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新闻中心 保山要闻

    安得广厦千万间(巡航2017)——保山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08 15:02 保山日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圣杜甫发出的喟叹,回响千年,如今正在保山中心城区变为现实。

    截至目前,保山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已完成投资165.92亿元,完成99.7%;已建成安置房17671套、255.7万平方米,完成99.64%;计划征收土地5723亩,已签征收协议13111.85亩,超额129%;已完成货币安置10150套,完成100%……这些数字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保山数万群众的安居梦正成为现实;折射出的是保山跨越发展的昂扬乐曲;折射出的是保山走进新时代的铿锵足音……

    以人民为中心:从“要我拆”到“我要拆”

    一提起棚户区,很多人的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破败”“脏乱”等词语。在保山城镇化发展方兴未艾之际,集中连片的棚户区,成了保山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推进棚户区改造刻不容缓。

    保山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浩大,项目范围包括青华湖、下村、青阳、红庙及火车站五个片区,可研总规划面积22437亩(其中棚户区占地8196.6亩),共涉及拆迁户数11312户、拆迁面积253.67万平方米,需安置27885套(其中实物建房17735套、256.5万平方米,货币安置10150套),项目计划总投资166.42亿元。

    “保山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规模在全省最大,总投资全省最大,全省棚改项目第一批资金落地在保山,第一批棚改户搬迁入住也在保山,项目全部完成后将打造成全省棚户区改造示范点。”云南城乡投保山分公司总经理、保山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副指挥长汪宗彦如是说。

    然而,进行棚户区改造,房屋征迁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也是城市发展中的老难题。认真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征迁之难,难在操作过程的公平公正,难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为此,保山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始终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制定了征迁、补偿、安置等各个环节的政策,并且采取区级领导挂片,乡镇(街道)、部门领导干部包保到户的工作责任机制,按照时间倒逼、责任到人、奖惩分明的工作要求,实行征迁干部包宣传入户动员、包签订协议、包领款搬家、包房屋拆除、包安置入住、包生产发展的“六包做法”,扎实推进棚改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因地制宜、造福群众,任何时候都不能变;群众路线、取信于民,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依法依规、阳光征收,任何时候都不能忘。”隆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李继杨总结说,该局在红庙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得到三条宝贵的启示。

    红庙社区的董庆先一家,现在已经搬到了太保北路小区居住。董庆先回忆说,政府动员搬迁之初,她也想不通,老人更不愿意搬。后来,挂钩联系他家的干部多次来到她家,听困难、讲政策。“干部下来宣传政策,没什么藏着掖着的,我能感觉到,干部是真心为我们着想的!”

    正是坚守“以民为中心”的“秘诀”,这块“硬骨头”得以破题,逐步实现了棚改居民由“要我拆迁”向“我要拆迁”的自觉转变,让拆迁这一热点、难点、焦点事件“软着陆”。

    此外,各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均实行“阳光征迁”,征迁工作做到过程全公开,即做到政策公开、办法公开、范围公开、对象公开,做到丈量结果公示、补偿标准额度公示、征迁进展公示……用“心换心”的真诚,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公平,换来的更是百姓对棚改工作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棚户区改造,一个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如今正在保山大地上扎实推进,越来越多的棚户区居民从这项民生工程中获得了实惠,圆了安居梦。

    以创新为引擎:用“新方法”巧破“老难题”

    棚户区改造,是许多地方政府眼中的“老难题”。保山如何打开这个令城市管理者头痛不已的“密码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保山市委、市政府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全市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观念先行、规划先行的同时,紧紧抓住国家在2013—2017年期间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机遇,根据省委、省政府“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总体要求,结合《保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3—2030)》发展目标,将红庙片区、下村片区、火车站片区、青华湖片区和青阳片区列为2013—2017年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重点实施项目,通过统一规划建设实现城市整体开发。

    160多亿的投资,钱从哪儿来呢?保山探索“政府主导、银行贷款、市场运作”的棚户区改造新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2014年4月,保山市人民政府率先与云南建投集团及旗下的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保山市2013—2017年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开发协议》《合作建设协议》,通过“整体规划、综合开发、优先安置、统借统还、分期实施”的模式,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共同实施保山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工作,建设周期为2014-2017年。截至目前,累计到位资金166.42亿元,其中,获得融资贷款146.56亿元、中央补助资金4.36亿元、省级补助资金0.92亿元、地方配套3.72亿元、企业自筹5.75亿元、专项资金补助5.1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65.92亿元,未完成投资0.5亿元,完成99.7%。

    贷款如何还?保山市与云南省建工集团、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公司经过多次协商,创新发展理念及合作机制,将棚户区改造区域内整理出的土地出让收入及项目的配套商业收入,进入保山市与省城乡建设投资公司及国开行共同设立的共管账户,专项用于偿还投融资资金本息。

    人如何安置呢?不仅注重“造城”,更注重“造市”,是保山市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的突出亮点。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保山依据“旧房变新房、旧区变新区、农民变市民”的理念,按照“改造一片、开发一片、成型一片”的原则,全面推进“农转城”工作,构建产城融合、产学兼顾的综合型新城区,破解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问题,有序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以“提供更多就业平台”“提高就业能力”等途径解决棚改搬迁群众就业和创业难题,让农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棚改后,隆阳区委托隆阳广厦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各安置小区内成立专业物管部门,实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完善小区功能配套、降低物业收费标准、搭建综合服务平台等方式,切实打通服务棚改安置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党建为引领:树“一面旗”聚“一条心”

