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新闻中心 外媒看保山

    昌宁:产业化奏响致富交响曲

    2017-08-16 11:33 云南日报 博达

    2017081510_res07_attpic_brief

    核桃林里美丽的乡村 本报记者 吴再忠 摄

    2017081510_res11_attpic_brief

    2017081510_res15_attpic_brief

    “中国核桃之乡”、“千年茶乡”,近年来,昌宁县委、县政府真抓实干,不断推进和释放政策红利,围绕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加快发展,一张张昌宁“名片”被越擦越亮,且不断的丰富其内涵和外延,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一产到三产,不断发展与蜕变……

    在刚刚立秋后的纷纷细雨中,记者走进昌宁,去感受和挖掘昌宁核桃、茶叶及其它特色农业发展的故事,以“政府得民心、产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这一主线,去寻找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的答案。

    核桃一家人与两棵树的传奇

    “富贵平安好运来,吉祥如意福星到。”在耇街乡水炉村72岁王进洪老人家的院子大门上,张贴着这样一副金色红底的喜气对联。而进门的右侧,一棵持有“身份证”的伞状核桃树矗立在院中一角。

    树龄:118年,树高:7.6米,胸径:120厘米——凑近细看该树的“身份证”,这棵古树的基本特征都显露出来。

    “请进来,我讲故事给你们听。”王进洪老人笑嘻嘻地将记者一行邀请进门,讲起了这棵核桃树的故事。

    “我父亲年轻的时候,还没有成家,一次和地主摇红豆子(一种赌博方式)赌田,他赌输了,就把原来属于我家的一块田输给了地主,但是那块田里有两棵手臂粗的核桃树,我父亲一气之下就把树挖回来,一棵栽在路边,一棵栽在草房门前。没有想到现在这两棵树却成为了我的摇钱树、养老树。”王进洪老人一边讲述着,一边感叹道:“以前,从来不会想到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现在老了,但也不需要种地了,家里有200多棵核桃树,每年三五万是有保障的。”

    “我们这里有条特殊的道路,叫‘产业大道’。”站在耇街乡水炉村通往金马、打平两个行政村的弹石路上,乡长罗佳来说,这条路全程19.7公里,2012年修建以来,当地老百姓的农特产品,特别是当地核桃源源不断地通过此路运出山村、运往城市,被老百姓称为“产业大道”。

    一棵核桃树,一条产业发展大道,构筑了一方百姓幸福的坚实基础。

    耇街乡水炉村核桃产业的发展,仅是昌宁核桃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2000年至2016年的15年间,全县泡核桃面积从30万亩发展到180万亩;产量从0.22万吨增加到4.8万吨;产值从2400万元增加到11.12亿元。2000年,昌宁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2012年,昌宁核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云南省首个核桃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通过不断的努力,“昌宁核桃”产业发展站上了发展的至高点,在面积稳固的同时,昌宁又明确了“将昌宁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泡核桃加工贸易集散中心”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力争全县核桃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到300户以上,年加工、交易核桃突破10万吨以上,产值突破30亿元。

    茶一个人与两个省的故事

    “我在云南昌宁做茶,而我的家乡甘肃天水的合作伙伴们在卖着昌宁茶,我做的茶除了运到甘肃老家外,其他一个地方我都不卖,也不在网络上销售。”采访中,初听昌宁润毫茶厂已70多岁的温培贤厂长的开场白,记者感觉他是一个古板而又刻薄的老人。但深入交谈后,他流露出了他在茶道上的“纯与真”。

    “1982年,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了吃饱肚子,我从甘肃来到昌宁,因为这里茶叶原料便宜。我学着做茶叶生意,主要从昌宁购买干茶,拉到我老家去卖,从中赚点差价,维持生活。”说到此处,老人话锋一转:“做了几年贩运后,我觉得就这样收来卖去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温培贤老人介绍,1999年他在达仁建茶厂,决定自己做茶,一方面是对农户负责,另一方面也对老家合作的销售商负责。

    生产在云南,销售在甘肃。茶叶成为了老人连接两省的情感纽带。现在到他茶厂交茶的大约有5000户农户,而在甘肃老家卖茶的有几百号人。而更值得老人骄傲的不是挣了多少钱,而是现在他的儿女已接过了接力棒。和他合作销售茶叶的伙伴,同样地把接力棒交到了儿孙的手中,一棒接一棒的传下去。

    “经过近20年的发展,老百姓的收入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老人介绍,他刚到昌宁的时候,农户茶叶最多的卖到一两千,少的只有几十元。老人感叹道,现在家家户户靠茶吃饭,都富起来了。

    截至去年底,昌宁全县共有20余万人涉茶种茶,茶园面积达31.33万亩,干茶总产量2422.06万公斤,茶叶综合产值22.3亿元,茶农人均纯收入3826元。

    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昌宁红”“龙润”“尼诺”“树根地”“雪兰”“黄家寨”等知名品牌异军突起。全县共有茶叶初制所478个,初精合营茶厂18个,获得QS认证茶叶企业34个,有茶业专业合作社44个,有CTC红碎茶生产线7条。年产值在一千万元以上企业10户。

    “千年茶乡”行走在转型升级蝶变旅程上。

    中药材一个秘方催生一个合作社

    “像这样大的,一个就能卖到三四百元。”在昌宁县绿康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上,理事长张志远拿着一个硕大的重楼介绍,四五年前,这些地都是用来种玉米的。种玉米饿是饿不到,但富也是富不起来的,一遇到用钱的地方,就得凑、就得借。

    说话间,张志远脸上流露出一种对困境的尴尬与无奈,同时他又坚定地说:“当时我就想,只要不犯法,什么捞钱就干什么。”但是张志远却一直拿不定主意:出去打工吧,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做点小生意吧,没有本钱。

    祖上有治疗肠胃炎和食道炎的“小秘方”,传到张志远已经第四代。一天下午,村里一位老人肠胃炎复发,来找他拿药之后,他萌发了奇想:“我就想约着村里的叔叔婶婶们一起种药材,收成可能会比种庄稼好一些。”在他的带动下,2010年,有四五户和他一起开始探索种植重楼、附子、何首乌、续断等中药材。2014年成立了合作社,发展至今,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成员近200户,每户年收入都超过2万元,大家通过种植中药材尝到了好甜头。

    张志远通过自我革新,走出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子,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他投入到新一轮的创新发展中时,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立足于多种药材的种植发展,以重楼、白芨、黄精为主体,兼顾草乌、牛膝、芍药、牡丹、黄柏等40多个种类中药材种植已经开始覆盖和蔓延在了昌宁。2015至2017年,针对中草药发展奏响了规范发展阶段(2015年)、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稳步提高阶段(2017年至2020年)“三步曲”,

    2016年中药材总面积达到3.2万亩,总产值7236万元;2017年一季度种植面积达2.54万亩,总产值1.49亿元。

    “昌宁中药材,不怕卖不掉,就怕没产量,前景很广阔。”保山市中药材商会会长杞绍平介绍,依托万亩中药材示范区建设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饮片厂、以药食同源庄园为核心的旅游观光景点,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使群众持续增产增收,形成了新兴特色优势支撑产业。

    昌宁,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有机的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连接在一起,奏响了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交响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而老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这应该就是综合发展的要义所在。

    此乐,不是曲终,仅是曲始!(博达文/图)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