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隆阳区 隆阳新闻

    “甜大蒜”传奇

    2018-01-09 10:16 保山日报 周向东

    ●为了重振祖业,四兄妹再聚故土。这个因甜大蒜再次兴旺的家族在传承与创新的大时代格局下再迎新生,书写了甜大蒜前世今生的又一华章……

    “甜大蒜”传奇.jpg

    对于为什么给自己取了个“艰苦奋斗”的微信昵称,王坤柱的解释是,这是他及其背后的这个大家族留存下来的家训和一贯坚持的人生态度。他总结自己走过的50年生命历程:“这是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50年,也是艰苦奋斗的最好写照。”

    从蒲缥老街的一个农民到如今“保山蒲缥王记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坤柱认为,做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受益者和见证人,他历经种种磨励而永不放弃的这股精气神,都与他的另一个身份有关,已传承百年的蒲缥甜大蒜“王记美和号”名特优食品的第六代长子。

    传承人王惠云.jpg

    传承人王惠云

    2017年12月19日,在隆阳区蒲缥镇塘子沟社区庄门前社丁家洼后山一片拔地而起的厂房前,王坤柱指着远处高地上的一片树林告诉记者,祖母张景凤的墓地就在那里。之所以要把这个投资千万以腌制甜大蒜为核心产品的现代化企业建在这里,原因只有一个,让辛劳一辈子的祖母看到这个家族的传承和发展,了却祖母生前的夙愿。

    而这也是这个大家族2015年10月从四面八方重新汇聚蒲缥故土的缘由。王坤柱对这个时间节点的解释是,随着大瑞铁路的兴建,故乡蒲缥正迎来大发展大开放的好机遇,天时地利人和,一切水到渠成。 

    2017年12月29日,隆阳区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名单发布,王坤柱的四妹王惠云正式成为了蒲缥“甜大蒜”制作技艺传承人,作为“保山蒲缥王记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的王惠云说,这是我们王姓家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美好见证。

    从山野村寨的小吃到闻名于世的名特食品,在这场关于蒲缥甜大蒜传承和发展的百年历程中,究竟酿造了怎样的世事沧桑和人生故事?让我们走进这场非同寻常的百年传奇。

    “一切都是时代的选择”

    就像一个人生命的运程,蒲缥甜大蒜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至今已活了200多年。

    在“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蒲缥,古镇、梁金山和甜大蒜在历经岁月长河的大浪淘沙之后,当仁不让的成为这方厚土留存给后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重要文化标识。

    “为什么是它们?这可能与它们本身蕴涵的庞大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有关。一切都是时代的选择。”蒲缥镇党委书记杨明这样解读这三项让蒲缥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化遗产。

    无可质疑,蒲缥之所以成为今日的蒲缥,与其作为“西南丝绸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有关。当马帮与商旅,财富与欲望穿梭在这片己有600多年历史的古镇街巷时,蒲缥的上空一定是风云漫卷。由此,这个西南丝绸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因其独特的交通枢纽位置才能恣意享受着它的繁华。

    蒲缥甜大蒜,本是蒲缥古镇人家自创的一种腌制小吃。因其色泽棕红莹润,口感香甜脆嫩,且具开胃提气,养生保健功效和绿色环保特点而备受当地百姓喜爱。随着当年每天上千头骡子把中国内地的丝绸和茶叶通过蒲缥古镇运往缅甸、泰国直至印度等地,再把海外的盐巴和珠宝运回内地的这一流通路程,甜大蒜做为马锅头们随身携带的食品之一也随之走遍四方享誉海内外,并最终完成了最具蒲缥地域名特食品代表的华丽转身。

    王守仁.jpg

    王守仁

    而关于蒲缥甜大蒜腌制技艺的由来,王坤柱向记者讲述了至今在蒲缥王氏家族乃至整个蒲缥地区都流传着的一段故事。

    那是清咸丰末年,有一位名叫沈宏兴的四川人,因和嫂嫂发生争吵,不慎一脚踢死了嫂嫂,为逃避官府追捕,径直向云南逃窜,半路上捡得一个姓邱的孤女,于是,一长一幼相依为命,四处飘荡,最终落籍蒲缥,被当地乐善好施、豪爽侠义的王家所收留,成了王家的家庭成员。待邱氏孤女长到了出嫁的年龄后,沈宏兴便将她嫁给了王才,也就是王坤柱的高祖公。

