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历史文化 本土文学

    “野性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在高黎贡山

    2018-06-15 20:34 撰文/高歌 、刁丽俊 摄影/高歌等

    图片1

    高黎贡山横跨于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的最西边,环抱在怒江和伊洛瓦底江之间。这里山峰险峻,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从高黎贡山上空看,怒江犹如从天际流来。摄影/杜小红

    在中国乃至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界和自然生态摄影界,奚志农是一位非常受人尊重的老师。近三十年来,他为滇金丝猴原始栖息地的保护、藏羚羊的保护等项目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目前他带领团队正为绿孔雀的栖息地保护四处呼吁奔走。作为国际知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2002年,他创办了“野性中国”工作室;2004年,他组织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主要目的是以影像抢救中国濒危动物物种。

    图片2

    野外工作的奚志农老师,接近大自然颜色的衣服是他的装扮,照相机和望远镜是他的工作工具。供图/野性中国

    奚老师及其“野性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与保山高黎贡山的故事,源自14年前。

    2004年12月,“野性中国”在北京举办第一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高黎贡有两名自然保护工作者参加了培训,并获得了奚老师资助提供的摄影器材,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播下了“影像保护自然”的种子。2005年5月,借助奚老师提供的摄影器材,参加首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的营员李家鸿终于捕捉到了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清晰的照片,第一次向世人展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面貌。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由此开启了“影像保护自然”的时代。

    2010年5月22日,奚老师带着“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来到高黎贡山自然公园,高黎贡山“自然物种基因库”的博大雄奇深深吸引了奚老师,自然公园的天然教学环境也让受训营员的自然摄影之旅精彩至极,自此,“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就基本固定在高黎贡山,连续在高黎贡山开展七届训练营,为全国各地的自然保护区和社会培养了众多自然生态摄影、自然保护、自然教育方面的骨干人才。

    今年5月16日,野性中国自然影像学校再次在高黎贡山自然公园举办“2018高黎贡山·公益训练营”,奚志农以及徐健、黄一峯、董磊、黄仕杰、袁明辉、楚利彬和张程皓等8名国际知名、国内顶级的自然摄影师组成了导师团队,悉心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保护区、NGO等组织机构的二十多名学员授课,讲述自己宝贵的自然摄影经验。

    1.“2018高黎贡山·公益训练营”的7天,训练营在高黎贡山的一个缩影

    5月份,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开始为高黎贡山带来降水,高黎贡山已基本结束旱季进入雨季,这是高黎贡山最美的季节。这时候的高黎贡山气温回升、雨水初临、温和湿润;这时候的高黎贡山植物生长、动物繁衍、森林葱郁、繁花盛开、生机盎然。高黎贡山在这最美的季节迎来了一群追寻自然之美的人,这群人拿着“长枪短炮”穿梭在高黎贡山的林间、行走在怒江江畔,或抬头仰望或俯首寻找。他们用感官探索着高黎贡山的自然之美,用镜头讲述着高黎贡山自然环境背后的故事,用美丽的自然影像和自然环境背后的故事引发人类对保护自然的思考、呼吁人们投身自然保护事业。他们就是野性中国自然训练营的师生——中国自然影像学校校长奚志农,自然摄影摄像界顶级大咖徐健、黄一峯、董磊、黄仕杰、袁明辉、楚利彬、张程皓,以及来自全国各地自然保护区、NGO等组织机构的自然摄影爱好者、自然保护工作者。

    图片3

    “2018高黎贡山·公益训练营”导师、营员合影。 供图/野性中国

    2018年5月16-23日,野性中国自然影像学校再次到高黎贡山自然公园开展“2018高黎贡山·公益训练营”,这是野性中国在高黎贡山的第八届摄影训练营,我是一名来自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营员。训练营期间,当拿着“长枪短炮”的我们行走在高黎贡山自然公园的林间或怒江江畔时,不时遇到几位游客、路人。我从这些游客、路人脸上看到的是“这群人是在干嘛?”的困惑和不解。我想他们不解我们拿着“长枪短炮”或穿梭在林间或行走江畔,更不解我们在“高黎人家”教室里有一群摄影摄像界顶级大咖导师带着一群热爱自然、致力于保护自然的志同道合的营员聚在一起互相探讨学习、沟通心得,传递着用影像保护自然的星火。