    “棚户区改造的工作重心在基层,各种矛盾在基层,活力源泉更在基层!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隆阳区政协副主席、青华街道办事处主任林丽由衷地感叹道。

    面对时间紧迫、情况复杂的棚改任务,保山把棚改攻坚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相结合,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基层组织延伸至棚改一线,延伸到房屋征迁宣讲现场和征迁户家中,以基层党建的有形有力,实现了服务棚户区改造大局的有为有效。

    “作为一名党员,我保证第一批签协议,绝不拖后腿。” 青华街道太平社区一组居民杨锡林在征地拆迁时毫不含糊地表态。之后,他带头签协议,带头拆违建,带头做群众工作。

    打渔社区的段锦刚,作为打渔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在此次保山中心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负责打渔片区的拆迁工作,共涉及拆迁户1000多户。在具体工作中,他始终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以身作则,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拆迁工作中。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正是大家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各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研判问题在一起、解决问题在一心,着力破解了征拆工作中的“中阻梗”。

    棚改后,红花社区居民于2017年3月正式开始入住,居民的农村居住格局被打破,从单家独院搬至高楼大厦,居住环境由熟人社会变成陌生环境,居住模式由扁平化转向立体化,党组织重组,原活动场所拆除,社区治理面临新的难题。

    面对难题,红花社区党支部迎难而上,以打造“全省一流,全国先进小区”为目标,在小区管辖范围实施集春雷行动、春风治理、春雨服务为一体的“春雨工程”,引导党员群众从“农民变居民”,实现安置小区“搬得进来、住得下去、发展持续”,探索出了一条在党建引领下,从“拆”到“建”、从“散”到“聚”的社区治理新路子。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出现了工作困难,哪里就有党员为之忙碌的身影。正是一个个党员的示范带动,一个个基层党组织的凝心聚力,保山棚户区改造工作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发展为目的:确保“搬得进”还要“住得好”

    “刚来的时候不习惯,但小区内绿化等配套设施齐全,有公园、有广场、有幼儿园、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有社区综合服务体,真是太方便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搬进红花一期的曾何春说。

    为了让棚改户“搬得进、住得好”,保山市和隆阳区对各安置区都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布局,设计了多种户型,并统筹安排了幼儿教育、物业、绿化、商业用房等配套设施,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满足了棚改户的多样化需求,切实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提升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隆阳区幼儿园创1+N幼儿教育改革发展新模式服务保山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隆阳区幼儿园园长杨明芹介绍道,该园通过在安置区建立分园的办法,真正实现了居民在家门口上学的希望。“以前我们村的娃娃想上区幼这样的好学校,是绝不可能的,但现在幼儿园办到了小区里,接送方便,而且学校设备齐全,老师认真负责,真是太好了!”说起上学的问题,棚改户朱玉芹十分高兴。

    让朱玉芹高兴的不仅这一件事。针对小区内居住的留守妇女较多,且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的实际,社区妇联与隆阳区妇联结成“对子”,组织妇女到企业考察,并带回刺绣项目,邀请技师志愿者到社区进行培训,实现了留守妇女在家就业创收。朱玉芹就是其中受益的一员,“区妇联给我们联系了礼涵纯绣专业合作社,我们只管绣好收钱就行。”她每月利用闲暇时间也能增收800多元。

    仅仅“安居”还不够,还要乐业才行。“政府不仅帮我换了房子,还帮我解决了工作。”梅冬亮高兴地告诉记者,在街道和社区组织的招聘会上,他找到了工作。现在在下村工业园区上海大众汽车店做汽车修理,每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了搬迁的后顾之忧。64岁的赵连富棚改前以种地、养鱼为生,棚改后因岁数大找工作屡屡受挫,后来在街道和社区组织的招聘会上被破格录用,成为青华街道巡查队的一员,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

    保山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的原则,积极探索打破行政区域集中安置被征地群众、实现同城就业、农民就地市民化的棚户区改造新模式。以“提供更多就业平台”“提高就业能力”等途径解决棚改搬迁群众就业和创业难题,

    青华街道李家屯有200多户人家都靠做豆腐营生,起初大家不愿意搬迁,最大的担心就是豆腐作坊没了,今后的生活怎么办?

    对李家屯群众的担心,隆阳区委、区政府就积极对接市规划部门,在龚家庄安置小区北侧,由政府出资统一规划了豆腐加工经营的“豆腐坊”,建成后提供给群众租赁使用。

    李永安是李氏豆腐的传承人,谈到搬迁后来到“豆腐坊”做豆腐,他说:“最大的方便就是租金低,卫生条件好,地点宽敞,排水排污设施齐备,去哪都找不到那么合适的位置。”李永安在“豆腐坊”租了8间商铺,规模越做越大,成立了公司,开了网店,生意红火。现在“豆腐坊”已然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各类豆制品在这里应有尽有,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豆产品”,有固定的销售渠道。

    温润保山,日新月异。从“忧居”到“宜居”,数万人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从未有如此之真切;从“破题”到“攻坚”,保山让更多棚户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信念从未有如此之坚定!保山,将在滇西大地、沧怒之滨熠熠生辉!保山正以斗志昂扬的姿态走进新时代!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