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历史文化 文化产业

    阅读,享受好书的品位

    2016-11-22 09:42 baoshandaily.com 刁丽俊

    一本好书,竟让人如此安静 俞匀 摄

    阅读,是每个人一生必须经历的事,一本又一本好书的滋养,足以让人优雅和知性。如何在好书和读者间架起便捷的桥梁?我市作出有益的探索。从今年4月开始,文广局等相关单位积极开展“保山好书、全民阅读”系列活动,鼓励文艺精品创作,同时营造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

    保山好书评选颁奖晚会现场 俞匀 摄

    活动办先后在保山日报、保山电视台、保山新闻网、文广局网站、微信等媒体上发布保山好书征集公告,鼓励作者自荐、单位推荐好书。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发现好书,这是在好书评选和全民阅读中一直遵循的宗旨。广大市民通过读者推荐、专家评选、媒体公布的图书名录,以购买或到图书馆借阅的方式阅读,阅读中书写对于所读图书的评语和读后感,发至作为组织专家进行评选的机构——市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专家组依据标准,参考广大读者的评价进行综合评审,最后评出保山好书10部,入围好书10件;市活动办依据推荐情况及收集读书评语情况,评出优秀读者20名;市领导小组依据各县区、各单位组织活动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奖。

    10部好书,分别是马力生的《马力生日记》、段培东的《话里话外说抗战》、刘正龙的《张问德》、赵天福的《赵雅凤传奇》、邓忠汉的《艾思奇》、杨杰坤杨刚杨江勇的《杨善洲》、戴子红的《施甸银川花灯》、蒋怀洲的《保山古城民间传说》、罗金荣的《冈亘·尤》、李宏娥的《保山市主要经济作物栽培实用技术》。10件入围好书分别是《昌宁民俗》《昌宁文化丛书》《滇缅公路》《空走廊》《六种文化解读腾冲》《青春渊薮》《腾冲民伕》《寻找最后的远征军老兵》《杨慎》《鱼王》。保山日报社、腾冲市文广局获优秀组织奖。谯人亮、赵永生获全国书香之家奖。华莎等20位读者获优秀读者奖。

    10月20日晚,市文广局、腾冲市政府举行2016年“保山好书、全民阅读”颁奖文艺晚会。

    书与人,地方文化史和心灵史的完美融合

    细览获奖好书和入围作品,无不彰显着独特的地方文化精髓,贯穿着作者独特的捕捉视角和深切的感情。比如《话里话外说抗战》。比如《冈亘·尤》。比如《施甸银川花灯》。

    《话里话外说抗战》是已故农民作家段培东的泣血之作。里面收录了老人家垂暮之年所写的上百篇激荡着金戈铁马的抗战悲歌,用作家刘正龙所说,“《话里话外说抗战》这部集子,题材丰富,涉猎广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读之使人或气从中来,奋袂而起;或畅快淋漓,如饮老酒;或金声玉振,拍案叫绝。可谓血性文章血写成也”。老段自己也曾经说,我憎恨侵略者兽性的残忍,我热爱相亲相近和睦邻友好的和平。我决不用凄苦和哀怨来向野蛮哭诉,也不用人性人情来和野兽对话,我只用抗争精神来叙述我们民族的不朽,我也只歌颂用热血来洗雪国耻的英雄,为什么?因为我是五千年文化孕育出来的中国人!

    《冈亘·尤》是昌宁作家罗金荣的作品。《冈亘·尤》是昌宁地区一部流传在苗族民间的大型创世纪史诗。诗篇叙事了箐鸡、马蜂、蚂蚁、野猪等创造了天、地、山、川,后被天帝窃取了劳动果实的过程。

    《冈亘·尤》是原来史诗的名字,采用昌宁地方苗语音译,“冈亘”即箐鸡,“尤”即马蜂。也就是说,要是汉语的意译,这部创世纪史诗就是《箐鸡·马蜂》,但为了充分尊重原著,仍采用苗语音译。该故事流行于昌宁县的耈街、珠街、勐统、更戛等苗族聚居区,最初为母亲教女儿刺绣时吟唱,是对昌宁苗族服饰部分图案的诠释,所以从一个方面看,这是昌宁苗族服饰记录下或衍生出的一部大型创世纪史诗。并且发现部分内容亦在原始宗教场所中比如祭祀山神、猎神、核桃树神等的时候节选吟唱,亦是端公(巫师)在老人去世时的葬礼和去世后“做斋”“烧牛纸”时作为芦笙曲调的部分吹奏内容,由于昌宁苗族聚居地亦是西南丝绸古道经过的地方,部分内容亦出现在茶馆里以说书的形式吟唱,招揽客人,后来也出现在夜晚火塘边老人给孩子吟唱,所以该史诗的传承,以昌宁苗族服饰为主体,也存在多元性,渗透到了昌宁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是现在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本来较为完整的史诗逐渐失传了,史诗已经显得十分破碎零散,甚至残缺不全。加之民间艺人不断去世,已经处于严重濒危状态,如不及时抢救,将会在历史的记忆中抹去。

