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新闻中心 记忆保山

    【文化档案】芒宽“鬼城”之秘

    2018-05-22 09:15 王 柯

    图片1

    远眺山顶“鬼城(石城)”

    明朝正统6年(公元1441年),兵部尚书王骥率领朝廷大军“三征麓川”,进入永昌府之上江(今芒宽)十五喧一带,与麓川叛军思任发隔江对垒,展开激战,明军士兵攻克怒江,追击叛军至高黎贡山半山腰时,眨眼之间不见叛军踪影,但见一坐高几十丈,长约百丈的石壁陡然矗立眼前,恍惚如一座雄伟壮观的城池,崖顶山风吹过,忽闻一阵鬼哭狼嚎之声,令人毛骨悚然。明军士兵疑是深山遇鬼,逐称之为“鬼城”,或曰“石城”。

    后来,明末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游历至保山,并于七月十一日攀上石城,他在其《滇游日记·十一》中有专门的记述:“东北一峰特耸,西临江左者,为王尚书驻营之峰。西北重峡之下,一岗东突江右者,是为蛮边,昔麓川叛酋思任踞为巢,其后重崖上,是为石城,思酋恃以为险,与王尚书夹江相拒者,此地昔为战场,为贼窟……”,由此可见,当年麓川叛军逃退后,很有可能躲在石城之内,因石城险峻陡峭,易守难攻,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所以区区麓川土司思任发才敢与堂堂兵部尚书对垒抗衡。

    民国时期,上江坝子土匪猖獗,他们偷抢掠夺,无恶不作,每次得手之后便潜入山中分享赃物,令人不解的是,只见匪徒们下山上山,却不见他们山中的住所,山上既无营寨,也无岩房之类的住地,官府也曾派人暗中跟踪,但每次跟踪至“鬼城”之下便没了踪影,只听到一阵阵令人恐惧的声音,而且人也心跳气喘、头晕目眩,不敢再往上攀登,因此,鬼城更加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那么“鬼城”究竟在何处?它为什么那么“鬼”呢?

    图片2

    “鬼城(石城)”远景

    “鬼城”即石城,其具体地点位于今芒宽乡吾来村往西九公里的黑山上。从六曼公路边的吾来村委会顺吾来河而上五公里,便到了黑山山脚,再从吾来河南面的山脚往上两公里是当地农民种植包谷、核桃、石榴等作物的锥栗坡,从锥栗坡往上便是一个坡度在60度,路长约一公里的山包,此山包上是些杂树柴草,山包顶有一平台,即徐霞客《游记》中所述沧海老和尚所住的中台寺。《游记》中说:“此寺虽称中台,实登山第一坪也;石城之顶,横

    峙于后者,第二层;其后又环一峡,又矗而上,即雪山大脊之东突,是为第三重……”,也就是说,从山脚上石城,须经两台,第一台到中台寺,第二台到石城脚,石城之后是雪山大脊(北风坡)。从中台寺再上一公里经过38道弯到了石城脚下便见黑山山脊之上,一堵青黑色石壁“轰然壁立”、“上参霄汉”,犹如一条长约百丈的巨蟒,头北尾南横卧山顶,其北高南低,石块层层,均无树木杂草,仿佛人工堆砌而成,高者十多丈,低者一两丈,宽处八九丈,窄处一丈多,顶面偶有平整,又如一座城墙,将山顶围护起来,北端是深不可测的河谷,有一高约十多丈的大叠水瀑布,瀑布底是一个常年绿水莹莹的深潭,偶尔也有人到此游玩野炊;南端后崖较低,有通往国有林的小路从此经过,从南端爬上石城便可一览上江坝子和怒江东岸的山峦屏障,确实是个军事要地。在石崖之下小路旁有一个直径2米的洞口,从洞口斜下即可钻进石城内,因在洞口往里只能看到五六米内的石块,再往下就是黑不隆咚的“石内世界”,所以很少有人敢进去冒险。以前,吾来村的傈僳族猎人曾打着火把进去过,据他们说,从斜洞下去不知多深便是一条平坦的石内通道,通道中还有水沟,因岔洞较多,为防止在洞内迷路,他们便背了些藤条,从洞口将藤条一根连一根结起来,人钻到哪里就拉到哪里,返回时就“顺藤摸路”出来,否则就会在洞内迷失方向而丧命。他们刚进洞不久便听到了一阵阵“鬼哭狼嚎”的声音,吓得几人缩成一团,但不一会儿他们就发现其实那是山风吹过洞顶大小不一的缝隙而发出的呼啸声,因洞内的火把不灭,就证明有氧气存在,而洞顶偶尔有一些些的亮光,则是石缝间透进来的,不过,他们在洞内发现了草豹的粪便和蟒蛇的踪迹,因此不敢深入而匆匆返回。据他们估计,这个石洞很有可能从南端一直通到北端,因为他们在洞中感觉到有风凉嗖嗖地吹过,令人不寒而栗。至于人一到“鬼城”便心跳气喘,头晕目眩,他们认为那只不过是一般人的“高山反应”,经常爬山的人是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的。

    图片3

     “鬼城”外的山石树林

    从石城后古木参天的“七上八下”路段(即上七个坡,下八个坡)再往后五六公里便是徐霞客《游记》中的“第三重”,即雪山之脊北风坡,石城实际上并不在最高峰上,只在被称为黑山的山脊上。其奇就奇在尽是石壁石块浑然天成为一“城”,其险就险在它居高临下,四周都是悬崖绝壁,令人望而生畏。石城之险由何而来,石城之内究竟有多“鬼”,至今无人有最科学的解释。头几年,也曾有广东、四川等地的人到此“探宝”,但都一无所获,1989年,北京的两位考古学家也曾在当地的村干部及傈僳猎人的带领下到石城进行过考察,但也没留下任何文字或图片。不过,近年来,倒是有些好奇者或旅游者到此看过,但也不敢深入洞中,只留下了石城的外表印象。(责任编辑:杨永明)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