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施甸县 施甸新闻

    易地搬迁给布朗山寨带来新生活

    2018-05-23 10:24 保山日报 寸子钦

    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属于典型的民族贫困山区乡镇,彝族和布朗族占到总人口70%以上,这些少数民族群众的房屋和田地分散于高山和缓坡之上,山峦间还隐藏着大大小小的地质灾害点。去年5月,摆榔乡尖山村易地扶贫搬迁点举行了开寨仪式。

    记者来到采访的第一户人家,迎出来的是户主祁文寿的儿子祁绍罗,一家人于去年5月搬进了新家脱贫出列。进屋时,外墙上的脱贫政策“明白卡”和帮扶责任人“监督卡”格外显眼,户主信息、致贫原因、家庭人口数、房屋面积、享受的政策资金补贴标准、帮扶人信息、帮扶措施等一目了然。

    “我也是刚从镇上回来,白天父母都到地里干活了,老人还在老家照顾牲畜,等统一规划的养殖区域完善好了,把大牲畜都搬过来,生产生活就更方便了。”祁绍罗说。

    当问及装修新房也得花不少钱时,祁绍罗略带自豪地说:“去年10月的时候,我和另外两个朋友合伙,在距离这个搬迁点20分钟车程的姚关镇开了一个家装公司,到现在半年左右的时间,我自己就挣了两三万块钱,家里的装修也基本是自己倒腾的,当然钱进进出出没存下多少,不过按现在的势头,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他的回答显然消除了记者的顾虑。

    祁绍罗继续说:“以前到省城的职校读书,毕业了就在外面打工,也不想回来,觉得外面舞台大,后来回到县城跟着别人学做家装。这几年政府给大家建起了新房,我觉得装修这一行还是有机会的,自己又刚好会,所以决定回来干!”

    “过去啊,这些村里的青壮年都到外面打工去了,不愿意回来,觉着守着田地也挣不到钱,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想搞点儿产业都没有劳力,但现在显然不同了,脱贫攻坚、易地搬迁给尖山带来发展和致富的机遇,年轻人又都回来了。”同行的该县易地办工作人员说。

    记者从村干部那里得知,尖山村已经被评为了3A级美丽乡村,村里也正在规划乡村旅游项目,鼓励搬迁户利用自己的房屋发展民宿,将来还要打造“逛在姚关、住在尖山、游善洲林场”的一条龙旅游线路,把城里人吸引到这里来过周末,尝尝自制的生态茶、古树茶,体验体验美丽乡村生活,同时带动尖山群众增收致富。

    “增收有了出路和保障,那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娱乐和精神生活又如何去丰富呢?”记者怀着这样的好奇追问一旁的该乡宣传委员。

    “布朗族和彝族有打歌的习惯,过去是这个山头唱,那个山头应,现在除了在搬迁点的活动广场打歌,大家还聚在一起建立了微信打歌群,直接通过语音通话打歌,我加入的这个‘四面八方打歌群’就有140多个人,这还只是其中之一。”说着她便翻开群里的打歌记录给我听。

    来到搬迁点的活动广场,一栋建筑的外墙上有这样一幅壁画,描绘的是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邓子龙将军在尖山的芭蕉关率军抗击入侵缅军、平定叛乱后,这里的少数民族群众感谢邓将军的场景。如今,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以前的不毛之地,现在变成了百姓安居的新村寨。

    “尖山削平安居乐,青山绿水在脚下。子龙遗风今安在,美好生活拓关下。”壁画上的这首诗,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众对当年邓子龙将军给尖山带来安定生活的英雄事迹的追忆,同时也是今日尖山彝族、布朗族、汉族等群众沐浴在党的阳光下,跟党走,感党恩,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