    全书诗句共10万余行,是作者倾注11年心血收集整理昌宁苗族经典文化之作。该诗在收集过程中,吟唱者主要是昌宁苗族服饰国家级传承人陶美元、苗族芦笙云南省省级传承人杨正发,其他参与演唱的还有十多人,由于昌宁县苗族聚居地大都为与汉族等民族杂居,部分内容已经出现汉语吟唱。苗语翻译为耈街乡土皮太完小双语教师杨发双,更戛乡苗族服饰制作传承人王兰花。

    该作品目前为保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正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施甸银川花灯》是施甸作家戴子红作品。

    银川位于施甸坝北端,是古永昌经关索岭西出由旺经腾冲入缅印南出姚关至缅泰古丝绸之道的重要驿站,是云南花灯的发祥地之一。起源于唐南诏时期,形成于明洪武年间的银川花灯历经千年,世代相传。从初期的自娱自乐发展到本子戏、大型舞台戏;从院坝搬上了艺术大雅之堂;从四方街发展到村村寨寨,成为了久富盛名的“花灯之乡”、“花灯窝子”。

    银川花灯由于受当地小调、方言、地域的影响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在祖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它与昆明花灯、玉溪花灯、姚安花灯构成云南花灯文化的完整体系。在银川村村有花灯队,户户会跳花灯,花灯世家比比皆是。

    施甸作家戴子红多年来耳濡目染花灯剧,与李育开、杨玉才、王光华等民间艺人亲密无间,对花灯剧的形成、发展、唱腔、服饰等等了如指掌,继而创作了广受读者欢迎的《施甸银川花灯》。

    《杨善洲传》以全面而翔实的故事,追述了杨善洲同志平静但不平凡的一生,力求将一个令人敬仰而又血肉丰满的老人推送到读者面前,希冀通过还原这位楷模的生命轨迹,提炼出他丰富多彩的精神内涵,化成深沉厚重的人文精神,去教育和感染一辈又一辈后人。

    阅读,关乎一个人的精神和品位

    保山文韵深厚,多元文化荟萃,诗书礼仪、耕读传家的古训传承千年,和顺图书馆、绮罗图书馆享誉海内外,很多市民,甚至偏远山区的乡民都有阅读的良好习惯。在这次全民阅读活动中,隆阳区河图中心学校的赵永生、保山书法家谯人亮被评为全国书香之家。

    保山新闻界资深媒体人马德寿老师在职业生涯中读书无数,十多年前在整理其父马力生遗物时,发现了父亲记于1940年至1943年的大量日记,日记真实记录了滇西抗战期间保山人民遭受的苦难,是保山战乱时期生活的全景实录。马德寿老师原文整理后先在保山日报摘录发表,即在全国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国的《拉贝日记》。

    保山作家杨晓东拥有藏书3万多册,堪称一个种类齐全的家庭图书馆,藏书远至诸子百家、经史子集,近至中国名著、欧美文学、伟人全集,以及各类杂书,洋洋洒洒堆满了居所,他对阅读的理解是,阅读可以改变精神荒芜,使灵魂有了栖息地,一个人如果精神上满是石头瓦砾,寸草不生,纵使拥有再多的物质,岂不仍是行尸走肉?阅读中,自己尽可以与不同时代的人交流,可以在动人的故事中体验、享受。

    古代萧抡在《读书有所见作》中说,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每个人境况不同,当然对读书的理解也会不同,但阅读,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开卷有益,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尤其遇到一本好书,一本有品位的书,其中的妙处是别人无法体会的。保山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从一定程度来说,无疑增加了体会这种妙处的机会。

    保山市文广局局长艾怀森在谈这次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时说,本次活动,一是通过好书评选,鼓励地方文化精品创作,本次的参评图书,既有文史哲类,也有自然科学类,对入围及评为保山好书的图书,我们将给予一定创作补助,并列入公共图书馆及农家书屋采购目录;二是通过组织全民阅读活动,一方面营造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组织全民学习保山文化,研究保山文化,凝聚人心,为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创造良好环境;三是本次活动得到了省级有关部门的关注及高度评价,全省各州市的同仁观摩了我们的颁奖晚会,是一个很好的文化外宣。充分体现了“借文化讲好保山故事,借文化振奋保山精神,借文化树立保山形象,实现保山文化工作新跨越”的要求。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