    图片4

    拿着“长枪短炮”蹲守在怒江江畔等候拍摄栗喉蜂虎的营员们。供图/野性中国

    训练营期间,导师团队悉心为学员们授课,讲述着自己宝贵的自然摄影经验。奚老师自然之路的人生分享,令我们更加敬畏自然,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徐健老师的言传身教,教我们做自然影像调查的方法。国际摄影比赛拿奖拿到手软的获奖“小金人”——袁明辉老师寓教于乐,用幽默的讲课方式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会自然之美如何表达。董磊老师作为鸟类和兽类影像界的大咖,他分享的经验和拍摄技巧,令人惊叹的同时给我们很多启发。黄一峯老师,更多的教给我们观察自然的方法,从身边出发,如何让别人对大自然产生兴趣。黄仕杰老师,动植物知识渊博、自然影像野外拍摄经验丰富,也“毫不吝啬”并乐此不疲的与大家分享。楚利彬老师关于视频拍摄制作的讲解,给大家打开一个全新的领域。无人机飞手张程皓老师,带我们用“不一样”的视角来看自然,让我们领略到河山、海洋、森林的别样风采。

    图片5

    从森林的上空看,高黎贡山自然公园的黑水潭竟然是个心形。摄影/张程皓

    导师团队除了授课,还带领学员们穿梭在高黎贡山自然公园的林间追踪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菲氏叶猴,行走在水潭小溪边寻觅青蛙、蝾螈、昆虫和花草,蹲守在怒江江畔等候栗喉蜂虎......用相机记录下一张张野生动植物的倩影。(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一直被认为是东白眉长臂猿,直到2017年1月才被我国科学家正式发表命名为新物种。因该物种主要分布在高黎贡山,故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该新种的拉丁名为Hoolock tianxing,意为“天行长臂猿”,这源于命名人是“星球大战迷”,也因该物种在野外的种群数量仅150-200只,不足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十分之一,命名人对该物种的保护和种群数量的发展寄托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期望)

    7天下来,学员们不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践中拍摄的作品都收获满满。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几位营员7天里的感受和他们的代表作吧!

    营员宁峰:“一周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去发现自然!用镜头讲述自然的故事!”

    职业摄影师易梓林:“自然学校教会我,我们对自然了解的还很少,要一直保持学习和探索的心态!” 

    自由摄影师王天宇:“自然影像训练营教会我的是与自然相处的态度,无论追求怎样的作品拍摄,都不要打扰生物本身的样子。”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高向宇:“成为一名合格的自然摄影达人,一定不能“知足常乐”,令你最满意的摄影作品永远是下一张!” 

    .....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7天一晃而过。7天虽短,但以后还长,正如奚志农老师说的:“训练营的结束其实只是开始!”训练营的收获势必会转化成一种创作激情,学着用影像诠释自然的美,感染更多的人对大自然产生兴趣,从而关心自然、了解自然、走进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训练营的初衷,用影像保护自然!

    图片6

    栖息地的破碎化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形成了孤立种群,造成了其“找对象难”的现象。图示高黎贡山自然公园一只已达性成熟年龄,但因附近都没有可配对雄猿而一直孤身一只的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雌猿(训练营摄影作品二等奖)。摄影/易梓林

    2.训练营在高黎贡山的过往

    关于野性中国自然影像学校在高黎贡山的故事,得从16年前讲起。

    著名动物学家珍·古道尔曾说:“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有希望”。本着用影像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关注的初心,2002年,奚志农老师创办了以影像抢救中国濒危动物物种为主要目的的野性中国工作室。

    2004年9月,佳能中国有限公司邀请野性中国工作室的奚志农老师,以一个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的身份为他们的新产品代言,为此佳能公司支付了奚老师一笔代言报酬。奚老师本想用这些钱来更新自己的摄影器材,但多年来一直在保护区跑的他深知,那些在保护区一线的工作者、巡护员、科研人员,他们有很多机会接触到野生动物,但很多时候却连一台基本的相机都没有。于是他决定用这笔报酬购买多套数码相机和镜头来支援他们,并将自己多年来在野外拍摄的经验通过培训传授给大家,以期推动中国的自然影像和保护事业。佳能公司非常赞赏奚老师的义举,决定支持这个计划并拿出更多的设备借给保护工作者们使用。于是,野性中国工作室于2004年12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

    图片7

    李家鸿是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参加首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的营员之一。他用在训练营中奚老师资助提供的摄影器材,拍摄到了第一张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清晰的照片,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开启了“影像保护自然”的时代。图示李家鸿拍摄的高黎贡白眉长臂猿雄猿。摄影/李家鸿

    野性中国工作室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中,有两名营员是来自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两名来自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营员也得到了奚老师资助提供的摄影器材,这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播下了“影像保护自然”的种子。2005年5月,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参加首次野性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的李家鸿,借助奚老师提供的摄影器材,终于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捕捉到了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清晰的照片,第一次向世人展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面貌。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由此开启了“影像保护自然”的时代。从“高黎贡山一千零一面”系列丛书、《白眉长臂猿之乡——中国·保山》等图册的出版,到《高黎贡山在》《拜访大树杜鹃》两部微电影和《天行者》自然纪录片的拍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用影像讲述了高黎贡山自然的故事,用影像宣传、保护着高黎贡山。

