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新闻中心 保山要闻

    保山市农业综合开发助力精准扶贫(砥砺奋进的五年)

    2017-07-17 16:44 保山日报 李建国

    夯实基础 培育产业 打造龙头 提升素质

    保山市农业综合开发助力精准扶贫(砥砺奋进的五年) 

    长期以来,我市山多坝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传统农业比重大,农村土地收益低。“十二五”以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突出贫困和民族乡镇”的原则,加大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治理、节水配套改造等项目,为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成为两烟、粮食、油料、咖啡、糖料、冬早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共新增粮食5953万公斤、糖料4555万公斤、油料270万公斤、优质饲料作物225万公斤、蔬菜1610万公斤、其他农产品474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3.88亿元,农民收入增加总额2.38亿元。如:隆阳区罗明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后,彻底改善了该区岩头、干田等6个贫困村的农田灌溉问题,大幅度增加了群众收入。项目区香料烟亩均增产50公斤、增加产值900元;甘蔗亩均增产1000公斤、增加产值460元;项目区新增种植业总产值2035万元,农民增收总额达982万元。本报讯 在推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中,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服从和服务于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以来,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8.36亿元,实施项目188个,改造中低产田13.17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0.26万亩,重点扶持12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全市加快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推进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市16个贫困乡35个贫困村、2.41万户7.49万人从中受益,实现了农业综合开发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进。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特色产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等优势,将产业作为带动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突破口,选择粮油、蔬菜、茶叶、畜牧等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投入和综合开发。“十二五”以来,共建成优质粮油基地30.97万亩、糖料基地0.97万亩、优质小粒咖啡基地1.22万亩、优质茶园基地1.69万亩。同时,大力推进“农旅联姻”工程,支持项目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旅游扶贫的新路径,拓宽贫困农户增收的旅游“新渠道”。腾冲市界头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田间道路与花海观光主干道有机结合并形成路网,合理设置旅游大巴错车台,解决了项目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道路瓶颈问题,推进项目区农业转型升级。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新增30多家农家乐及农家旅馆,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6年2月该镇举办的第三届花海节期间,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0多万元。

    “十二五”以来,按照“围绕产业扶龙头、依托龙头建基地”的思路,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资金3.61亿元,重点扶持12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养殖基地,提升农产品加工和储藏保鲜、市场交易能力,积极引导项目单位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联动扶贫模式,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项目单位新增产值9.92亿元,新增利税1.53亿元,新增就业人数2240人,直接受益农户8.74万户,受益农户年收入增加总额达3.6亿元。在农发财政资金的连续扶持下,以腾冲市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隆阳区方平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后跨入国家、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行列,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龙头。

    按照“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要求,近年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以项目区为平台,共投入科技推广费1228.15万元,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升群众综合素质,提升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十二五”以来,累计开展技术培训1.61万人次,组织示范推广1.94万亩,购置仪器设备575台套,补助农户良种3.17万公斤,建设良种基地100亩、良种仓库1000平方米,扩大良种种植面积7.59万亩,项目区优良品种普及率和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地膜覆盖等先进成熟适用技术入户率明显高于非项目区,实现了科技指导直接到村、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施甸县姚关镇富阳片区采取“推广新品种、统一栽培,推广机械化、统一耕作,推广新技术、统一管理,推广新设备、统防统治”的“四推广、四统一”模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亩均生产成本下降60元、增产50公斤、增收200多元,实现了“降成本、提产量、增收入”的开发目标。

    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始终将促进项目区、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设农田防护林和水源涵殖林,大力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生物防控、节水灌溉等技术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节约使用水资源,促进项目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十二五”以来,项目区共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3.3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94万亩,年节水量2893万立方米,改良土壤0.8万亩。(李建国)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