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昌宁县 昌宁新闻

    新风清扬动土皮((党报记者在一线))

    2018-05-11 11:26 保山日报 蒋云 蒋怡 段楠

    谷雨过后,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土皮太村的乡亲们便忙碌了起来,早出晚归抢着把烟苗移栽到地里,满目新绿的核桃树掩映下的苗家山寨显得格外静谧。“以往群众发展产业不上心,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比排场;现在村里风气好了,客事简化办,群众心思都放在发展产业上,致富干劲更足了。”提起移风易俗,村党总支书记段开荣深有感触。

    土皮太村是耈街苗族彝族聚居的山寨,当地热情好客的宴请风气较浓,特别是近年来群众的收入逐年提高,在操办各种红白事中,逐渐盛行起要面子、讲排场、好攀比的请客风。过去宴席上的“八大碗”在攀比中变成了“十六大碗”,甚至“十八大碗”。在当地,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自己家的亲戚办客事,都要自带几条烟来“捧场”,在宴席上轮番敬烟、敬酒,餐桌底下随处可见遗弃的香烟,三、四天的客事下来,“亲戚们”最少得花五、六百元。

    好“面子”加上攀比心理,让旧俗愈演愈烈。满月、乔迁、生日、竖碑立生基……件件要办,事事大办;过去待客办1天,现在大请摆3天;你家上饮料,我家摆牛奶,怪圈越滚越大。一场客事下来,少则两、三万,多的五、六万,办客的主人“伤人伤财”,回礼的乡亲苦不堪言。但风气的蔓延,推着当地群众倾尽所有去争“面子”、讲排场,更有甚者赊账办、借钱办、举债办。以至于这些年群众的生活并没有根本的改变,贫困的依然贫困,困难的同样困难,甚至出现因婚丧嫁娶、办事待客而积贫返贫的现象。

    大操大办的宴客之风加重了当地群众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也成为阻碍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绊脚石。近年来,在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耈街乡党委政府着力将除旧习、树新风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通过开展“反对大操大办、提倡节俭之风,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摒弃‘等靠要’思想、唱响勤劳致富号角”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与群众面对面算清经济账,引导和培育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同时,利用村民自治,把反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规定纳入《村规民约》,在全乡11个村和社区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和监事会,聘请有威望的客事“总理”,制定《理事会管理办法》,大力推行“五取消、两减少、一搭配”的客事办理规范,让俭约办客成为当地群众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如今,以各种名目大肆宴请、大操大办之风在当地明显得到扭转。干部群众勤俭节约意识逐渐增强,好风气带动了每一位村民,红白喜事文明简办,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的人情负担、经济负担。更多的村民转变了观念,放下了面子,将心思放到了发展生产上。

    在土皮太村小村村民小组,记者遇到刚从烟地回家的村民小组长郭华仁,聊起家门口大大的喜字,郭华仁脸上依然洋溢着喜悦和幸福:“上个月儿子结婚,家里只请了亲戚和相熟的近邻,席面就上了荤素10个菜,整个客事只花了四、五千元,既没给自己增加负担,也没给亲戚邻居增加负担,同样的喜庆、一样的开心。”

    “移风易俗简办客事的好风气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拥护,成为了苗寨的新民俗,也让乡亲们甩掉了‘人情锁’,把更多的精力和积蓄用到发展生产、建设家园上。这几年,村里充分利用国家好政策、好项目,在县、乡的扶持下,积极发展壮大核桃、烤烟产业,培育畜牧养殖业。产业壮大了,群众收入也增加了,还能守住积蓄科学理财,村民的生活水平年年在提高。”对于脱贫“摘帽”,段开荣信心十足。

    据了解,土皮太村文明勤俭的新风尚仅是近年来耈街乡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当下,移风易俗的“耈街模式”已在全县推广铺开,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新风正气正吹拂着茶乡大地,激发和调动起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与劲头,助推着全县脱贫攻坚的全面深入。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