    图片8

    训练营的拍摄题材涵盖兽类、鸟类、两爬、昆虫到植物等一切野生动植物和自然景观。图示2011年高黎贡山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大师班营员拍摄的昆虫作品“准备战斗的豆娘”。摄影/邹滔

    2010年,野性中国的“中国野生动物训练营”走过了6个年头。这6年里,野性中国又于2005年12月,组织举办了“2005环保DV摄影训练营”;2006年10月,举办了“WWF岷山保护区生态摄影培训班”;2007年7月,举办了“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雅安分营暨 WWF生态摄影培训班”;2007年9月,举办了“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2008年5月,举办了“IFAW生态摄影训练营”;2008年11月,举办了“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训练营的脚步也从第一届的北京北戴河,走到了第二届的云南香格里拉,第三届的四川唐家河,第四届的四川雅安碧峰峡,第五届的陕西秦岭,第六届的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第七届的广西崇左自然公园。来自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参加了2004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中国野生动物训练营”和2007年在陕西秦岭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

    图片9

    高黎贡山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邀请过众多著名的国际生态摄影师担任导师。图示“2011高黎贡山·大师班”里的奚志农老师和美国国家地理著名摄影师Tim Laman。供图/野性中国

    2010年5月22日,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奚老师也在这一天带着“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来到云南保山的高黎贡山自然公园,开展野性中国的第八届训练营。因高黎贡山自然公园能为训练营提供“天时、地利、人和完美结合”的培训基地,自此“中国野生动物训练营”就几乎每年在高黎贡山举办一次。到2016年,“中国野生动物训练营”在高黎贡山已连办七届,训练营的形式也成了“大师班”和“训练营”两种。在这七年里,国内外生态摄影大咖导师团队为全国各地的自然保护区和社会培养了众多自然生态摄影、自然保护、自然教育方面的骨干人才。当然,这七年里,每年也都有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营员参加培训,这为高黎贡山培养了大批的骨干人才,极大地推动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这七年里,各届训练营的导师、营员也在保山的高黎贡山自然公园拍摄了大量精美的野生动植物、自然环境图片影像,夯实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影像资料基础,擦亮了保山的生态名片。

    图片10

    枯木上不起眼的蜗牛,在训练营摄影师的镜头下也是如此的绚烂多彩(2011年高黎贡山大师班营员作品)。摄影/桑吉

    3.为何训练营如此钟情于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作为本次公益活动的训练营,不仅是风景如画的避暑胜地,更是自然摄影艺术的教习天堂。这里奇峰横空出世,怪石匪夷所思,云雾弥漫无际,银瀑如挂九天,四季皆宜的气温让人身处其中宛如置身天堂。600多年树龄的大树杜鹃、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秃杉、以及与大熊猫和滇金丝猴享有同样声誉的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羚牛、白尾梢虹雉等多种珍稀动植物齐聚此地,让人大饱眼福的同时不由地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敬畏感油然而生。有这样的天然教学环境加持,高黎贡山公益训练营师生们的自然摄影之旅自然精彩至极。”

    这段美文摘自野性中国微信公众号介绍“2018高黎贡山·公益训练营”的文章片段,我想这是众人眼中为何钟情于高黎贡山的原因。

    图片11

    大树杜鹃花朵丰硕、色泽鲜艳、树干高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杜鹃花,也是高黎贡山独有的树种。目前,中国科学家发现的大树杜鹃仅分布于高黎贡山大塘村附近,数量不到300棵。摄影/姜明(2018年高黎贡山训练营营员)

    当然,关于“为何钟情于高黎贡山?”奚志农老师是这么说的:“从2010年训练营就基本固定在高黎贡山,因为这里是天时、地利、人和结合最完美的地方。在2004年第一次举办训练营的时候,高黎贡山就派了人员来参加我们的首届训练营,往后也有来自高黎贡山的营员参加了2007年秦岭的训练营,所以高黎贡山对影像保护自然的理念是非常认同。而且高黎贡山也是把影像保护自然实现的最好的一个地方,除了影像、印刷品等宣传以外,更利用了高黎贡山最精彩的图片来影响政府的支持和决策,所以这是我们来高黎贡山其中的一个原因。而最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有名星物种,有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和灰叶猴(菲氏叶猴),我们的课程从保护动物的拍摄,鸟类的拍摄,两栖爬行类的拍摄,昆虫到植物的拍摄,能涵盖自然摄影所有的领域,你都有非常好的拍摄对象与环境,所以这是这么多年在高黎贡山举办训练营最主要的原因。还有就是,保护区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第一年的生活条件有限,保护区逐年改善营员们的住宿条件,各种硬件设施也不断添置和增加,这三个原因缺一不可。”

