满5年的,所购商品房可以上市交易。今年上半年保山工贸园区“园中园”亿元以上签约项目8个,落地开工项目4个。

    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充分发挥保山区位及通道优势,市委、市政府提出在缅甸曼德勒设立境外工业园区“保山市曼德勒经济贸易合作区”,构建以保山到曼德勒为线,保山工贸园区、曼德勒缪达经济贸易合作区为支点和合作平台的“一线两园”内外联动合作机制,解决全市企业转口贸易加工的文章,解决产品原产地免税或低税进入国外市场,为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曼德勒缪达经济贸易合作区项目已获缅甸国家投资委员会批准,在曼德勒租地1900多亩,4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完成改造投入使用,8栋标准厂房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