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新闻中心 人物风采

    忠贞精业传家训,赓续家风思报国

    2018-06-06 15:38 宁 帆 莫荣桂

    “军,赤胆忠心入军营;医,热血仁心济世民。”有这么一家人,三代从医,两代从军,一脉相承,济世报国,用奉献和博爱诠释浓浓报国情怀。“子孙后代都要参军报国或是治病救人。”这是他们家近百年来的祖训,祖祖辈辈世代相传,子子孙孙一脉承!这就是南部战区陆军边防某旅四营军医张煊一家祖孙三代的感人故事——

    爷爷张秉国:治病故事载入县志,曾救治许多长征队伍伤员

    张煊的爷爷名叫张秉国,年轻时在云南大理鹤庆县城开了一家名为“春和堂”的中医馆,是当地家喻户晓的中医。乡里乡亲但凡找他看病,他都认真医治,特别是病情严重不宜长远奔波的,他都会登门诊治,并且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县城周边的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张妙手”。

    1936年4月24日,长征队伍中的红二、红六军团抵达云南大理鹤庆县城,队伍中伤员较多。张秉国闻讯,迅速带着药箱赶往红军驻地,与军医、卫生员们一起为伤员诊治。诊治期间,张秉国发现许多战士因伤势恶化、急需用药,于是,他用纸笔记下伤员的姓名、症状,回到医馆后拿出一大摞纸便开始抓药,然后带着家人把熬制好的药汤送往红军驻地。第二天,张秉国在送药时看到战士们有的在准备草鞋、有的在准备绳子,得知部队要抢渡金沙江。临出发前,红军队伍决定把伤势较重的同志暂时留在县城养伤,待他们伤好后再追赶大部队,可是,伤员的具体安置却是个问题。张秉国以自己开医馆、方便照顾伤员为由,向组织提议照顾滞留伤员。红军部队同意了张秉国的建议。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10余名伤员恢复得很快。为了感谢张秉国,伤员们在离开鹤庆县城前,送了一顶钢盔给他。1992年,云南著名抗战遗物收藏家、滇缅抗战博物馆(现称滇西抗战纪念馆)馆长段生馗到鹤庆收集抗战遗物,张秉国的后人便把这个头盔捐了出来,如今,这顶头盔作为抗战遗物,被存放在滇西抗战纪念馆中。

    后来,张秉国为响应国家号召,把自己的“春和堂”与当地的几家诊所合并成了如今的“云鹤镇卫生院”。他一生行医济世,治病救人的故事连鹤庆县志都有记载。他生前的遗愿便是子孙后代都能参军报国或行医济世。他早年说过一句话:“莫夸己长,莫说人短”,希望子孙后代能潜心学医、思虑报国。这句话后来被写在张家家谱的第一页,成了张家祖训,也印在了所有张家子孙后代的心中。

    父亲张孝纯:放下医书参军报国,卸下戎装再执医笔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驱......”这是藿香正气散的方剂方歌。张孝纯从小在医馆中就是背着这样的“方剂方歌”长大的,并且由此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8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光复延安,唤起了全国民众解放祖国大地的高昂热情。张孝纯得知消息后,放下医书,参加到了解放全国的队伍中。

    1950年1月,张孝纯所在原18军团奉命转入进藏准备状态。进藏意味着上高原,为了能够适应高原行军作战,18军团在川西掀起了大练兵运动。张孝纯和战友们每天天不亮就练习10公里山地跑,大家有的扛圆木,有的背磨盘,还有的在小腿上绑沙袋,张孝纯除了给自己绑沙袋之外,还要背一个大磨盘。同年3月,部队开拔进藏。要进藏,先修路。18军团的官兵们向着西藏的方向,开始了艰难的修路历程。“那真是一段与死神抗争的岁月。”张孝纯在回忆录中写到:“为了打通进藏天路,我与战友们用绳索拴着身体,日以继夜地在陡峭万分的悬崖上开路、在冰河上架桥,用铁锤、凿子,打通了昆仑山、唐古拉山等10余座高山,跨越了怒江、金沙江、澜沧江等天险急流;在那段日子里,冰冷的铁锤与凿子几乎从未离开过双手,满手血泡是经常的事;在险峻的地势环境中,许多战友永远地倒在了这条路上,特别是在修筑天全县二郎山险峻路段时,平均每1公里就有7位战友为它献出生命。”如今,天全县政府修建了筑路烈士墓园,立碑撰文,铭记烈士们的不朽功绩。

