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新闻中心 人物风采

    老木匠杨自道

    2017-09-06 10:31 云南日报 朱金磊 郭金灿 张一红

    2017090610_res15_attpic_brief

    杨老在指导女儿做活

    施甸县姚关古镇,最具特色、也最有名气的老建筑当属清平洞的磨剑亭。相传,这是明朝将领邓子龙将军在此戍边期间,磨剑杀敌的地方。

    提到磨剑亭,当地老一辈人都会想到一个人——74岁的老木匠杨自道。

    在杨自道家一个不大院落的右手边,有一间低矮的小木房。低头走进小木屋,就进入了木的世界:木屋内,墙壁的两边摆放着两条古式长条凳,长凳后面的架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木工工具。长凳旁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根雕,小木屋被占据的满满当当,其中最大的一个是近两米高的仙鹤。

    这间小木屋就是杨自道的“工作室”,从13岁学木工算起,杨自道与木工结缘了61年,是名副其实的老木匠。

    从农家少年到工艺大师

    1943年,杨自道出生在施甸县姚关镇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动荡的年代,家境困难,缺衣少食。杨自道13岁辍学后,就开始跟随会木工的舅舅走南闯北讨生活。

    “我从小就看着父辈们做木雕,耳濡目染,会一些简单木工的做法。跟着舅舅可以一边学习木雕工艺,一边依靠手艺做活,为自己填饱肚子,也为家里省一份口粮。”杨自道说,“以前大家生活都困难,木活这门手艺大部分用来建盖房屋,木雕手艺用途少。改革开放后,木雕手艺才慢慢开始吃香。”

    杨自道好钻好学,每到一处做活计,都会虚心向当地木工师傅学习,到当地著名景区,观摩有特点的建筑和雕塑,学习钻研木工技巧和雕塑技艺。“在昆明和大理等地干活时,我都要跑到当地的寺院和古镇,揣摩其精湛的雕塑工艺和木工传统技法。看得多了,摸得多了,就把一些技法谙熟于心,回去后反复练习,慢慢的有了一些心得。”杨自道说。

    走南闯北多年,杨自道的木活也越做越好、越做越扎实,经他打造的供桌、八仙桌、小圆桌、椅子、茶几等物件,雕出的人物、动物、花鸟都栩栩如生,瞬间提升了家具的档次。

    慢慢的,杨自道凭借着精湛的手艺,名气也越来越大。在保山、临沧一带,很多人家买到好木材,都要来找他设计雕刻。2002年杨自道被授予了“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和“云南省民间文化工艺美术传承人”称号。

    在空闲之余,杨自道还自己编写了一本《木工艺苑》,详细总结了木工技艺和各式古建筑、家具、雕花的工艺技法,并对每一种雕花的寓意进行了注释。书中还记录着民间起房建屋的“四六句”,以及一些传统的木工口诀和唱调。

    杨自道对古式建筑和古色古香的家具的爱好,也让他爱上了古乐。平时休闲时,杨自道就在家中练习洞经音乐。他还召集一帮老弟兄组建了洞经队伍,练习洞经、越剧、黄梅戏等古乐。洞经乐队所用的竹笛、琵琶、阮、筝等古乐器都出自他之手。

    最吸引眼球的是一把小阮,龙首即是琴头,枣红色的底色,加之黑、黄、绿3色的简单点缀,眼、鳞、须、羽活灵活现,龙首灵气逼人,充分说明了他高超的工艺技巧。

    从情满乡里到扬名海外

    在杨自道61年的木艺生涯中,最让他得意的作品,莫过于恢复修建清平洞的磨剑亭和看山亭。

    上世纪七十年代,世事动荡。作为姚关镇出名的木艺工匠,他猜想清平洞的磨剑亭和看山亭难逃被拆的命运,提前与几个志同道合的邻居合计,偷偷对磨剑亭的每一项木雕工艺进行了勾画,对清平洞的每一个柱墩、横梁、式样等进行详细的测量记录,以便时机成熟时进行恢复重建。

