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新闻中心 外媒看保山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保山示范点建设综述

    2017-05-11 10:20 云南日报 贾云巍 李建国

    2017051109_res20_attpic_icon

    农闲时节学科技

    2017051109_res16_attpic_icon

    唱支山歌给党听

    初夏时节,记者深入保山市的贫困乡村采访,亲眼目睹了“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的灿烂阳光正照耀着越来越多的贫困山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的美好画卷,正在保山大地徐徐展开。

    作为落实中宣部“基层工作加强年”的重要举措,保山市“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自去年3月启动以来,坚持超前谋划、明确责任、精心选址,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因地制宜、打造样板。短短一年时间,全市首批52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初见成效,广大群众拍手称赞。

    眼下在保山市,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已成为弘扬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特别是在宣传教育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彰显出重要作用,逐渐补齐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短板”,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小项目惠及大民生

    2016年3月,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及省体育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第一批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439个村被纳入云南省第一批示范点建设,其中保山市共有四县(区)52个村。

    为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已成功创建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保山市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副市长为副组长的保山市“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示范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各县(区)根据实际,分别成立了由宣传部长任组长、分管副县(区)长为副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开展工作建设。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市委宣传部统筹抓好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的规划、建设、验收、管理等各环节的组织实施工作。牵头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议,明确总体思路、实施方案、工作举措和时间安排。各县(区)具体承担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和管理的主要责任,建立运行机制,负责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管理。

    同时,各县(区)成立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落实示范点规划、建设、管理、使用等工作。负责指导并审定批准村支委和村民委员会(简称村“两委”)制定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具体方案。配合市委宣传部组织好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使用的验收评估工作,对每一个示范点形成验收评估报告。试点村“两委”承担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使用的主体责任,负责提出本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具体方案及使用办法,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配合落实建设任务。安排专兼职人员进行管理,明确开放时间,自觉做好服务。

    保山市还通过县、乡两级统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人员不足问题,鼓励“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专兼职从事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工作,确保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好、管好、用好。

    在示范点建设中,保山市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着眼于提高基层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以设施建设为基础、内容建设为核心,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文化熏陶、增强体质,使示范点处处彰显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截至去年11月,全市首批52个试点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落成,辐射带动了10余万农民群众在闲暇时有了好去处。

    “自从村里的文化服务中心建好以后,天天都有人来。老人来跳广场舞、锻炼身体,小孩子来看书、学写字、学画画,特别是元旦和春节的时候,那才真叫热闹呢!”如今提起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市52个试点村的各族群众都特别高兴。

    小阵地发挥大作用

    隆阳区辛街乡下庄村是保山市第一批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示范点之一。在示范点建设中,该村硬化了村民活动广场1350平方米,同时新建了1个105平方米的仿古戏台,并设置宣传栏和宣传壁画14块,还对村情室、阅览室进行了布展,完成了服务中心的绿化、亮化工作。

    如今,村民走进文化服务中心,不仅可以到为民服务站办事,还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打球、跳舞,或者到阅览室“充电”,学习农业科技知识。

    “在试点建设中,下庄村在规划、设计、建设样式等方面,既做到突出地域特色,又能美化周边环境,把示范点打造成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平台、普及科技知识和文化教育的基地、文化扶贫项目建设的样板。”村党总支书记张洪国介绍,在项目实施中,村“两委”整合了云南省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和基层党建示范点项目资金,达到了“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效果。

    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中,保山市坚持“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原则,用“小项目”撬动的方式,与农村“小广场大喇叭”项目、新农村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色文化村建设相结合,将文化服务功能与党员教育、农技推广、科学普及、卫生计生、民政服务、体育活动等公共服务职能结合起来,拓宽资金供给渠道,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捐助等方式,参与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累计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

    保山市严格按照“七个一”标准和内容进行建设。即: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械。同时,各县(区)示范点坚持超前谋划、一村一方案。因地制宜加入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建设了村情室、阅览室,配备了龙狮、洞经、京剧、花灯等民族表演乐器、服装、道具,让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项目建成后,保山市各县(区)由试点村“两委”落实管理人员,明确管护责任,建立管护制度,巩固和发挥各项目的长期效益。各示范点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制定和出台项目的具体管护措施,明确管理责任人权利及义务,制定相关村规民约,实现了公益项目齐抓共管。

    “现在可方便了,我每天都要到这里来,可以看书、锻炼身体……”5月3日,隆阳区金鸡乡育德村党支部书记金德华表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这件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小舞台助推大和谐

    “扶贫政策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两不愁来三保障,脱贫退出还咋讲。”……今年2月11日,来自龙陵县碧寨乡各村的20多名傈僳族“山歌手”,在该乡梨树坪村大龙洞,摆擂台、对山歌,用歌声歌唱美好生活,欢庆元宵佳节。当天,上万群众从十里八乡赶来,一起参加这场乡村“盛会”。

    随着52个试点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成,保山市的乡村文化生活也变得更加活跃,市县两级开展的“三下乡”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主题思想,不仅调动了群众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热情,还激活了群众的创造性和艺术细胞。他们自发组建广场舞、腰鼓队等艺术小团队。这些“草根艺术家”们旧调换新词,唱党的好政策,凝聚了民心,引领农村形成了积极向上文明风尚。

    在保山,文化不只是敲锣打鼓唱大戏、吹拉弹唱图热闹,文化活动还充分承载和谐、向善、孝贤等文明道德建设内容。因此,在全市52个示范点村,公民道德纲要、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内容都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设置在广场的每个角落,让大家可时时接受文明道德教育。

    “我们聚集在一起唱自己创作的曲子,这些曲子就是写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我们创作不为获奖,为的是表达对家乡发展的赞美;演唱也不为出名,就为了享受曲艺带给我们的快乐。”昌宁县柯街镇一名传统曲艺爱好者说。

    在记者走访的昌宁县、龙陵县、施甸县等地的村示范点,不少是民俗文化之乡,一些民间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这些民间艺术被搬上村文化服务中心的大舞台,为非遗传承带来希望。

    今年53岁的隆阳区辛街乡下庄村二组村民王玉兰是村文艺队的骨干,很喜欢跳广场舞。她说:“村文化服务中心没有建起以前,我和姐妹们要么在村口路边跳,要么到农户家的院子里跳,不但有安全隐患,还影响村民休息。现在村里建起了戏台和广场,想跳多久都行。”

    “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让‘小舞台’推动农村实现了‘大和谐’。现在,村里参加文化活动的人多了,议论家长里短的人少了;学科技、学文化、提高自身素质的人多了,相信迷信、求神算命的人少了。”隆阳区金鸡乡宣传委员李梅如是说。

    如光、如水的文化,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记者在采访中真切感受到,越是文化建设好的村庄,文明之风吹得越强劲,人际关系越融洽,社会越和谐。(贾云巍 李建国)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