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施甸县 施甸新闻

    重游施甸清平洞

    2017-10-16 16:34 保山日报 罗春莉

    说来惭愧,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施甸人,却已十多年未去过清平洞。还记得第一次去清平洞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级组织到此春游,现在回想起来,也已经记忆模糊。看着那张淡去的在清平洞洞口处的班级合影,细细回忆那一张张稚嫩无邪的脸庞的名字,仿佛才一个转身的时间,照片中的孩子们就都已纷纷跨过了而立之年。

    在我还是一名英语老师的时候,每个周五和周日离校返校都会路过清平洞。然而其时步履匆匆,整整四年,都没有来得及停下脚步进洞一游。这个夏末时分,正是古镇姚关最美的季节,特色旅游小镇初妆罢、高原水乡入画来,我也趁着时机来了一次故地重游。

    重游清平洞.jpg

    清平洞位于施甸县姚关古镇外的龟山西麓,距离施甸县城30多公里,为明代爱国将领邓子龙所辟。景区由《恤忠祠记》碑亭、烹象亭、看山亭、磨剑亭、恤忠祠组成,没有气势恢宏的文物建筑,但一方小天地里也可谓风景秀丽,历史遗迹保存完好。

    经过一番修葺,现在的清平洞面貌焕然一新,让人心潮澎湃。幼年游清平洞,少年心性,走马观花;而今故地重游,碑记壁画,无不细细品来!

    进门处,《恤忠祠记》碑亭,碑文详细记载了万历十三年,邓子龙率部在姚关筑城,三战三捷,大破缅军的战斗原委。碑文重新添过,清晰可读,读懂碑文后,便可一路找寻当年将军和将士驻扎戍边的遗迹了。

    重游清平洞1.jpg

    我急切想找到一处亭子,因为幼年时对此亭的印象尤为深刻。让人遂愿,位于碑亭北侧10米处的“烹象亭”赫然映入眼帘。烹象,顾名思义,煮食大象,相传这是邓子龙将军大破缅军后将擒获的大象烹煮犒劳将士的地方。儿时听老师讲带着好奇,如今再细看,亭内有邓子龙将军和近代爱国将领李根源立碑为证。

    拾级而上,到达看山亭。亭子半靠山崖,有两层。顺着狭窄的楼梯可以登楼,楼上有镂空圆窗,推窗远眺,山色朦胧,窗户的形状是最好的镜头。倚立于窗棂前,只可惜翠树环抱,挡住了视野。当地老人告诉大家,前面突兀而起的是火星山,旁边起伏连绵的是鸡冠山、姚凤山、响水河。我们闭上双眼,迎着徐徐清风,任思绪飞驰,飞入那密林外的远山,瞥见层峦叠嶂,怪石嶙峋……

    沿看山亭而下,方见石壁上乃是将军题写的诗词。一首《题梅》,写尽了将军的铮铮铁骨。看山亭下便是清平洞了,“平南开此洞,呼之谓清平,若问开洞者,虎冠乃丰城。”邓子龙的这首诗,记载了辟洞原委。

    重游清平洞4.jpg

    清平洞洞门呈圆形,洞口高处有邓子龙的挂弓石。步入洞中,只见洞壁潮湿,洞内幽静清凉与洞外烈日灼热形成鲜明对比。壁上有一石台,相传为邓将军炎夏午休的卧床。石床前侧的石桌,想必就是邓子龙平日里与部将的弈棋之处。

    洞前,杨柳依依,莲花池在阴阴夏木中摇曳生姿。池的中央是一座八角亭,名为“磨剑亭”。经曲桥,步入亭中,凭栏、又或登楼,朱阁、碧水、睡莲、杨柳,尽收眼底。

    清平洞南侧是恤忠祠。传统的中式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开轩面场圃”的意境只有在传统建筑中方能领会,浮雕镂空格子门带你穿越明清时代,将军的塑像倚立于大殿之上,供人膜拜。

    重游清平洞2.jpg

    在繁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之中,无数英雄披荆斩棘、气贯长虹,将军只是长河中一颗微弱的星星。但是这颗星星从没有被施甸人忘记。滇西边庭告急之际,将军率三千精兵,远道驰援,筑关迎敌,他在姚关驻防的每一个脚印都深深的烙印在这里。战火的烽烟早已散去,姚关境内大关、小关、里骚关、芭蕉关、茨竹关,五关里斑驳的壕堑、壕沟、砖石,都记录着那一段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英雄凯歌。姚关人从小听着英雄故事成长,忠魂早在心底埋下,激励奋勇前行。

    多年后,在这片缔造英雄传奇的土地上,一个好官,一个把一生都奉献给人民的好书记也于此长眠。不禁感慨,历史的峰回路转中,家国情怀贯穿岁月,一脉相承。贪鄙猜忌,将军被迫解甲,一首《别清平洞》心中愤懑难舍国事的心情溢于言表。

    在清平洞的遗迹中,在诗词楹联里,重读那段“百战归来,赢得鬓边白发;三军散去,剩存湖上青山”的英雄故事!(罗春莉)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