    待磨剑亭和看山亭被拆除后,杨自道又偷偷将工艺较好的建筑材料保留下来。动荡过后,姚关镇的乡邻们相互筹钱,开始对清平洞古建筑进行恢复重建。这也多亏了杨自道测量的数据和建筑材料,才使得清平洞的看山亭、磨剑亭很快得到恢复重建。

    “祖辈就一直从事木活,小时候经常到清平洞玩,当时清平洞的建造工艺太好了,对清平洞的古建筑有了很深的感情,拆除清平洞前,整天坐立不安。还好很快恢复重建了,而且我也贡献了一部分力量,很欣慰。”回忆起当年的事,杨自道深有感触。

    也是从那时开始,杨自道开始了亭台楼阁的修建之路。

    恢复重建清平洞磨剑亭和看山亭后,杨自道在保山、临沧等地,甚至在缅甸都成了名人,每年都会有来自各地的人慕名找到他,邀请帮忙修建祠堂、亭台楼阁。30多年来,杨自道带着几个徒弟以复古的方式,修建了七八十个亭台楼阁。

    提起修建的亭台楼阁,杨自道拿出了一位缅甸客户给他寄来的地方志。地方志的封面是杨自道在1986年到当地修建的楼阁图片,里面详细记录了杨自道的事迹和经历,以及那座楼阁的历史。这是对他手工艺的充分肯定。

    “那座三层的楼阁修建的很气派,雕花也比较精致,是我的得意之作。”杨自道自豪地说,“从那以后得到当地人的充分肯定,木活越来越多,算是开拓了海外市场。”

    从单枪匹马到女儿传承

    在杨自道家的庭院里,一座水泥雕塑的假山造型独特,颇具风味。假山旁,矗立着一尊未完成的关公像。虽然还没完工,但关公威严的神态呼之欲出。

    “年纪大了,视力也不太好,做工慢,很多细活都是由两个女儿完成。”杨自道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就有意培养她们,自己有了帮手,不用再单枪匹马了。”

    杨自道的大女儿杨翠芬今年50岁,17岁开始跟着父亲学木工,现在已能独挡一面。17岁,正是如花似玉喜爱女红的年纪,杨翠芬却不得不拿起刨花工具和钻头,跟父亲一起打制家具。

    “虽然从小就喜欢舞弄父亲的木工工具,但真正学起来,亲戚邻居还是有很多闲言碎语,毕竟女孩没有学木工的。现在想来,要感谢父亲当初的坚持。”杨翠芬说,“自己不能跟父亲四处起房建屋,就和妹妹在家中做一些木雕工艺品和雕花家具,在农闲时节,每年也能收入两三万元。”

    聊得兴起时,杨自道搬出了自己珍藏着的一个传统中式木制盆架。这个盆架用楸木作材料,不用一铁一钉,榫卯相扣而成。杨自道就着这个盆架讲起了中国的木工工艺艺术和木艺技术的精湛。

    “传统木工工艺博大精深,自己祖辈就曾帮土司修建衙门,对楼阁亭台的雕花、式样等非常有心得,自己这一代捡起来后,在做好一个手艺人的本分事情的同时,要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丢啊!”杨自道说。

    杨自道父女经常依据不同木材的色泽、材质来制作工艺品。他家客厅茶几上的麻姑献寿就是用一整段楸木,就着纹路和色彩的变化雕出麻姑清秀的脸庞、飘飞的裙裾和篮中寿果。他们就地取材,按照树木的形状、纹路雕刻的笔筒、簪子、摆件等艺术工艺品,受到游客喜爱,供不应求。

    在杨翠芬家,屋里的茶几、电视桌、供桌、摆件,甚至是供奉的天地牌都是父女3人联手制作的。堂屋正面用的椿木镂空门窗也是他们合作完成雕刻的,水泥钢筋的墙体里,椿树特有的红色让人看着格外温暖,这是他们父女3人爱的结晶。

    值得欣慰的是,杨翠芬的儿子也加入到了其中,跟随着爷爷学习建造亭台楼阁工艺,杨家的木工工艺有了新的传承人。(朱金磊   郭金灿 张一红 文/图)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