    来自四川的沈宏兴十分精通酱园业,擅长腌制甜大蒜等各种酱菜。为了感谢在自己举目无亲、穷困潦倒的困难境况中伸出援手并收留了自己的王家老小,便将腌制甜大蒜等各种酱菜的手艺传给了王家。1866年清同治五年,王才在夫人邱氏的鼎力协助下正式创办了王记“美和号”酱园。从此以后“甜大蒜”腌制技艺便在王氏家族中代代相传,百年不衰,享誉中外。

    张景凤.jpg

    张景凤

    1920年,王家传人王守仁曾携带甜大蒜等特色食品赴昆明参加“云南特色产品品评会”。会上,王记“美和号”获得了当时民国政府的“佐食佳品奖”。《新纂云南通志》载:“民国九年在云南省第一次特产品评会上,永昌(保山古称)之腌大蒜颇著名,尤以蒲缥王记美和号甜大蒜负盛名。”《保山县志续编》亦有记载:“蒲缥腌大蒜,专用糖腌制而成,佐食佳品,远近闻名。”有诗赞云:“蒲缥大蒜享誉高,辣子藠头亦自豪;家居旅途皆方便,馈赠亲友把情交。”到了1983年,蒲漂甜大蒜又被评为云南省优质产品,名声更加响亮。

    据《蒲缥镇志》记载,50年代,王记“美和号”曾一度并入供销社办的甜大蒜生产合作社,但三年后便停产歇业。直至1985年,王姓五世孙复业,甜大蒜的命运得以重见天日。

    张景凤与王坤柱四兄妹.jpg

    张景凤与王坤柱四兄妹

    “一定要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从解放后到1985年,是甜大蒜沉寂的30多年。即使在那段时期,祖母张景凤仍然会在家中腌制几罐甜大蒜,让那甜甜酸酸的味道伴随着一家人。而甜大蒜带给王坤柱他们兄妹的味觉满足也成为他们童年里最弥足珍贵的美好记忆。

    1985年,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73岁的祖母张景凤决定重操旧业,把甜大蒜这一家族传存下来的手艺重新做起来。为此,在龙陵勐兴打工的王坤柱回到蒲缥帮着祖母一起张罗。王坤柱记得很清楚,当时,售价一块八角钱一斤的甜大蒜一经面世,就供不应求。在蒲缥古镇那间简陋的铺面前,祖母张景凤每天笑脸盈盈,她知道,王记“美和号”的春天来了。

    1990年之后,王坤柱踏上去缅甸经商的旅程。为什么去缅甸?王坤柱说,这是他的蒲缥老乡梁金山给他的启示。“梁金山是我们蒲缥人的骄傲,打小就是我崇敬的榜样。”王坤柱告诉记者。

    王坤柱离开蒲缥后,当年只有18岁的小妹王惠云留在祖母张景凤的身边。自此,蒲缥甜大蒜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六代传承人。王惠云在祖母张景凤的亲自传授下完全掌握了甜大蒜以及各种酱菜的腌制技术。2005年,93岁的祖母张景凤离开人世前,拉着四兄妺的手再三叮嘱他们,王记“美和号”是我们王家人的传家宝,你们一定要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2007年10月,因企业改制,下岗回家后的王惠云义无反顾的继承了祖父王守仁、祖母张景凤制作“甜大蒜”的祖传手艺。开启了她加工经营“甜大蒜”的苦乐人生。王惠云在隆阳城区杏花农贸市场开辟商铺,挂牌百年老字号“美和号”公开售卖。凭借上乘的质量和良好的信誉,王记“美和号”赢得了市场,年销售2万余斤,年销售额达20余万元。

    重振祖业的四兄妹及家人.jpg

    重振祖业的四兄妹及家人

    王惠云告诉记者,继承祖业,既为自己开辟了一条自立自强、自谋发展的就业之路,又满足了祖母张景凤将腌制甜大蒜的手艺在子孙当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希望。王惠云也由此成为他们兄妹四人中唯一能全面继承传统腌制甜大蒜工艺的传承人。

    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开发利用“蒲缥甜大蒜制作技艺”,2015年10月,已事业有成的王家四兄妹分别从瑞丽、保山、杭州及海外汇聚蒲缥故土,商议重振王记“美和号”大业。在隆阳区、蒲缥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5年10月正式成立了“保山蒲缥王记食品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总投资1200万元,购置蒲缥镇塘子沟庄门前土地30亩,一期工程于2016年3月破土动工,按照国家标准建盖了厂房、仓库、化验室、消毒室、发酵池,购买了必须的机器设备。2017年初开始投入生产,共腌制甜大蒜80吨,预计年产值200余万元。按王坤柱的估算,公司未来产能可达800吨,产值可达2000万元。自此,王记“美和号”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时代。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