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山新闻网,您可以选择访问: 保山市 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市 龙陵县 昌宁县

    保山搜索

    首页 保山新闻网 腾冲市 腾冲新闻

    傈僳山寨的退耕还林植树人

    ——记腾冲市滇滩镇联族村造林大户余应保

    2016-11-09 10:15 保山日报

     

    腾冲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林茶模式 

    隆阳区退耕还林板栗种植样板园

    保山市退耕还林模范人物事迹选登(二)

    联族村烧灰坝三组是腾冲市滇滩镇最偏远的山村,居住着62户傈僳族,多少年来,这里的傈僳族依靠大山,过着传统的自给自足的放牧、农耕生活,由于交通闭塞,村里的农产品和林木资源运不出去,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靠外出务工,村民年人均收入还不到2000元。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惠及和交通条件改善,联族村烧灰坝三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许多人从外出务工选择回村退耕还林发展林业。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联族村烧灰坝三组的一位80后傈僳族农民余应保。

    32岁的余应保大专毕业,是一位不善表达的傈僳族汉子,尤其是被问及几年来在陡坡地植树的苦与乐时,他几乎陷入沉默。敦厚,朴实,这是笔者对他的第一印象。与他不善言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是当地傈僳族群众中率先涉足植树造林的第一人,他在平均坡度30度的苦荞地上种植的树苗茁壮成长,向人们诉说着这位傈僳小伙进步、担当的愚公精神。

    尽一份责任。从小生活在青山绿水间,余应保和乡亲们一样,对树有着特别的感情。当时,余应保所在的联族村烧灰坝,由于时代原因和生存需要,多年砍树伐林,原本绿树青翠的山林变成了缺少生机的“秃林”,看着让人揪心。

    早些年他大专毕业后,就走出家门,经商几年后有了一些积蓄,一次,在与朋友的交谈中,不经意间获知国家为了加强生态建设,出台了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等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于是他萌发了回村建立自己的“绿色银行”念头。

    谱写传奇。正是由于这种对树的“挂念”,2015年,在政府植树造林的宣传政策鼓励下,余应保不顾家人的阻拦开始在陡坡地造林,“扎根”山野,扛着锄头带着妻儿,植树造林直至今天。

    “我当时也没怎么想,就觉得栽树可以造福子孙后代,能为家乡尽份责任。”余应保平静地说。

    起初造林,余应保专门从林业部门请来技术员进行指导,投入1万多元资金,在自家承包的60多亩坡耕地上全部栽上了秃杉、马蹄壳、华山松,经过他的精心培管,如今这60多亩坡耕地已变成了绿色海洋。

    一起致富。傈僳族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思想浓厚,为了带动其他群众一起致富,他开始鼓动傈僳族同胞:“靠山吃山靠砍伐树木,是没有出路的,不仅山会光,而且也不是长久之计,要响应国家的号召,把全村的苦荞地全部退耕,发展林下经济,大家会有收益的。”他常与自己的同胞苦口婆心地说这些“大道理”。他通过在自己基地示范或学到的技术知识,积极为傈僳群众做好科技服务,主动热情传授栽培管理技术。一石激起千层浪,余应保植树绿化坡耕地的行动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不少傈僳族群众由造林绿化的旁观者变成自发种植参与者,这两年,在他的带动下,3个傈僳族村寨完成陡坡地造林190多亩,每年自发植树2万多株。

    谈及下一步打算,“我知道,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我感觉发展林业产业,正是好时候。现在国家对林业生态建设力度很大,有退耕还林等项目政策支持,我准备用三年时间,将基地总面积再扩大,准备在自己造的林地里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多元化发展。”余应保信心很足。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姜永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