    经过4年多的艰苦奋斗,进藏公路修筑完工。期间,张孝纯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战斗员,更是一名优秀的医务员。修筑天路,用炮开山是常见的事。一次,张孝纯的战友李铁生像往常一样到工地上检查炮眼及装药情况,不幸被一块突然滚落的巨石砸中,当场失去意识。官兵们赶到时,李铁生已是奄奄一息。看着战友生命垂危,张孝纯奋力施救,最终将李铁生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张孝纯一边修路,一边救人,因表现突出,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并获得原西南军区颁发的“解放西藏纪念章”一枚。

    1957年,全国第四次大裁军,张孝纯响应国家号召,退伍返乡,进入“云鹤镇卫生院”工作,再执医笔、治病救人。

    张煊:矢志军营继承祖业,济世妙手扎根边防

    张煊,2002年入伍,两次荣立三等功,三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获得原成都军区中医药比武第一名。幼时,张煊常听父亲讲修筑天路的故事,渐渐对军人产生了一种朦胧的向往。懂事后,受家族的影响,张煊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时常翻看爷爷留下的医案,当他看到爷爷救治了数以百计的红军伤病员的故事后,打心底里敬佩爷爷,也渴望自己能有这么高超的医术、救治这么多病人。后来,张煊如愿考上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并在临近毕业时被特招入伍,成为了一名边防军医。在边防,他就像一棵大树,把根扎进了泥土里,这一扎就是15年。

    “咚咚咚!”2017年10月的一个深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熟睡的张煊。他刚把门打开,一名战士就急忙报告:“军医,您快去看看,我们班新兵孙亚州上吐下泻、浑身发抖!”听罢,张煊急忙背起医药包,随那名战士来到孙亚州床边。“高烧40度,幸亏发现得早。”说罢,张煊给孙亚州注射了一支退烧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孙亚州的高烧却一直降不下来。张煊发现,孙亚州从始至终没冒过一滴汗,于是想起了中医学里所讲的“解表发汗”,便用风油精在孙亚州的后背进行刮痧,然后给他盖上厚厚的棉被。不多久,孙亚州的额头开始冒出颗颗豆大的汗珠,高烧也渐渐退了下来。

    情系官兵健康,潜心研究医理,这是张煊的日常工作写照,对于官兵们的任何疾病,他都是认真诊断,累计治愈阑尾炎、发烧感冒、皮肤划痕症以及各类肠胃炎症病患200余例,处理脱臼、骨折、出血等各类伤情150余起。

    张煊不仅给官兵治病,还经常到周边贫困村寨进行义诊。久而久之,村民们对张煊的医术也越发认可,经常到连队找他看病。麻香是连队附近早坡村的一位中年妇女,患有轻度胃癌,每次病发,她都用村里人说的土办法来减轻疼痛——将锄头的锄刃顶在墙角、锄柄贴着肚皮,然后用腹部将锄柄使劲往墙角顶。这种方法也不是每次都见效,有时疼起来会让她在地上直打滚。为了治好这个病,麻香去过很多医院、看过很多医生,但都收效甚微。后来,她慕名找到张煊,张煊给她开了一个中药方子。一个月后,麻香发病的次数明显减少,张煊给她开了第二剂药方。半年后,麻香的病情没有再度复发,为此,她专门提了一篮鸡蛋感谢张煊,张煊婉拒。据张煊回忆,多年来,他累计医治村民患者100多名,开具药方300余副,而像麻香这样的病例就有8例。

    大爱无私洒边疆,七尺男儿常隐泪。到边防以来,张煊时常觉得愧对家人。2003年8月,母亲做胆囊切除手术,他因任务在身没能回家;2016年5月的一个深夜,小孩突发腹痛,电话中妻子焦急的哭声让他不知所措——作为一名医生,治得了千万患者的疾病,却无法治愈自己小孩的疼痛。面对父母的期盼、妻儿的呼唤,张煊也时常在被窝里流泪,迷茫时,爷爷和父亲的故事就会在他脑海中浮现,激励他前进。

    作者:宁  帆  莫荣桂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张春晓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