    图片12

    菲氏叶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高黎贡山南段。图示菲氏叶猴一家(训练营作品三等奖)。摄影/高歌

    站在高黎贡山的角度,关于“为什么会钟情于高黎贡山?”原因大概可归结为两点!首先是高黎贡山极高的自然禀赋足够吸引众多自然爱好者的眼球,这些是地球造山运动的馈赠、是自然生物演化的恩赐。另外是人类与高黎贡山和谐共处,为我们留下和利用好了大自然对高黎贡山、对人类特殊的恩赐,这应该归功于人类的智慧。

    高黎贡山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大地缝合线”,是环抱在怒江和伊洛瓦底江之间的狭长山脉。它北接青藏高原,南衔中印半岛,东邻横断山系的怒山山脉,西毗印缅山地,纵跨中国云南西部,从北到南,绵绵600余公里。高黎贡山山脉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峰嘎娃嘎普峰海拔5128米,最低点海拔仅523米,相对高差4600多米。复杂的地形地貌、较大的高低落差使“山脚夏日炎,峰顶冰雪寒,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成为高黎贡山的真实写照。

    图片13

    一山四季的高黎贡山,呈现出山顶白雪皑皑、山腰或满山葱翠或层林尽染、山却脚百花盛开的景象。摄影/艾怀森(2007年陕西秦岭训练营营员)

    中国的山脉大多是东西走向的,高黎贡山却又似乎违背着山的家族的意志,呈南北走向,是横断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在地球上生命的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舞台。从动物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高黎贡山山脉所在的横断山地区南北动物的交汇一直没有停止过。北方耐寒动物种类,可以沿着山脊向南扩展,寻找适合的生存环境;南方喜热动物种类,可以顺河谷北进,向北扩大自己的分布区;特别是在冰河时期,大批北方动物向南迁徙,高黎贡山山脉所在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成为这些动物迁徙的“桥梁”。

    图片14

    蜿蜒崎岖、云雾缭绕的高黎贡山山脊犹如一条巨大的“大地缝合线”。这条南北走向、绵延600余公里的高黎贡山是动物迁徙的“桥梁”,在地球上生命的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舞台。摄影/杜小红

    特殊的地形地貌、复杂的地理环境、多样的气候类型,孕育了高黎贡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之拥有高等植物5300余种,动物2380多种,这些动植物物种中既有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白尾梢虹雉这样的世界濒危动物,也有大树杜鹃、杏黄兜兰这样的珍稀植物。特殊的地形地貌、复杂的地理环境,也使高黎贡山具有“动植物种属复杂、新老兼备、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特殊格局。这些种类多样、成分特殊的动植物应该是高黎贡山能让人钟情最主要的因素所在。

    图片15

    高黎贡山高山上的惊鸿一瞥——飞行在高山针叶林中的白尾梢虹雉雄鸟。白尾梢虹雉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们与世无争地生活在高黎贡山高山林线附近,很少以真面目世人。摄影/高歌

    除了较高的自然禀赋以外,生活在高黎贡山周边的人类和热衷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们也有较高的智慧。

    世世代代生活在高黎贡山脚下的居民有他们供奉的寨神、树神、山神、水神。这些“神”其实是自然的缩影,它代表了自然。这些居民们恪守着自古以来对自然的崇拜,他们把对自然的理解、祈求,全部融入“神”的形象中。在这里人与神的关系,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神是强大的,因而自然也是强大的。他们认为:“人必须像敬重神那样敬重自然。人是生活在自然之中的,因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的、紧张的,而是和谐的、融洽的”。生活在高黎贡山脚下的居民与高黎贡山、与自然的这种相处方式,使得大自然对高黎贡山、对人类特殊的恩赐得以从远古存留至今。

     

    图片16

    高黎贡山脚下的居民用着他们的方式在祭拜神树,祈求着树神、自然的护佑,祈求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摄影/范南丹

    图片17

    隐秘在密林里的“高黎人家”高端上课教室外景。高黎贡山的名字源自景颇语,意为高黎家族的山。摄影/高歌

    往后,高黎贡山和高黎贡山上的生物也得到了政府的保护。198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高黎贡山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强有力地对高黎贡山地区生态系统进行完整保护。这为高黎贡山区域,包括我们所拍摄的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大树杜鹃等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庇护所。也保存了我们营期期间所看到横空出世的奇峰、匪夷所思的怪石、无边无际的林海……这些高黎贡山最具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遗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同时,也着眼于提升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自然环境教育,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的游憩机会。这才能为我们提供了“五星级”的野外营员宿舍和“高黎人家”高端的上课教室。

    不论是当地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是热衷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们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这些应该都是人类的智慧。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